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端,何为四端,谁提出的,干什么用的,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看下面的文章。

儒家思想兴盛时期(儒家思想四端)(1)

四端是指生者为人应该具备的品德:仁之端--恻隐之心;义之端--羞恶之心;礼之端--辞让之心;智之端--是非之心;

此四端由孟子提出,孟子这里不做过多介绍,我之前的文章里有介绍,可自行查找。

儒家思想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非常大,上至统治者,下至老百姓。从秦皇焚书坑儒到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学。无不彰显儒学的地位。

儒家思想兴盛时期(儒家思想四端)(2)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通过对孔子儒学的理解和总结,提出以“四端”为核心的儒家思想,进一步巩固其在儒家学派中的地位。

同时四端也是五常的衡量标准(五常 之前文章有介绍),性善论中可以看到其影子,与老子思想有驳。

儒家思想兴盛时期(儒家思想四端)(3)

仁之端--恻隐之心:平时我们在工作或者生活中会看到可怜之人,我们会同情他,并给予一定的帮助。

义之端--羞恶之心:羞是指羞耻,恶是指善恶,不好的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衡量善恶的标准,但因人而异。

礼之端--辞让之心:谦让,礼让之心,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说,中国人在儒家思想的教育下也应如此。

智之端--是非之心:一个人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只有知道对错才能去做事,去做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