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生活住一年的真实体会(新天津人的双城生活)(1)

随着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都市圈的迅速发展融合

城市间人员流动壁垒不断被打破

北京和天津、上海和苏州、

广州和佛山…

上班族的“双城生活”每天都在上演

前不久,一位天津女孩的“跨省上班”视频火了。

这位家住天津的姑娘,每周一从天津坐车到济南上班,周五再返回天津,一路上不仅跨越山东和天津,中间还跳过了河北。

从天津到济南,有300多公里的路程。而她已经在双城之间奔波了七年,每个周一的早上,都是一场“跨省大战”。

天津生活住一年的真实体会(新天津人的双城生活)(2)

看了这位天津姑娘的双城生活分享

许多人直呼感同身受

天津现在有很多这样的人

他们在上班的城市和生活的地方

穿梭奔赴

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方式?

爱上君有幸拜访了三位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陪读家庭”的选择题

陈建国(化名)42岁,太原-天津双城生活4年

天津生活住一年的真实体会(新天津人的双城生活)(3)

陈先生有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和许多来天津的中年人一样,为了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2017年,应海河英才计划,他们一家来到了天津。

陈建国在当地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工作调动或者重新在天津找工作都不太现实,所以当时他和妻子商量,让妻子和一双儿女先来,而陈先生则开始了“5 2”模式的双城生活。

星期一到五在太原上班,周末来天津陪家人,当时想开始先这样,却没想到,这一眨眼,就是4年。

“我把所有的工作、应酬基本都安排在周一到周五,很忙。周末就专心来天津陪孩子和老婆。以前我和老婆总因为琐事吵架,自从开始两地跑之后,再也不吵架了,见面感觉有很多事要商量、探讨,所有的开心、不开心的事儿说也说不完,特别珍惜在一起的时间。”

天津生活住一年的真实体会(新天津人的双城生活)(4)

因为孩子们的学习生活都由妻子一个人照顾,陈先生尽量保证周末能来天津,检查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带着他们逛一逛,吃美食,希望他们尽快融入天津的生活。

“女儿是在五年级转学来的,适应了一段时间;儿子从一年级上,都是新生入学,没有陌生感。”

说起天津的教育,陈先生说学校每位老师都很认真、负责,这令陈先生夫妇俩都很欣慰。

“我感觉天津人很守规矩,至于教育,这里的理念和教师素质确实很高,我们感觉来得很值。”

关于通勤费用,陈先生也算了一笔账。

“太原到天津高铁票价二等座是194元,双程近400 元,每月近1600元通勤费。

来到天津后,为了两个孩子上学方便,在南开区租房居住,房租大约5000元。

这样算下来,每月基本的生活费用多出了7000元左右。”

即使租住了三室一厅,但因为是老旧小区,相对于原来城市的居住环境,陈先生一家觉得生活品质较之前有所下降。

因此一到节假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陈先生一家还是喜欢回太原住。

“等以后孩子们都上了大学,您和您爱人会回太原住还是留在天津?”

当爱上君问这个问题时,陈先生笑笑说:“两面都住不好吗?冬天来天津,潮湿温暖;夏天回太原,避暑清凉。而且,天津这座城市风景优美、人们安居乐业,文化、经济、交通都很发达,是一座让人越来越爱的城市。”

最后陈先生还告诉我们说,他的汽车牌照摇号也中签了,很快在天津就能买车。等再过几年,经济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换一套改善型住房。

像陈先生一家这样的“新天津人”不在少数,有的也被称作“陪读家庭”。他们的“双城生活”是中年人的选择题,故乡是满满的想念和情怀,当下却是清晰的目标和脚踏实地奋斗!

“天津到北京,距离不是问题”

天津生活住一年的真实体会(新天津人的双城生活)(5)

受访者:卢雅(化名)32岁,土生土长天津人,天津-北京双城生活2年

卢雅是天津和平区长大的姑娘,工作之后一直在北京,在新媒体行业做的风生水起,很快就结婚、买房、买车。

2019年,孩子五岁的时候,考虑到上学问题,卢雅带着孩子回到天津,今年孩子顺利进入和平区一所百年小学。

送孩子上学的路上,卢雅说她有一种穿越的感觉。

“还是那条路,还是那个校门,和我上小学的时候一摸一样”。

自从孩子在天津上了学,卢雅就在天津找了一份工作,她和孩子住回和平区老房子,和爸妈在一起,而她丈夫还留在北京上班,卢雅一家也就这样开始了双城生活。

“北京的工资收入高,发展机会多,在北京工作过的人,很难真正回天津。”

因为北京户口难以解决,大多数北漂一族,最终还是要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天津的落户政策、教育资源和房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北漂落户,但是他们多数选择双城生活,北京工作、天津生活;或者像卢雅这样,北京生活,天津上学。

天津生活住一年的真实体会(新天津人的双城生活)(6)

“周末我们就回北京,习惯了,朋友圈子和熟悉的人都在北京,可以说毕业以后这10年都是在北京,反而在天津像个外地人。”

“天津到北京的高铁,十几分钟一趟,30多分钟就到了”,卢雅说:“现在距离已经不是问题,京滨、京唐、津兴铁路都在加速建设,4条高铁通北京,京津雄0.5小时交通圈、京津冀主要城市1—2小时交通圈已经初步实现。”

现在,卢雅在天津一边带孩子一边工作,还能照顾爸妈(其实是爸妈照顾她),周末再回北京。

“虽然多数时间三个人不能在一起,但为了孩子,我们愿意付出,我现在在天津这份工作也很好,有发展前景,我相信一切会越来越好,未来总是闪闪发光的。”

如今,像卢雅这样的往返京津冀双城生活的家庭越来越多,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深入,发达的轨道交通打通了区域协同的“脉络”,而卢雅他们,也正为了更好的明天,坚持和忍耐,在梦想中汲取坚持下去的力量!

“我愿意在这里安家”

受访者:小军 28岁,津城-滨城双城生活6年

天津生活住一年的真实体会(新天津人的双城生活)(7)

小军是这几位受访对象中年龄最小的,没想到却是双城生活时间最长的一位。

他是天津长大的孩子,大学在天津上,毕业后应聘进滨海新区于家堡一家科技公司,成为一名程序工程师,津城到滨城,他已经跑了6年。

“原来叫于家堡站,2019年后改为滨海站,我对这趟列车太熟悉了,服务员都快全认识了,每天六点起床后骑半小时小黄车到天津站,坐7:14的高铁 ,7:43到于家堡,步行十几分钟就到办公室,正好赶8点上班。晚上下班再返回去,有时候跑累了,就和同事住公司宿舍,没有女朋友的时候 ,不怎么天天跑,现在在市里面交了女朋友,每周回去两三次。”

小军是典型的理工男,单纯、也不怎么幽默,但工作踏实,跟着公司一干就是六年,已经成为技术核心人物。

他说,“对目前的工作很满意,不会随便换工作的。”

通勤的开销,小军公司有交通补助,至于在路上的时间,小军说,也就是半个多小时,正好可以复盘一下白天的工作,他已经习惯了在火车上思考。

“如果结婚的话,考虑在于家堡安家吗?”

爱上君问出了特别想问的问题。

“如果我女朋友也想在这边发展的话,就在这里安家,毕竟如果离家近的话,还是会省出很多时间,另外耀华中学的滨海学校也落户于家堡,教育资源越老越好,在这里安家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更何况回天津看父母也非常方便。”

天津生活住一年的真实体会(新天津人的双城生活)(8)

小军公司还有人很多是从北京来上班的,大家都是双城生活。

“我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相反,感觉还挺酷的。”

90后常用酷来形容他们喜欢和认可的事情,的确,认真工作,精进专业,日有所长,真的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在与这三位双城生活主人公的交谈过程中,爱上君感觉正能量满满,没有抱怨和迷茫,有的是日复一日的坚持,还有对待困难明亮的勇气。

“用奔赴追逐奔赴

用热爱追逐热爱

我依然胆小

可我愿意变强大”

天津的高速发展为这里的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双城生活是一种选择,也是时代跳动的脉搏。

爱上君祝福所有双城生活的小伙伴们:

得偿所愿,勇敢向前飞!

END

文:rain 芹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