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族原来生存在地下(都市新物种蛰居族)(1)

有一个名词叫做“蛰居族”(hikikomori),在日本有541000名年龄介于15到39岁的人是“蛰居者”。日本政府将那些近6个月里一直宅在家,除了家人不与任何人互动的人定义为“蛰居族”。

从词语组成上看,hiku的意思问“拖、拉”,而komoru的意思为“孤立自己”。“蛰居族”的标准定义为“严重缺乏社交”。这种现象在1978年的时候第一次被定义为“退缩性精神疾病”,1990年日本的精神病学学家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2000年成为国际性的话题,2010年的时候作为一个外来词被添加进《牛津英语词典》中。

据Takahashi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想动员这些“蛰居族”让他们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所面临的人口下降问题做一些贡献。从健康角度来说,这些自我孤立是十分可怕的: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孤独产生的死亡风险比得上肥胖。

2015年的一份报道当认为成为“蛰居族”有三种可能。第一种:过度依赖性的年轻人在他们的家庭中没有获得自治权,也没有学会信任他人。第二种:无法适应相互依赖关系的年轻人,他们在不健全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在学校里被欺负无法适应学校的各种关系。第三种:反依赖年轻人,背负了过高的学业或职业期望,让他们产生了退缩的心理。

“蛰居族”算是日本精神健康界的流行文化。2010年杂志《神经与精神疾病》上的一篇论文中提到“蛰居族”是外行人用来描述一些不常见的精神疾病,而精神健康专家则用它来谈论一些其他事情。研究人员还参考了2008年的一项研究,97名被诊断为“蛰居者”的患者中有26%有焦虑症,8%患有精神分裂症,23%有不同程度的人格障碍,这表明“蛰居”可能是许多潜在精神疾病疾病的共同表现,当然也可能因为条件有些存在诊断不足的情况。2011年,一项关于飞行员的研究中发现这种逃避社会现象的存在世界各地,但令人惊讶的是,日本医生却认为没有对其进行预先干预的需要,而其他国家的医生则建议进行住院治疗。

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的文化人类学家Amy Borovoy认为日本社会较少精神疾病报告并不是社会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表现,恰恰反映出其严重程度。她在2008年的一篇论文中写到:“医生考虑到家庭的敏感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重大精神疾病的诊断是有可能的。”如果安倍想要让这些“蛰居者”走出家门,改变这种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食人族原来生存在地下(都市新物种蛰居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