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尾草喂羊(善羊吃的是草奉献自己的全部)(1)

联合国机关工会曾经邀请作者去给联合国官员做汉字的系列讲座,这是经办方为此做的组织准备

刘东汶:善恶字义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善恶的理解,是这个国家能否与世界大多数民族在思想意识上取得共识的基础所在;也是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对待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究竟是善良的还是凶恶的表征。以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例,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都认为只有他们国家、民族才是人类最优秀的,而其他民族则是劣等的民族;这些法西斯国家甚至认为劣等民族和国家是应当被消灭的民族和国家。他们这种荒谬的、灭绝人性的民族划分,是为他们发动世界战争,侵略别国,杀戮别国人民,而挖空心思制造出来的“弱肉强食”的野兽理论为依据的。他们的这种善恶观是极为罪恶的;他们这些法西斯心中的善,实际上就是危害世界人民的恶,他们是把人类的善恶观念颠倒的。而从中国古代先民以来,中国人民几千年的的善恶观,则是与法西斯善恶观根本对立的。在五六千年以前,中国古代先民就已经达到了与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人民基本一样的善恶观点,这的确表明了中国人的善良和爱好和平的天性。有着健全法制的中国人民是世界各国人民最值得信赖的忠实朋友。在这里我们向大家展现古汉字中,中国人民的善恶观。

善shàn

狼尾草喂羊(善羊吃的是草奉献自己的全部)(2)

善:羊 口+廿。不论在甲骨文中,还是在金文、隶书、楷书中,“善”字都与羊、与羊的嘴巴相关。在隶书、楷书中,善:羊 口+廿。“善”,羊头加上羊嘴。试想,羊的嘴巴只吃草,不会咬人,也不会咬其他动物。羊,善之极矣。“善”字揭示了多么深刻的人生哲理啊。羊对于人类有着众多方面的“美”的本质:羊吃进去的是草,但是提供给人类的是浑身的宝:挤出来的是供大人小孩饮用的甜美羊奶;羊肉是老少老少咸宜的鲜美的食物;羊毛可以纺成毛线做衣物,羊皮可以做成皮衣,这些衣物在古代严重缺衣少食的岁月里,特别是在严酷的寒冬里,这些可是人们抵御寒冷的极其珍贵的宝物啊!甚至,连羊粪防寒蛋也可以肥田。羊对人类是完全奉献,真是善莫大焉!羊不象牛马猪等大型的、比较凶恶的动物那样,对人有时有生命危险,羊对人最为温顺,因此,羊最早被人类驯化,对人类的进步所做出的贡献也最大。

羊所索取甚少,它吃的草是人类和肉食动物不惜一顾的食物;但是它却将自己完全贡献给人类,因此羊对于人类的贡献,即“善”是最大的。这就是善字的完整字义所在。

“善”字往往用于与“恶”字相对。

牛马猪等大型牲畜,也有许多善,但是,牛会抵人,马会踢人,有时还会致人死命;而羊即使偶尔发点脾气,也很难致人死地。因此,中国古代先民把善与羊联系在一起,是最准确、最科学的造字方法。

狼尾草喂羊(善羊吃的是草奉献自己的全部)(3)

“善”字。《说文》:善,吉也。高级汉语词典: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

由善字组成的词组有:善良,善恶、良善、善事、善报、善本、善辩、善才、善处、善事、善心、善行、善意、善感、善后、善举、善良、善门、善人、善于、善哉、善战、善忘、善门难开、善男信女、善善恶恶、善始善终、善有善报、能言善辩、骁勇善战、善罢甘休、不得善终、善做善成、与人为善等。

惡è

狼尾草喂羊(善羊吃的是草奉献自己的全部)(4)

惡(恶):亞 心。在甲骨文中,以及金文、篆書、隶书、楷书中,恶字的上半部分是亞(亚)字,“”是鳄鱼头部的象形字。“”字位于中间部分的左右两突出部位,表示的是鳄鱼的一双眼睛,此外部分则是鳄鱼头部上下沿和鼻部的样子。亞 心,表示的是,人心如同鳄鱼一样凶残血腥。蝁、鰐、鱷三個字讲的都是是鰐魚,都是表示鳄鱼的字。

鰐字主要讲的是鳄鱼弯曲且健硕的身躯,这是对鳄鱼整个弯弯曲曲身躯的鸟瞰图景,这是对鳄鱼身躯的一种写实性的表现方式。

鱷字主要是突出鳄鱼嘴巴的可怕性。全球各地鳄鱼的种类很多,鳄鱼的无比强大和残忍血腥的嘴巴,是鳄鱼猎杀人类和其他动物的“绞肉机”,鳄鱼嘴巴的撕咬能力从几百千克到成吨的力量,使得被鳄鱼嘴巴咬住的人和动物都都难逃一死,成为鳄鱼嘴巴里的冤魂。鳄鱼的嘴巴可以称王:王 四个口,也就是噩字;而掉到鳄鱼嘴里就等于死亡,这就是噩耗的噩。因此,噩字多数情况下与噩耗,即死去一词联系在一起。鳄鱼的又一表现是鱷字。

蝁字则是突出鳄鱼的头额部分。因为,鳄鱼最要害、对人和各种动物最有威胁性的地方,就在于鳄鱼的头额部分。在鳄鱼的头额部分,有鳄鱼硕大的嘴巴,有鳄鱼混浊而邪恶贪婪的眼睛,这是鳄鱼在撕咬人类和其他动物时的司令部。因此,突出描写鳄鱼的头额部分就显得十分必要的了。

鳄鱼是热带和亚热带水域的大型厚皮长体的水栖爬行动物,在中国南方的广大区域内均有广泛分布,如扬子鳄。鳄鱼之所以被称为“鱼”,是因为鳄鱼基本生活在水域中,能够像鱼一样在水中生存和活动。鳄鱼,身躯庞大,大的体长达三米到六米,身有灰褐色的硬皮,性凶恶,捕食鱼、蛙等,有的也吃人、畜。鳄鱼是最为嗜食的动物,什么动物,只要靠近它,它都要吃,而且,吃起来十分残忍。鳄鱼外观凶恶,给人很坏的印象。鳄鱼身躯强壮有力,生存能力很强,一般野兽是无法奈何鳄鱼的。鳄鱼是自然环境中的“霸主”。

在中国古代,人们因鳄鱼的肆无忌惮和疯狂而深受其害。因此,古汉字中,对鳄鱼的描写都是与丑恶、凶残、疯狂相联系的。与鳄鱼争夺生存空间,甚至成为一些地方官吏的重要任务。比如,唐宋文学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在他任潮州官吏时,曾经发出驱逐鳄鱼的号令。当然,口头上的叫喊是无济于事的,在号令之后,伴随着的是广大民众对于鳄鱼的真正驱逐活动。

由于近代以来世界工业的发达、化学物品的污染等原因,以及人类与鳄鱼争夺生存空间,鳄鱼生存环境迅速恶化,导致鳄鱼数量剧减,现在不少国家里,鳄鱼已经成为濒危物种,需要加于保护。

“惡”(恶):“亞(亚)+心”。“惡”字,表示的是:鳄鱼在心中,或者心像鳄鱼一样歹毒、凶狠、残暴,这就是恶。 因此,恶字往往与残忍、仗势欺人等而行相关。鳄鱼不仅相貌丑陋,而且心肠歹毒,鳄鱼还是求索无止境的残酷动物,鳄鱼地不断吞噬人和其他动物;鳄鱼绝不奉献。在严重干旱、在没有别的动物可以充饥、食品严重缺乏的时间里,鳄鱼还吞噬自己的同胞以及同胞的孩子,甚至还会吞噬自己的孩子,这就是残酷的鳄鱼!

恶字的本义:鳄鱼在心中,或者是心如同鳄鱼般残忍。恶是人心及其行为如同鳄鱼般无奉献的无限索取,或者稍有点奉献却是无厌足的贪婪索取。

古代人们对于鳄鱼的恐惧,体现在汉字中的主要有:恶梦、噩梦、恶魔、恶名、恶霸、凶恶等。

恶梦、噩梦,实际上人们梦见的都是鳄鱼撕咬人和其他动物的悲惨景象。“亞”与“噩”不过是鳄鱼头部和鳄鱼嘴部的两种略有不同的象形写照罢了。

可以比较一下,汉字中“善”字中的“羊”,与“恶”字中的“亚”(鳄鱼),就可以清楚“善”字与“恶”字的性质差别及其含义了。

狼尾草喂羊(善羊吃的是草奉献自己的全部)(5)

“恶”字有两义。其一,《说文》:“忧恐也,从人。”《新华字典》:“1、恶;残暴。2、伤害人的行为。3、厉害。4、不幸;不吉利。”其二,《说文》:“过也,从心。”《新华字典》:“1、因有人要呕吐的感觉。2、令人厌恶。3、坏;恶劣。”

由“恶”字组成的词组有:恶感、恶果、恶劣、恶名、丑恶、恶霸、恶棍、险恶、凶恶、恶贯满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