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8 15:12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刘芳璐
艺术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少年儿童素质教育中有重要的地位。实验小学自1995年9月办学起,秉承“为卓越表现而教 为一生幸福而学”的办学理念,组建了大型铜管乐队和大型民乐队,并邀请海宁市音乐家协会张全夫老师和李利生老师等多位专家来校指导,让孩子们学二胡、扬琴、琵琶、笛子等多种民族乐器,参加各种比赛演出,营造了良好的音乐氛围。
2015年,顺应学生学习器乐热情高涨的趋势,学校整合十几年的乐队建设成绩、优质师资和学生熟练掌握乐器的优势资源,组建了中西合璧的创新乐团,逐步形成学校艺术教育的整体合力,最终在校园形成以系统化、个性化、一站式艺术教育为特征的艺术教育模式,促进学校艺术教育的持续性发展,让孩子真正接触到喜欢的音乐技能,培养具备音乐特长的活泼、可爱、自信的孩子。
把握学生趋势 组建创新乐团
“据不完全统计,实验小学每个班级学习乐器的学生占全班人数近一半之多!”实验小学音乐老师赵东明对近年来学生在校外自主学习器乐的这份热情,看在眼里,也放在心里了。
据赵东明调查,学乐器的学生特别多,而且越来越专业,光是他了解到的,学校目前在学古筝的学生就有120多个,学钢琴的学生也有100多人,学小提琴、萨克斯、架子鼓的人数也比较多,且部分学生还请了专业音乐院校老师学习。比如,学钢琴的学生里有1个请的是俄罗斯老师,5人请了上海音乐学院老师,3人请的是浙江音乐学院老师,学小提琴的也有3个是请了上海音乐学院老师单独上课。
学校学生都有“十八般武艺”,那么学校如何让他们更好的成长呢?学校积极组建了中西合璧的创新乐团,选拨优秀学生,开始对学生进行创造性训练,让他们学的技能能够得到展示。
学生的水平都不错,于是选拨的要求变得很高,比如古筝需八级以上,钢琴十级以上,小提琴六级以上,而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加入,乐队还预留了替补队员,比如,架子鼓选拨5位学生,2位为正式队员,3位替补。
乐队组建初期,排练了21架古筝和11把小提琴的合奏曲目《渔舟唱晚》,这群优秀的学生一起合作个个排练带劲,家长每天背着乐器协助孩子参加,老师们不断修改谱子,落实排练,从单声部到多声部、从基本技巧到肢体动作,从队形编排到舞台设计,每一步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参加了海宁市中小学器乐专场比赛,获得金奖,并参加嘉兴市“六一”邀请演出。
学校对乐团的给予了极大的支持。2016年,学校专门设置了专业器乐排练厅,并陆续购入2架三角钢琴、5架立式钢琴、11架古筝、大提琴、小提琴、架子鼓、低音提琴、定音鼓等西洋乐器。
“学校家长学生都团结一心,我们就要挑战更有难度的内容。”作为乐团指导老师赵东明动力十足,他说,有了这些设备的支撑,结合学校原有的大批民族乐器,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好的舞台。
2017年,老师们对克罗地亚钢琴王子马克西姆的作品《克罗地亚狂想曲》进行再度创作改编,加入小提琴、大提琴、架子鼓、定音鼓等多种乐器,特别是加入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古筝,且在古筝的原有调性基础上,进行了转调、升调的创造性改编,通过反复磨练,终于获得成功。
不满足于此,乐团师生还一步一步的提升训练,并邀请校外专家进行指导,2018年12月,在实验小学承办的市教育局主办的器乐专场比赛中,创新乐团的《克罗地亚狂想曲》获得金奖。
比赛刚结束,孩子们顾不上获得的成绩,而是兴奋地问老师:“下一个大型曲目是啥?我还要参加!我还要参加!”家长也是赞不绝口:“这么高大上的曲目,孩子表现得真不错。”其实,实验小学的音乐老师早已经在筹备新曲目,曲目是中西合璧的《野蜂飞舞》,这次他们还创造性地加入了芭蕾舞,老师们已经在进行曲谱改编,估计不久新曲目的激情乐声将在排练厅响起。
创新活动形式 激发学生兴趣
在乐团训练中,学校有着系统的教学规划,学校把乐团训练分为 “学”“练”“演” 三个阶段:在乐团训练的第一年,注重学生音乐素养、演奏方法和基本功的训练,让孩子掌握基本的技能。第二年,通过曲目排练,注重学生演奏技巧、表演技巧、协调能力、心理素质的培养,让孩子去感受合作,增强演奏能力。第三年,通过演出、展示、交流,进一步增强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开阔眼界,增强表现能力,培养自信心。
学校配备两名专职老师进行乐团常规管理,同时给每位学生发一本《成长手册》,记录每次训练的内容及作业要求,即便家长没有到校观看学生训练,也可对学生在乐团里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
乐团利用学生课余时间训练,单技课、合奏课相结合,每周训练二次,每次40分钟。艺术训练总是枯燥的,创新乐团的老师会经常创新活动形式,运用丰富、新颖、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真正达到有效的训练。比如,开展“小能人”露一手活动。教师在训练时发现优秀学生,评选为乐队“小能人”,在训练一段时间后,鼓励“小能人”来露一手,开独奏音乐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其他学生努力赶超,向“小能人”看齐。
在学生训练中,老师们每天排练有分谱细练和总谱合练,根据乐谱要求,结合每个乐器的特点,巧妙合理地安排训练内容,提优提质效率最大化。同时,做好梯队建设,减少学生升学影响,让乐团随时都演出。
对曲目的改编打磨也很用心,先是学校老师基本确定,再邀请多名专家指导,让曲子更出色;在管理上,适当引进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充分发挥先进的乐团教学理念和乐团管理模式;在实践上,乐团教学和学校活动保持一致,学校积极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国内外交流、比赛平台,形成高雅艺术大型活动制度化、小型活动经常化、特殊活动多样化的格局,确保学校乐团高水平和持续发展。
实验小学艺术氛围的营造和维系注重一个长期的过程,以创新乐团为支点,以灵活生动的教学模式和缤纷多彩的成果促进学校做好音乐素质教育普及提高工作,形成长效机制,让学校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乐团师生关系其乐融融,经常有学生会有感而发,节选学生的两篇短文,都是写乐团指导老师赵东明和学生在乐团的生活。
风趣幽默的赵老师
五(5)班 李想
我敢保证,在我们学校,除了一二年级的新生,无人不知晓赵老师。赵老师身上真的有一种特殊的魅力,会使你一见就喜欢上他。
为什么学生特别喜欢上赵老师的课呢?我来告诉你吧!有次乐团排练,有同学在底下窃窃私语,赵老师没有马上批评那位同学,而是幽默地说:“你的理想是当“话”家吧?”那位同学害羞一笑,其他同学都会心地笑了,课堂气氛也依然轻松自然。
风趣幽默的赵老师用他的智慧使我喜欢上了创新乐团这个集体,让我每次都能坚持早起去参加训练。我们乐团的同学们都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快乐地学习着,提高自己的技艺。
老师·园丁·朋友
海宁市实验小学 六(5)班 汪喻
赵老师,一位可亲又可敬的“园丁”,同时,又是我们亲切而又不失幽默的大朋友。他每天脸上都挂着灿烂的微笑,只要看到这个笑容,我们就会快乐一整天。
作为老师,他用自己雄浑的男中音,震撼了我们每一个人。作为园丁,他勤勤恳恳。作为我们的朋友,他平易近人,总爱带着灿烂的笑容,他总是触动我们的笑神经。
他还亲手建立起学校的乐团,在这个乐团里,不管刮风下雨,每天清晨,都可以远远地看到赵老师忙碌的身影,听到他落地有声的话语。在乐团里,有委屈也有伤感,但更多的是教室里传出的爽朗的笑声!在这个乐团里,我真正地看到:原来师生是可以平等相处的。
短评:近年来,校园外学生学习乐器的氛围越发浓厚,有“一技之长”的学生越来越多,实验小学抓住这一趋势,主动作为,组建了一支中西合璧的乐团,吸纳优秀学生入团,让学生学乐器变得不那么枯燥,学生进入“大家庭”里,找到知己,学会合作。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他们挑战高难度的曲目,在舞台上展示自我,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自信心得到极大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