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夏末,一场联合保障演习在西北戈壁荒漠打响。

当晚,医疗所进行小结讲评,指挥员专门点名表扬了9名护理岗位的原社会招聘文职人员张潇艺、陈楷鸣、李永平、田华、马红霞……表扬他们,不仅因为他们在演训保障任务中都有突出的表现,还因为就在演习开始前,他们才接到通知,在6月下旬进行的全军原社会招聘文职人员纳编统一考试中,他们未能通过考核,今年将因此无法纳编续聘,如果想继续干下去,只能转为合同制医护人员。但大家都放下了个人得失,把精力全部集中到演习任务中。

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内蒙乌兰察布市公务员面试(未通过纳编考试)(1)

兰州总医院9名未通过纳编统一考试的原社会招聘文职人员奋战演训一线

坚守初心再出发

夏末,一场联合保障演习在西北戈壁荒漠打响。

“有批‘伤员’需要紧急救治!”接到指挥所通知,西宁联勤保障中心兰州总医院野战医疗所10多辆救护车旋即出发,呼啸着驶向“战场”。硝烟中,只见医护人员抬着担架,冒着猛烈“炮火”,冲向一个个倒地的“伤员”。紧急救治、初诊分类、后送救治……经过奋力抢救,所有“伤员”得到有效救治,群伤救治行动得到导演组充分肯定。

当晚,医疗所进行小结讲评,指挥员专门点名表扬了9名护理岗位的原社会招聘文职人员张潇艺、陈楷鸣、李永平、田华、马红霞……表扬他们,不仅因为他们在演训保障任务中都有突出的表现,还因为就在演习开始前,他们才接到通知,在6月下旬进行的全军原社会招聘文职人员纳编统一考试中,他们未能通过考核,今年将因此无法纳编续聘,如果想继续干下去,只能转为合同制医护人员。但大家都放下了个人得失,把精力全部集中到演习任务中。

听说张潇艺没有通过全军纳编统一考试,医疗队中很多人都感到诧异。张潇艺本科毕业就到医院工作,12年时间从实习护士成为消化内科护士长,先后在国家级核心专业期刊发表论文5篇,参与编写专著1部,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项,可以说是医院护理岗位中的业务尖子。

为何没考好?“他们从接到通知到参加考试只有10来天时间,当时大家正在准备驻训演习保障任务,每天除了正常工作,还要进行军事训练和演习物资准备,几乎没有时间进行复习。”医疗所所长向大伟惋惜地说。

在医疗帐篷里,张潇艺却没时间惋惜,她正在向外科医生请教断骨固定的方法。当天演习中,她发现自己在这方面还有欠缺,即使作为一名内科护士,张潇艺也不允许自己有这样的短板。

谈起考试未能通过的原因,张潇艺说:“考试内容除了护理专业知识外,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虽然因为准备演习任务没有较多的时间复习备考,但我不后悔。”

和张潇艺一样,此次没能通过考试的9名文职人员,都是工作超过10年的业务骨干,不少人还是主动申请参加此次联合演习。当时,他们一边准备驻训演习,一边准备纳编考试,考试一结束就奔赴野外。

“收到考试未过的通知时,大家心里难免有些波动,但他们执行任务一点没松劲。”谈起这几名队员时,向大伟也很感动。

就在几天前,一名参演人员突发心肌梗死被送到医疗所。在条件简陋的野外,心肌梗死是极其危险的突发症。病情稳定后送前,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持续心电监护,定时输液,随时监测血压,少食多餐,这给护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重伤救治组的田华、马红霞,主动承担起护理任务。期间,他俩24小时轮流陪护病人,洗漱换衣、如厕方便、喂食喂药,无微不至。为了方便照顾病人,他俩甚至把自己的行军床也搬到了医疗帐篷内。在他俩的悉心照料下,病人病情很快稳定,第3天就启程送往后方医院。

护理工作出色,军事训练也不含糊。张娟、田鹏、李永平3人是第一次参加执行演习保障任务,因为平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的机会不多,军事技能较差。他们抓住这难得的练兵机会,每次战术训练结束后,都主动留下来加班练习,有时练得膝盖和小臂淤青,也咬牙坚持。张娟说:“就算不能纳编,但只要在位一天就要做好一天的事。”

不约而同,对于今年不能纳编新的文职人员队伍,9人都有同样的打算:继续留下干,明年再迎考。陈楷鸣说,大家的打算有现实需要的考虑。虽然医院的待遇目前在兰州医疗单位中只能算是中等水平,但之前医院进行文职人员政策宣讲时提到的晋职、住房、养老等新政策对大家很有吸引力,大家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纳编。

驻训中经历的一件事,也让他们打算明年继续考的想法更加坚定。7月30日,在附近驻训的某旅战士郭豪在徒步行军翻越海拔5008米的某高地时突然晕厥,被直升机紧急送到医疗所时,生命体征已经非常弱,虽然医护人员尽了全力,但还是未能成功挽救战士生命。

作为医护人员,平时大家都看惯了生死,但那天很多人都哭了。宋海娟说:“郭豪只有19岁,还有1个月就可以退伍返乡,但他倒在了冲锋的路上,把生命留在了这片戈壁大漠。理想高于天,人就是应该有一些超出物质的追求。”

宋海娟的话引得耿丫丫共鸣。耿丫丫舍不得离开部队,她觉得除了救死扶伤,在部队更多了一份强军兴军的责任,这是一份荣耀,也是一种前进的动力。耿丫丫说:“明年再考!因为这里不仅有现实的需要,还有‘诗和远方’。”

用行动书写先进性

——解放军第404医院文职人员忠诚敬业奉献二三事

■张开山 刘炳麟 刘亚琴

今年第三季度,解放军第404医院又有3名文职人员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或发展为预备党员。据了解,该院党委注重文职人员党员培养和发展工作,现有的13名文职党员在工作中处处当先锋、打头阵,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一份申请,激励不断前进的步伐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回想起两年前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时的场景,该院重症监护室文职人员护士郑妮心中至今仍激动不已。

提到入党初衷,郑妮的思绪回到两年前。2016年夏,禽流感疫情暴发,虽然驻地尚未出现疑似病例,但各大医院纷纷制订应急预案。

该院急诊科联合呼吸科、重症监护室设立隔离病区,组织党员成立应急“先锋队”。郑妮主动找到护士长请求参加“先锋队”,由于不是党员,郑妮的要求没有被批准。当天,郑妮就写下了自己的第一份入党申请书。

郑妮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渴望入党,渴望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拥有冲锋陷阵的‘特权’……”

可是,入党的道路并不平坦。郑妮几次申请都未能如愿,但她从未灰心,始终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大项工作冲在前,急难工作不发怵。

去年,重症监护室接到一名深度昏迷患者,尝试各种抢救办法后,患者并没有出现好转的迹象。郑妮不甘放弃,始终在床旁呼喊患者的名字。

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苏醒的迹象越来越渺茫,但郑妮始终未放弃呼喊。三天三夜,她不记得自己呼喊了多少次患者的名字,但她深深记得那句让她激动得瞬间流泪的回答:“我在呢,谁叫我……”

三天的呼喊,十年的奋斗,她用坚守向党诠释了自己的忠诚。就在前不久,郑妮被党支部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

一个平台,肩负起沉甸甸的责任

初秋的胶东半岛,海风宜人,当空明月与万家灯火相映生辉,该院神经外科副主任马骏的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今年初,科室主任退出现役,马骏以过硬的业务能力和勇于担当的精神,主动扛起了科室的工作。

担当呈本色。马骏负责神经外科工作后,凭着精湛的医技,将一面崭新的“金字招牌”立了起来。

今年7月,马骏接诊了一位叫寅九的小患者。寅九年仅7岁,被查出患有毛细胞型星形细胞胶质瘤,肿瘤已经压迫脑干,随时可能危及生命,必须进行开颅手术。

为如此小的孩子做开颅手术,风险可想而知,但马骏义无反顾收下了这名患者。7月28日,寅九被推进了手术室,马骏为其实施了后正中入路小脑占位切除术,经过4个小时的紧张手术,寅九小脑内的肿瘤被完整切除。

寅九的母亲在术后紧紧握住马骏的手,两眼含着热泪说:“你们不愧是部队培养出来的好医生,不仅医术高明,而且敢于担当,在这危急关头,最值得信任的还是‘最可爱的人’,谢谢!”

马骏经常说:“入党积极分子不仅是一个称呼,是入党的一个阶段,更是一种时刻冲锋在前的态度,一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状态。”

今年7月,该院党委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马骏参加了培训。他在培训结束时上交的学习体会中写道:“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今天组织给了我这样一个平台,让我施展自己的才华,明天我愿用自己的行动,报答组织的恩情。”

一个承诺,闪耀着无私奉献的光芒

你拿手术刀,我戴燕尾帽;我爱你技艺超群,你爱我无私奉献;你许我共报党恩,我应你携手向前。

去年底接到赴某岛礁医院遂行医疗保障任务时,科室推荐了王善超。面对任务,他十分想去,但又犯了难。

原来,妻子张俞此时已怀孕3个多月,家中的房子正在装修,很多事情等着王善超去做。如果他去执行任务,家里怎么办?

王善超试探地问张俞:“我想听听你的意见,你怎么想?”张俞对丈夫说:“我支持你参加这次任务,要不是我怀孕了,我肯定积极报名参加这次任务。我去不了,你就当替我参加。”轻松的话语打消了王善超的顾虑。

丈夫在一线执行任务,张俞奔波于单位、装修现场、公婆父母之间。一天下午,在建材市场忙了一天的张俞产生强烈的孕期反应,呕吐、眩晕、四肢无力,她急忙打车回到医院进行补液。

走出医院急诊室,已是晚上10点多钟。寒风里,张俞掏出手机,想拨给丈夫。“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也许是海岛上信号不好,也许是出于保密关闭了手机,也许是台风来袭网络故障……张俞轻叹了一口气,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既然选择你,我当无怨无悔;既然选择你,我们风雨同舟。

细节之中有真情

——全军首次公开招考统一考试第88考场见闻

■王本钰 田 兵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黄 翊

这是一篇迟到的报道,至今读来依然温暖人心。

8月26日清晨,由桂林联勤保障中心第44医院承办的全军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统一考试第88考场——贵州大学校园里,各项考试准备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700多名考生在考场外静候。

记者在现场看到,考场气氛严肃、秩序井然,“放飞梦想,圆梦军营”“微笑迎考,成功在望”“怀着轻松心情进考场,带着胜利喜悦进军营”等醒目标语横幅随风摇曳,身着军装的巡考员正检查着每个角落。

此前,该院突出试卷保管、运送、分发、审核以及考风考纪等重点环节内容,严格按规程抓好落实;运用视频监控、电子屏蔽、安检等技术手段,搭建外围警察、校内保安、内部警卫三级安保网络,确保考试安全顺利。

与此同时,他们提前研判考生困难,预设摆渡车接送离考室较远的考生,设立补办准考证服务点,提供考试文具等。更体贴的是,他们还专门为考生和亲属提供午餐。

“考官,我的身份证落在宾馆房间了……”8时10分,第7考室考生龚玉琳满眼泪花、心急如焚地跑来对考场负责人姚显峰说。姚显峰见状一边安慰,一边调动应急车辆,送她返回宾馆取身份证。

8时45分,车辆在离第一场公共科目考试开考还有15分钟时返回,龚玉琳跑进考场。考试结束后,发挥不错的她动情地对考官说:“谢谢你们让我顺利参加考试,这样的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报考文职人员的决心,就算今年没考上,明年我也一定会再来。”

9时整,开考铃声响后,考场内静得只能听见笔尖答卷的沙沙声,考场外却是人声鼎沸。“文职人员住房实行社会化、货币化保障政策,探亲休假、交通补助、健康体检和子女入托等,按照军队有关规定执行……”中心兵员和文职人员处处长李岿带领机关人员现场“搭台”,与考生亲属深入交流,给大家宣讲文职人员政策。一位来自四川凉山州的考生母亲,在交流和咨询后感慨道:“现场听完政策宣讲,让我们对新的文职人员制度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我们送儿子前来报考不后悔。”

“请医疗保障组迅速到第35考室,一名腿部刚做完手术的考生伤口开裂,需要紧急救治。”11时10分,第一场考试刚刚结束,对讲机内突然传来急促的呼叫声。医疗保障组工作人员闻讯迅速赶到现场,立即对考生的伤口进行消毒、缝合,并反复叮嘱她下午考试结束后到医院接受后续治疗处理。

广纳英才为强军

——谈高标准做好公开招考文职人员工作

■钱高祥

多士成大业,聚贤为强军。在中央军委党的建设会议上指出,要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强文职人员队伍建设。随着10多万考生在全国各地上百个考场同时展开竞逐,全军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工作已经迈出坚实步伐,天下英才汇聚军营的良好局面正在快速形成。统一考试之后,还有资格审查、面试体检、政治考核等诸多环节,必须将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目标要求贯彻到公开招考工作全过程、各环节。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这次文职人员制度改革,文职人员的身份定位、岗位编设、数量规模、福利待遇较以往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人才延揽引进提出了新的更高标准。核心是坚持政治标准,要突出把好政治关口,严格落实考察责任,切实把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的青年才俊聚集在军旗下;根本是坚持战斗力标准,要围绕科技强军对新型人才的需求,瞄准专业化保障力量的生成,切实把知识渊博、专业精湛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关键是坚持效能标准,要积极引入现代人力资源建设理念,不断创新招录考核的方法手段,最大限度地释放制度改革优势,加快塑造队伍新形象、新风貌、新品牌。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参加此次全军统考的既有应届大学毕业生,也有海外留学人才,既有高校教师、企业员工,也有部队退役士官,军地人才兼容发展的优势初步显现。新招考、新优势、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以更宽的视野、更新的理念、更实的举措识才引才聚才。要强化求贤若渴的意识,拿出更加开放的举措,集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最大限度地把各方人才招进军营;要树立科学选才的办法,不拘一格选才用才,做到精析岗位要求、精细考核标准、精准按岗择人,确保从初始就努力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建设局面;要建立阳光透明的机制,严格按政策按规定按程度走实各个程序步骤,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切实维护广大考生利益,营造良好舆论导向。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作为军队引才聚才的良方,只有不断积累才能形成源源不断的引才优势,才能推动新型文职人员队伍建设驶入蹄疾步稳的快车道。要主动搞好服务,拿出爱才的诚意、容才的雅量,以细微周到热忱的举措,认真做好面试、体检、政审等服务保障工作,切实让广大考生步入军营就倍感温暖、充满希望;要重视政策宣传,让大家知晓熟悉文职人员政策、公开招考流程以及相关制度法规,不断强化法治意识,努力形成依法开展工作的良好氛围;要强化入职仪式教育,搞好入职培训,铸牢入职初心,切实增强文职人员的荣誉感归属感。

(作者单位:陆军政治工作部兵员和文职人员局)

内蒙乌兰察布市公务员面试(未通过纳编考试)(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