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僧看来,只要能完成佛家给的取经任务,不做违反佛家戒律的行为,不触及佛家的底线,其他的人和事都不用在意。

包括虚伪和自私,这也是没问题的,因为如来和观音也是一样的,可以说西游记中的神仙大佬们都是这样的。

唐僧的两个事情让所有人震惊(唐僧是虔诚的也是虚伪的)(1)

西游记中的神仙不是完美无缺的神仙,而是有着七情六欲的普通人,其实干脆就可以理解成古代朝廷的官员,神仙的级别越高就是官职越大,那古代当官的能有纯粹的好人吗?

唐僧刚踏上取经路的时候,其伪善和软弱的一面就暴露无疑了,李世民给他的两个仆役被吃了,唐僧根本没有表示出任何的不舍或者悲伤,唐僧唯一的感受就是害怕,害怕自己也被吃了,害怕完不成取经的任务。

后来遇到了猎户,直接跪地求饶,原文是这么写的,三藏见他来得渐近,跪在路旁,合掌高叫道:“大王救命!大王救命!”

这哪还有一点高僧的样子?这分明是被吓破胆了。

后来唐僧伪善的一面露出的就更多了,悟空杀了几个强盗他巴巴个没完,还说什么出家人扫地都怕伤了蝼蚁,之前打老虎就没事,这时候说蝼蚁了?

接下来就是重点了,唐僧在悟空打死了强盗之后说的是:我可做得白客,怎能脱身?翻译过来就是,我的徒弟杀了人我还怎么做一个清白的和尚,还怎么离去,说白了就是怕悟空连累自己罢了

后来在丢袈裟那一劫的时候,偷袈裟的放了火,唐僧怕烧了袈裟,对悟空说:“我不管你!但是有些儿伤损,我只把那话儿念动念动,你就是死了!”

这意思就是袈裟丢了,我就念紧箍咒念死你,自己的徒弟还不如一个袈裟重要?出家人不是扫地恐伤蝼蚁命吗?宝贝儿丢了就不提这个事了,猴子的命就不是命呗。

唐僧这可不是吓唬悟空,后来袈裟丢了,唐僧是真的往死念的,书中云:那众僧见了,一个个战兢兢的,上前跪下劝解,三藏才合口不念。

后来有一段就更搞笑了,悟空杀了几个强盗,唐僧给几个强盗念往生经,最后几句是这样的:你到森罗殿下兴词,倒树寻根,他姓孙,我姓陈,各居异姓。冤有头,债有主,切莫告我取经僧人。

让这几个强盗到了阎王那告状只告悟空,不要连累了自己

然后八戒都看不下去了笑道:“师父推了干净,他打时却也没有我们两个。”

然后三藏真个又撮土祷告道:“好汉告状,只告行者,也不干八戒、沙僧之事。”

大圣闻言,忍不住笑道:“师父,你老人家忒没情义。为你取经,我费了多少殷勤劳苦,如今打死这两个毛贼,你倒教他去告老孙。

唐僧干的没情义的事情多了,数不胜数,哪怕没看过原著,只看过电视剧的也会认为唐僧对悟空太苛刻了,悟空杀的都是恶人、强盗之类的,连金山寺老法海都知道惩恶即为扬善,他一代圣僧可是连法海都不如。

那这就有个问题了,很多人也都发现了,唐僧基本上只对悟空比较苛刻,对八戒却要好很多,八戒耽误的事也很多,可是唐僧从来没有像骂猴子一样骂八戒,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八戒没有戴紧箍咒,因为唐僧只对猴子一个有反制的手段,因为唐僧欺软怕硬,他怕惹恼了八戒或者沙僧,他俩真能打杀唐僧,唐僧一个凡人没有一点办法。

纵观全书,唐僧除了对佛教是比较虔诚之外,其他圣僧的品德他可没有多少,唐僧欺软怕硬,易怒,在女儿国也说过谎,甩锅更是一把好手,自己无能却喜欢怪别人等等。

简直就是一个无良的古代基层官员或者现代项目经理的样子,自己水平不够,完成不了任务,确只敢对自己能拿捏的人发脾气,柿子专挑软的捏啊。

正所谓约束自己的是圣僧,约束别人的是妖僧,唐僧是不是妖僧我不敢说,但绝对不是圣僧。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次的分解!

点赞、评论、转发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想每天第一时间看更新就点个关注吧。

其他文章推荐:

玉帝让孙猴子去蟠桃园查账,王母就陷害猴子吃光了蟠桃

猪八戒是太上老君安排破坏取经的卧底,劝架的时候像个绿茶

沙僧吃了九个取经人还能活着,是玉帝的功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