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之名#

“结草衔环”,也作“衔环结草”,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此成语由"结草"与"衔环"两个典故组成,结草是指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是指嘴里衔着玉环回报恩人。

胸怀天下的成语故事(成语典故感恩的心)(1)

“结草”,源于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魏颗做的一件好事。魏颗的父亲是魏武子,魏武子生前有一个特别宠爱的小妾,魏武子对此小妾是百般依赖,衣食住行都是小妾陪同左右,两人关系甚是亲密。但是,随着魏武子年岁已大,最终身染重疾病倒了。魏武子病倒之后,刚开始思维是清晰的,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便对自己的儿子魏颗交代了自己的后事安排,其中,他还特别对魏颗提到了自己钟爱的小妾,他知道他的小妾年纪尚轻,对自己亦是贴心,虽然是生离死别舍不得,但是爱一个人就是要让她幸福,所以魏武子交代魏颗在自己死后将他的小妾另嫁他人,让她寻找新的幸福。

胸怀天下的成语故事(成语典故感恩的心)(2)

过了不久,魏武子病情进一步加重,思维就变得混乱糊涂了,这个时候他感觉到的只有对死亡的恐惧,他不想一个 人孤孤单单地上路,看着陪伴在他身边的小妾,他仿佛抓到了一根希望的稻草,于是,魏武子便对他的儿子魏颗说:"我死之后一定让她为我殉葬,我在黄泉路上也好有个伴。”

就这样,魏武子为自己的小妾安排了两种结局:一是另嫁他人,一是为他殉葬,而这两种结局都是魏武子亲口说的,那么应该遵循哪种安排呢?

这无疑给魏颗出了个难题。按照常理,一个人的临终遗言应该是他心愿的最终体现。但是活生生的一个人就这样杀了总归有些残忍,不太人道。

春秋时期虽然还有人殉之事,但是相较夏商时代已经大有减少,那时的人已经慢慢意识到人殉的残忍无情。魏颗应当是当时比较有见识的人,他在处理父亲的小妾问题上选择了遵循前者,即将小妾另嫁他人,对此,他解释道:"人在病重的时候,神志是混乱不清的,我应当遵从父亲清醒时候的决定,相信这也是父亲愿意看到的。"

胸怀天下的成语故事(成语典故感恩的心)(3)

后来,秦桓公发动了对晋国的战争,魏颗奉命率军迎战。当时,秦国派出了大力士杜回与魏颗厮杀。大力士杜回人高马大,勇力十足,魏颗在他对阵之时似有招架不住之势,正在这关键时刻,就颗隐约看见有一位老人用野草编成的绳子绊倒了杜回,此时的魏颗也来不及问老人是何方人士,便召集土兵将杜回擒住做了俘虏。杜回是秦军的强心剂,杜回被俘,秦国军心瞬间崩溃,晋军乘胜追击,大获全胜。

战争结束之后,魏颗派人四处询问那位老人,但是军中将士皆不知此人为何方神圣。魏颗虽然有疑问,但也只能就此作罢。到了晚上,魏颗进人梦乡之时找到了答案,他在梦中见到了白天那位老人,老人对他说:"我是你父亲小妾的父亲,当初你没有听从你父亲的遗命,保住了我女儿的性命,并将她嫁给他人,我非常感谢您的大恩,便在白天用野草结成绳助您一臂之力,以此作为对您大恩大德的报答。

魏颗一桩善举获得了一场战争的胜利,虽然这个故事有点神怪味道,但却传递了知恩图报的信念。

胸怀天下的成语故事(成语典故感恩的心)(4)

"衔环",源于东汉时期杨宝救助小动物的善举。杨宝生性仁慈,他在九岁的时候,有天在华阴山玩耍,看见一只小黄雀被老鹰所伤,掉在地上,身上伤痕累累,不一会儿便让蚂蚁围了一大圈。杨宝一看心生不忍,便将小黄雀放到自己怀中抱回了家。回家之后,小黄雀叫声凄惨,杨宝检查以后发现小黄雀身上有多处伤口,一是来自老鹰,还有来自蚂蚁,看着小黄雀奄奄一息的样子,杨宝便将小黄雀放到了巾箱之中,悉心照料,日日采集黄花来喂它。如此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小黄雀的伤口慢慢愈合,羽毛渐渐长全,后来便飞走了。

胸怀天下的成语故事(成语典故感恩的心)(5)

小黄雀飞走了,杨宝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小伙伴,心中甚感失落,为此伤心了大半天。就在那天夜里,杨宝梦见一个黄衣童子对着自己恭恭敬敬地拜了又拜,拜完之后对杨宝说:"我本是西王母的使者,是之前您救助的小黄雀,此次前来是为了感谢您当初无私的帮助。"说完便将四枚白环赠予杨宝,并告诉杨宝:"我会保佑您的子孙如同这白环般品性高洁,尽享荣华富贵。"黄衣童子果不食言,杨宝的儿子、孙子、曾孙都做了大官,位高权重,为官清廉。后来杨宝死后下葬之时,据说小黄雀还降到坟前表示哀思。

“结草”与"街环"两个故事有点相似,后人便将二者放在一起,表示好人有好报,人要懂得感恩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