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许昌最大的景点(咱许昌有块真正的净土)(1)

【鸥鸟讲故事】

太静了!咱许昌有块真正的净土,来此安放灵魂吧

文‖鸥鸟 图‖网络

文友李俊涛曾在鸠山镇楼院村驻村担任第一书记,帮扶脱贫攻坚。两年半时间内,他足迹踏遍了这里的每个山村,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人虽然离开了,但他心里一直装着这个山村,装着这里的村民,为了真实反映现在村里日新月异的变化,他邀请我以及另外两位文友韩晓民和寇宝刚一起重回楼院村看看,随便拍几张照片,写一点文字。

周日清晨,旭日东升,预示又是一个炎热的夏日。趁着早晨的清爽,由我负责驾车,一行四人驱车前往。

驻村帮扶期间,俊涛和这里的村民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我们的车子刚入村部,就有很多村民围过来打招呼,很亲热的问候:“回来了,李书记!”俊涛一边给村民散烟,一边喊着村民的名字或者尊称问长问短。(想看看鸥鸟上回讲了啥故事?欢迎点击以下链接:1.滥竽充数里的主人公,其实是大智若愚的幽默大师;2.许昌的文化特质到底是什么?)

评论许昌最大的景点(咱许昌有块真正的净土)(2)

没顾得喝上一口水,我们就开始在村里转悠,一路之上,村民们有修房建屋的,有挖沟修路的,有放牛放羊的,都在忙碌。看到我们一行,他们老远就喊“李书记”,仿佛见到久别的亲人,特别是那些妇女们,更是喊得亲热熟络,争着让我们去家里吃饭。

山村的夏天,晴空万里,骄阳似火,我们走走停停,边看边拍,边走边问,等把全村每个角落都转完,几个人全都是汗流浃背,浑身湿透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村里有一个叫茂盛的智障青年,虽然已经二十出头了,可看起来还像一个十多岁的孩子。从我们一入村,茂盛就寸步不离的跟着我们,嘴里含混不清的叫着:“这是李书记!”同行的著名文艺评论家寇宝刚先生,因为穿一件鲜艳的橘红色T恤,被茂盛叫做“唱戏书记”,民俗学者韩晓民先生,因为戴副眼镜儿,被茂盛叫做“眼镜书记”,而我,则被茂盛叫做“党委书记”。当然,这都是俊涛书记翻译给我们的。

评论许昌最大的景点(咱许昌有块真正的净土)(3)

俊涛说,他没来驻村前,茂盛因为经常捣蛋恶作剧,没少挨人的打,造成破坏——挨打——破坏的恶性循环。他来之后,对待茂盛很好,经常给他买糖吃,还经常带着他一起吃饺子烩面,慢慢的,茂盛开始变得懂事了,也不再惹是生非。俊涛还说,在茂盛的心里,“书记”就是对人最亲切美好的称呼,他叫我们书记,就是把我们当成最可亲近的好人。

俊涛的话,听得我们心里很有触动,晓民兄想拿出一百块钱给茂盛买糖吃,被俊涛和宝刚劝止了,俊涛说茂盛从来不会花钱,刚才进村时给了他五块钱,他还交给他妈了,下次再来,给他带些糖和火腿肠吃吧。

以前,经常从俊涛的笔下和朋友圈中了解鸠山,了解楼院,也认识了大钦、小钦、伟才等很多楼院纯朴的村民,这次来到楼院村转了一圈,通过和村民们零距离的接触,才切身感受到了这里民风的淳朴。我把感受说给俊涛,俊涛说,一会儿带你们去一个地方,那里才是真正的原始村落,那里才是真正的民风淳朴,那里才是真正的远离喧嚣!

评论许昌最大的景点(咱许昌有块真正的净土)(4)

我们离开楼院村时,茂盛还依依不舍地推了一下我们的车子,从他的眼神里我们可以读到兴奋过后的那种失落。

简单吃过午饭,我们就进山了。汽车沿着陡峭的山路一直朝前开,油门踩到底,汽车在缓慢爬行。终于,一番艰苦的行进之后,精疲力尽的汽车终于停在了一棵生长在石缝里的高大的皂荚树下,踩油门踩得我脚都有些软了,俊涛说的牡丹坪到了。

牡丹坪有大小两个,我们到的大牡丹坪,是一个坐落于鸠山深处禹州市海拔最高的自然村。一路之上,我们对于这个名字总也记不住,一会叫凤凰屏,一会叫孔雀屏,因为我们不知道,在北方山村,也会有叫什么坪的地名,还以为是屏障的屏。

走进山村,眼前的一切让我们内心震动很大,由于交通闭塞山高坡陡,这里依旧保留着相当原始的生活状态,俨然似一个世外桃源。全村三十多户人家还住在数百年前的石屋内,耕作基本依靠人力和畜力。

评论许昌最大的景点(咱许昌有块真正的净土)(5)

这里的石屋院落很少有大门,好多院里拴着牛和驴、骡等牲畜,墙上挂着扎脖笼嘴等用具,还有在其它地方难得见到的驴驮子。随处可见的石磨、石碾、石臼仍然是村民常用的食物加工工具。这时,经常被我们戏称为“老顽童”的寇宝刚先生拿起石杵开始“翻精”起来,噗噗通通的声响引来了村民的招呼:“轻点儿,别悫烂了!”

顺着声音,我们看到几个坐在街头树下吃饭唠嗑的村民,没有一个青壮年,只有几个老头儿老太太和一个身体笨重怀孕的少妇。山里的村民待人热忱,见到我们,就问我们吃饭了没有,并非常诚恳地邀请我们去家里吃饭,当我们一再说吃过了,他们才作罢。问他们村子为什么叫牡丹坪?他们说过去每到春天,村后山坡上就开满野生山牡丹花,村名因此而得。

听说我们是第一次来,有位老汉自告奋勇,要义务给我们当导游,我们不愿给他们添麻烦,也婉言谢绝了,就说自己随便走走转转。

评论许昌最大的景点(咱许昌有块真正的净土)(6)

又走了几步,见一位老人在捏杏核——把杏核和腐烂的杏肉分离,说一斤杏核能卖两块钱,还说山里不定哪棵树上还有野杏,让我们自己寻着吃。

走在石街石径上,会让人感觉到,这里仿佛是个石头世界,会为古村落的古老原始油然而生一种沧桑感,对比都市的文明,顿时会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石磙、硓砶、打麦场、麦秸垛……这些童年记忆里的东西,又一次真实地出现在了眼前,抓一把散发着半腐气息的麦秸放在鼻下嗅着,思绪一下子就回到了儿时在农村的生活。沧海桑田,时代变迁,而这里的山民仍然延续着祖祖辈辈的慢生活,缺乏现代气息,保持着原始的农耕社会生活习惯,远离尘嚣,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是幸还是不幸呢?我不知道!

走过一户村民的院子,见石头猪圈里喂着一头黑色的土猪,猪圈里满是桃核,经过观察我们才明白,原来这头猪喂的是野山桃。这时,有位村民对我们说,这种野山桃有很多,现在正在成熟,熟到自己扑扑踏踏地往下掉。

评论许昌最大的景点(咱许昌有块真正的净土)(7)

我们顺着石巷、石径缓缓而上,果然就看见一棵很大的野桃树,树上满是熟透了粉红色的桃子,树下也散落了一地。我们先是从地下捡着吃,后来又爬到山坡树下摘着吃。虽然没有卖的品种桃子甜,但因为熟透了的缘故,味道淡淡的,也颇可果腹,大快朵颐。

村里和山上有很多核桃树,郁郁葱葱,硕果累累。我们问村民现在核桃能吃吗?纯朴的村民说半瓤了,能吃。而阅历丰富、见多识广的宝刚兄却说:“谷子上场,核桃满瓤。现在吃还有点早,可惜了!”我们当然知道刚哥说的对,但村民太热情好客,在村民的眼里,来的都是贵客,只要是他们有的,都会毫不吝啬的拿出来招待贵客。对于客人善意的玩笑和调侃,他们也只是报以憨厚的微笑。

评论许昌最大的景点(咱许昌有块真正的净土)(8)

吃过了野山桃,我们又开始向后山行进。穿过漫山遍野的野果树,很快来到了后山坡。极目望去,远山含黛,郁郁葱葱,蓝天白云,清风拂面,顿时心旷神怡,展翅欲飞。鸟瞰身下,层峦叠嶂,悉收眼底,山里人家,隐约可见。这时,忽然想起牡丹坪的由来,再看脚下的山坡,皆是一簇簇开着紫色小花的小灌木丛,那里有一株牡丹芍药的影子。看来,这牡丹坪村名来源的传说,十有八九靠不住,估计另有他因,尚需认真考究。至于那些开着紫色小花的灌木丛,刚哥非常自信加肯定地说叫“荆”,在农村长大的我和韩晓民兄马上就以抬杠的态度进行了当场否定,于是无果。

下山时,我在想,人们不是都在说要远离尘世的喧嚣,寻求内心的清净吗?和诸如大理、丽江或者大都市郊区著名的文艺小镇等“伪净土”相比,这里难道不是一片真正的净土吗?可是为什么没人在这里停下脚步,安放灵魂呢?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想大约这里是太静了的缘故吧,有钱有闲的人装淡泊装隐逸,还得去那些大名鼎鼎的地方,这里,不合适!

评论许昌最大的景点(咱许昌有块真正的净土)(9)

【作者简介】鸥鸟,本名彭春岭,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许昌市作协副主席,许昌市魏都区政协四级调研员,学习文史委原主任。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