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互联互通的时代,几乎人手都有一部手机。相信大部分的小伙伴都体验过NFC技术带来的便捷。比如,出门带一部拥有NFC的手机就能刷门禁卡、进出地铁站。

不过,随着NFC技术的不断发展,它所涉及到的应用范围不再局限于智能穿戴方面,就连我们日常所穿的衣服上也“装”上了NFC。

在衣服上附着NFC,穿上是何体验?

或许很多小伙伴对NFC最初的印象是在手机上,只要是带有NFC功能的手机,它就起到一碰传输、支付消费或者刷公交卡等功能。不知不觉中,它已经慢慢渗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不过,这次NFC技术在生活必需品上也有了新的研究成果。

能驾驭这套衣服的人很贵(只要挥一下袖子就能支付了)(1)

最近,加州大学一项新研究将磁性超材料集成到衣服上,可以和附近的NFC设备进行数字交互。例如,穿上附着NFC的衣服,可以实现挥一下衣袖就能支付的功能。不仅如此,还拥有NFC智能感应打开车门的功能。

能驾驭这套衣服的人很贵(只要挥一下袖子就能支付了)(2)

假设该衣服能够量产,那我们只要穿上NFC衣服出门,就能相互传递信息,又能进出地铁站,手机都不用掏出来,这得多省事啊。

使用范围有限,技术仍不够完善

事实上,将NFC技术放入智能穿戴中比附着到衣服上的难度要小一点。究其原因,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稳定性更强,并不像衣服还要清洗和晾晒。

那么,在衣服上安装NFC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能驾驭这套衣服的人很贵(只要挥一下袖子就能支付了)(3)

NFC衣服主要是通过在衣服上布置较灵活的磁感应元件,再将元件调频到NFC频段就能实现信息传递等作用。

为了让人身上具有全身的智能连接,该研究小组在不同的地方安装了无线传感器,起到信号接收和传输的作用,从而形成磁感应网络。

相较于传统的NFC只能在10cm内才能有效,此款NFC衣服竟然可以做到在1.2米内都能有效。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全身智能连接的作用。

能驾驭这套衣服的人很贵(只要挥一下袖子就能支付了)(4)

这让小黑有个大胆的猜测:当大家都穿着NFC衣服,在排队付款时会不会相互干扰误刷卡呀。

当然,这也只是猜测,在实际研究过程中仍有三个需要考虑的问题:磁场干扰、衣服折叠和供电。

为了更好的解决磁场干扰问题,该磁感应元件用排列分散、呈平面且具有柔韧度的微电子自由回路组合而成。为了避免人体干扰,他们通过电场限制和准静态磁场干扰,达到不被干扰的效果。其次还有一个接地层,能够防止电场进入人体。

能驾驭这套衣服的人很贵(只要挥一下袖子就能支付了)(5)

除此之外,也不用担心衣服折叠会导致信号差等问题,因为在外形上看着像磁感应贴一样的元件自身就具备柔韧度,可以承受不同程度的折叠、揉搓。而且它还可以做成不同形状,以达到最佳的信号传输和功率分配。

并且,它在供电上只需要准备一个有线的外部电源与NFC读取器连接起来就可以了。

值得一提的是,该磁感应元件并不是缝在衣服上的,而是通过热压的方式直接“贴”在衣服上。即便上衣和裤子并非连在一起,也可以通过感应“贴”实现数据互通。

能驾驭这套衣服的人很贵(只要挥一下袖子就能支付了)(6)

事物都有双面性,除了优点之外,该NFC衣服也有缺陷。比如目前该材料只能在凉水中“存活”20分钟,且日常清洗的耐磨、耐用性较差,性价比并不高。再从它的舒适度和美观度来看,消费者是否会接受还得另当别论。单从图片上看,小黑觉得这件NFC衣服确实不好看。

NFC衣服早有实践,但成效不大

其实,此次将NFC技术应用到衣服上并不是首例。在2017年,耐克和NBA联名就曾推出过NFC球衣。在球衣中加入了芯片,主要用到了耐克NikeConnect 技术,球迷可以通过球衣获取与NBA相关的资讯和信息,从而获得个性化的穿着体验。

能驾驭这套衣服的人很贵(只要挥一下袖子就能支付了)(7)

在衣服里镶嵌的NFC芯片也可以让穿着者实时获取球队和球员的信息。在这里,NFC所起的作用就是信息传递。

不过遗憾的是,该球衣的最终反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件衣服的使用成本过高。一方面,NFC本身对手机硬件的要求较高,目前 NikeConnect 应用仅支持 iOS 11 系统以及iPhone 7 及以上机型。还有 Android 4.2 以上系统,且具备 NFC 功能的安卓设备。

另一方面,NFC 还需要软件端的支持。这也就意味着在购买这件球衣时,你还得配上一部配置跟得上的手机,这无疑是大大增加了消费者的使用成本,让很多消费者纷纷望而却步。

能驾驭这套衣服的人很贵(只要挥一下袖子就能支付了)(8)

根据目前的现状来看,该项技术在衣服上的实践并未得到普及。或许不久的将来,等到该技术更完善后,一定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应用和体验。

图源:pixab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