不知道的,不知道;听说的,听说;常去的,常去。

作为北京第一家武术社,北京四民武术研究社传承上百年,真正的武林老字号,还是值得一述的。

前因:八卦名家程廷华死于洋枪下

那一年,正是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的1900年。

那一年的8月14日,侵略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西逃,众多武林高手“护驾”。

八卦宗师董海川弟子、时年52岁的程廷华行走在乱哄哄的京城内。

杨沫的武术怎样(女作家杨沫当了北京四民武术社的掌门)(1)

程廷华

程廷华,本是河北省深县程家村人,自幼入京学徒,艺成后于北京崇文门(哈德门)外花市上四条火神庙旁开一眼镜铺,以经营眼镜为业,江湖人称“眼镜程”。28岁时,拜八卦掌宗师董海川为师,深得八卦掌之精奥,逐步形成了风格独特的程派八卦掌(南城派八卦掌),成为八卦掌门中八大弟子之一。

“眼镜程”之八卦掌功力,随着他在崇文门外设场执教,广授门徒,影响更是深远。

这一日,是侵略军在北京纵兵抢掠的第一天。

眼镜程从弟子家中返回眼镜店,途经东单牌楼时,见德国兵调戏一少女,眼镜程展开八卦掌三招两式,便击毙德寇。

他回到眼镜店后,收拾行装准备离开,却被八国联军长枪队堵在胡同中。

程师傅施展游身八卦掌,八卦步法灵活且速度极快,不等洋人开枪已近身,以掌法重击。打出胡同,洋枪队见势不妙,便胡乱射击。程廷华纵身上房,身子一缩,跃身而起,跳于门房之上,被洋人的乱枪飞弹击中。

一代武术巨擘、开派宗师,就这样牺牲在八国联军的枪口之下。

杨沫的武术怎样(女作家杨沫当了北京四民武术社的掌门)(2)

义和拳运动

那时的北方正兴起轰轰烈烈的义和团拳民运动,扶清灭洋,56岁的顺源镖局武师、江湖人称大刀王五的王正谊,也在10月25日那天被八国联军枪杀在前门。

除了这两位在武林赫赫有名的技击家外,还有许多人倒在血泊之中。

那时的京城武术界,八卦、形意、太极三大门派鼎足而立。

乱世中,以眼镜程、大刀王五的功力尚且不敌,武林人也在思索着武术传承问题。

创立:形意名家耿继善打破门户之见

国仇家恨,国破家亡,是摆在国人面前的惨痛的现实。

那一年冬天,刚过40周岁的、江湖人称“粉面金刚耿大枪”耿继善(1860-1928),在北京地安门西火神庙内,创办了北京第一家武术研究社——四民武术研究社,首开先河。

杨沫的武术怎样(女作家杨沫当了北京四民武术社的掌门)(3)

什刹海火神庙

耿继善说,他秉承其师刘奇兰(1819-1889)"团结武林同道,振奋民族精神"的遗志,以广泛开展国术研究、培养武术人才为己任,面向士、农、工、商这“四民”,传授形意、八卦、太极等诸拳械。

耿继善的老师刘奇兰,成名绝技为“龙形搜骨”,是河北深县著名绅士,也是李洛能门下弟子,无门户之见,集思广益,精通多种拳械,门下弟子众多,燕赵好武之士多归之,已于12年前逝世。

杨沫的武术怎样(女作家杨沫当了北京四民武术社的掌门)(4)

耿继善(1860-1928)

耿继善的师兄弟们都来捧场,其中便有形意拳同门李存义、尚云祥、孙禄堂、刘彩臣、赵德祥等。

耿继善在北京,与八卦掌前辈高手尹福(1840-1909)、程廷华、刘德宽(1826-1911)等人过从密切,又入了八卦掌之门研习八卦绝学。

此番开社,八卦掌门中同仁尹福、张占魁、刘德宽、刘凤春等,以及太极名家吴鉴泉(1870-1942)、吴图南(1884-1989)师徒等,皆来道贺。

一时之间,不囿于门户之别的北京四民武术研究社,广邀各派拳师名家前来教拳,成了京城武术名家荟萃之地,也是团结武林人士、同谋普及发展的平台。

有一则逸事,孙禄堂在1916年写的《八卦拳学》自序手稿、及1924年3月出版的《拳意述真》记载了孙禄堂与武式太极拳传人郝为真(1849-1920)的交往。

杨沫的武术怎样(女作家杨沫当了北京四民武术社的掌门)(5)

孙禄堂(1860-1933)

大约在民国元年(1912),郝为真来京,想借助北京体育研究社推广其武式太极拳。北京体育研究社社长许禹生(1878-1945),是杨式太极拳杨健侯(1839-1917)的弟子。

郝为真与杨健侯都是广平府永年人,早年相识。许禹生来杨健侯家中请示时,郝为真也登门拜访。

杨健侯对郝为真非常冷淡。许禹生觉得郝为真功夫确实不错,但不敢留他,便将郝为真介绍到四民武术社。

杨沫的武术怎样(女作家杨沫当了北京四民武术社的掌门)(6)

郝为真

当晚,四民武术社邓云峰请郝为真坐黄包车去酒馆吃饭,下车后郝为真要付车钱,邓云峰用手阻拦,两人一交手,邓云峰知道郝为真功夫不俗。

饭后,邓云峰赶到孙禄堂(1860-1933)家中,告知孙禄堂遇到一位好手。

孙禄堂次日在四民武术社见到郝为真,两人一搭手,郝为真、孙禄堂都知道谁高谁低。当时,郝为真患上痢疾,便离京赴天津卫,访李存义和李瑞东。孙禄堂见郝为真不到四民来,很后悔赢了郝为真。

彼时,孙禄堂正研究形意、八卦、太极融合,听说郝为真折回京后,盘缠用尽,病困交加,潦倒在宣武门,连忙将郝为真接到家中,请医调理,郝为真感恩不已,无以为报,将自己研究太极拳的心得窍奥告知孙禄堂。

杨沫的武术怎样(女作家杨沫当了北京四民武术社的掌门)(7)

孙禄堂著作

孙禄堂对武式太极兼并吸收,独创孙式太极拳。

传承:耿继善南迁后社长由邓云峰接任

1926年,67岁的耿继善举家南迁到武汉传艺,四民武术社由其高徒邓云峰(1870-1940)接任第二任社长,继续在北京传授武艺,并与各派名家密切交往。

杨沫的武术怎样(女作家杨沫当了北京四民武术社的掌门)(8)

邓云峰先生

这些年,天津的中华武士会、北京体育研究社等相继成立。民间武术社团更多地成了武术普及之所。众多的武林人士不能干侠客、镖师等职业,只能以教拳为生。

邓云峰自幼嗜武,年轻时即名噪乡里,后为求精进,20岁时进京访师求友,住雍和宫一带,白天以修鞋为业,维持生计。1901年初,拜耿继善为师,短短数年刻苦研练,精形意,善八卦,且武德高尚,与人交手过招,从不挟技伤人,甚得武林同道赞誉。

此时的四民武术研究社,学员一度多达二百余人,分为早晚班,分别授课,持续数年之久,培养了大批武术人才。较为著名的弟子有吴子珍、李钢、张文源,其子邓文英、邓文顺等人。

1926年时,年近六旬的邓云峰受人所托,收了来自湖南的两姐妹为徒。姐姐是12岁的杨沫、妹妹是6岁的白杨。杨家当时住在阜成门北福绥境东弓匠营,四民武术社位于鼓楼南火神庙内,相距十余地。杨沫当时正在福绥境小学上学,每天下午放学后步行去四民社习武,从不间断。

杨沫的武术怎样(女作家杨沫当了北京四民武术社的掌门)(9)

杨沫(1914-1995)

邓云峰亲自教授杨沫学习形意、太极、器械、站桩,并练习负重腾跳,最后传授弹弓、弓箭技术。

1936年,已是芳龄二十二岁的杨沫加入我党,1955年她带病写成《青春之歌》,成了著名作家;妹妹杨成芳也成了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白杨。

1940年,邓云峰以古稀之年病故,四民武术社由其得意弟子吴子珍(玉保)继任社长。

杨沫的武术怎样(女作家杨沫当了北京四民武术社的掌门)(10)

吴子珍(1892-1970)

吴玉保,字子珍,满族,北京市人,也是自幼学武,于1910年进社习艺,拜邓云峰为师,为邓云峰得意弟子。邓云峰从拳技至拳理,无不倾囊相授。后来,吴子珍又得孙禄堂之八卦、吴鉴泉之太极,一生精研形意、八卦、太极,融三者于一体,其技艺炉火纯青,尤以内功、剑术、弹弓为最,终成一代名师。

吴子珍性情豁达,喜欢交友,他努力排除门户之见,广泛邀请各拳种名师前来任教,团结武林人士,共谋发展。他主持四民武术社三十年,执教三十载,桃李满天下。在北京武术界,他与吴图南、吴斌楼并称“三吴”。

杨沫的武术怎样(女作家杨沫当了北京四民武术社的掌门)(11)

形意拳式

解放后,杨沫回到北京,拜望大师兄吴子珍,将儿子马青柯送到四民社学武术。

吴子珍很多传人及再传弟子至今仍在从事武术普及或提高工作,有的在体院或市形意拳研究会担任领导职务。他在北京的主要传人,有戴玉斌、李清泉、松德魁、门广文、王世勋、牛宝贵、臧玉和、叶宝罗,再传人有门惠丰、李自强、松秉坤、马青柯、魏立环、孙长芙、周宝昆等人。

吴子珍继任社长时已50虚岁,1970年,在京病逝。当时正值文革期间,四民武术社的公开活动遂告停止。但四民武术社弟子们继承发扬“四民”传统精神,继续默默地练习、传播传统武术。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四民武术社弟子在北京和全国形意拳观摩交流大赛中取得很好的成绩。

复社:作家杨沫薪火相传

1994年四民武术社得到北京市体委、市武协等组织批准恢复设立,名称为“北京四民武术社研究社”,由邓云峰弟子、著名作家杨沫女士担任第四任社长。

杨沫的武术怎样(女作家杨沫当了北京四民武术社的掌门)(12)

杨沫(1914-1995)

杨沫继承四民武术社的优良传统文化,尚武重德,并以复社为契机,广泛团结武术界人士,为传播中华武术、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很多贡献。

1995年第四任社长杨沫女士病逝。四民武术社由吴子珍先生弟子、著名武术家牛宝贵接任第五任社长。

杨沫的武术怎样(女作家杨沫当了北京四民武术社的掌门)(13)

牛宝贵先生

1955年,21岁的牛宝贵入北京四民武术社习武,师承第三任社长吴子珍先生。牛宝贵精研形意、八卦、太极、少林六合拳械,造诣颇深,尤擅形意拳械和推手,1960年获北京市武术比赛形意棍第一名;在北方交通大学、北京财经学院传授太极拳,学生众多,为弘扬中华武术、推广太极拳、普及全民健身运动做出众多贡献。

结语:四民武术社迈进新时代

2016年末,牛宝贵先生由于年事已高,辞去社长职务,由牛宝贵先生弟子周宝昆先生接任第六任社长。

杨沫的武术怎样(女作家杨沫当了北京四民武术社的掌门)(14)

四民武术社先后六任社长

周宝昆先生自幼习武,1967年拜在牛宝贵先生门下,形意拳、六合拳、八卦掌得牛宝贵先生亲传;期间,精研形意拳,尤善推手及技击;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北京武术界前辈及形意拳同道赞许为得形意拳真谛。

周宝昆潜心习练形意拳四十余年,拳式舒展大方,拳风雄浑,功力深厚。其形意拳功夫与人推手时,劲力精纯、舒展自如,达到“得其环中,以应无穷”的境界。

四民武术研究社在建社的120余年中,历经六任社长,不断发展创新,为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振奋民族精神,培养了一批批武术人才。

然而,在这样的和平年代、法制社会,中国武术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不再是旧时代生存的搏命术,而是新中国新时代的健身养生术。(完)

杨沫的武术怎样(女作家杨沫当了北京四民武术社的掌门)(15)

参考资料:内家拳旧闻等。

如果喜欢作者文章,请点赞 关注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