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或念珠菌性阴道炎,是由念珠菌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的外阴阴道炎症性疾病。

霉菌性阴道炎有黄色乳状东西(下身瘙痒分泌物异常)(1)

白色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10%~20%的非孕女性及30%的孕妇阴道中有此菌寄生,但菌量少,不引起症状。只有当全身及阴道局部免疫能力下降,尤其是局部细胞免疫力下降,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才会引发阴道炎症状。

霉菌性阴道炎是较常见的疾病,75%左右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有一次发作,而超过2次以上发作的有40~50%,少部分5~8%的人可能会出现一年4次以上的发作。

如何判断是否患有霉菌性阴道炎?

从未查过妇科白带的女性朋友们,如果出现下身痒、白带多,即应来做检查。但如果一看化验单霉菌阳性,就以为是得了性病,恐惧不安,其实是不准确的。霉菌性阴道炎的典型的症状是外阴瘙痒,且瘙痒时轻时重,时发时止,瘙痒严重时坐卧不宁,炎症严重时可能出现排尿痛、性交痛,白带增多,粘稠呈豆腐渣样或乳块状。

哪些人易患霉菌性阴道炎?

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

通常女性阴道中寄生着许多细菌,这些不同的菌群间相互制约,形成共生状态,是不致病的。广谱抗生素的大量、长期应用,使阴道内的菌群发生紊乱,相互间的抑制作用被改变,白色念珠菌得以大量繁殖。随着抗生素应用的日益广泛,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率也有所升高。

霉菌性阴道炎有黄色乳状东西(下身瘙痒分泌物异常)(2)

妊娠

妊娠期体内性激素水平较平时明显升高,这会使阴道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增加,增加阴道酸度,形成有利于念珠菌生长的环境;同时,妊娠可使细胞的免疫力下降,这就使念珠菌容易致病。据统计,1/3的孕妇阴道中有念珠菌存在,发病率约在15%左右。

糖尿病

患糖尿病后,体内糖代谢紊乱,血糖升高,阴道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增加,同样使阴道内酸度增加,念珠菌宜于生长繁殖。

应用皮质类固醇

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会使白细胞吞噬能力下降,减低机体免疫力;同时皮质类固醇还能使机体血糖水平升高,使霉菌性阴道炎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为什么会出现反复霉菌感染?

反复霉菌感染并非女性做错了什么,它也不是性传播疾病,最新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可能在发病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即使有诱因,例如吃了大量的抗生素,并非所有女性都会有霉菌性阴道炎发作,女性本身的遗传易感性可能参与了发病。

霉菌性阴道炎有黄色乳状东西(下身瘙痒分泌物异常)(3)

同时,医生应该及时发现那些存在潜在免疫缺陷的女性,如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免疫力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病人。生活中,女性应该尽量减少糖分摄入,不滥用抗生素,有些医生建议多喝酸奶,但是并没有明确证据可以减少霉菌性阴道炎的复发。

如何治疗霉菌性阴道炎?

消除诱因

注意个人卫生,积极治疗糖尿病,停用广谱抗生素或皮质类固醇激素,妊娠女性注意孕期卫生,注意防止交叉感染等。

局部用药

改变阴道酸碱度,用2%一4%碳酸氢钠液冲洗阴道,改变阴道酸碱度,造成不利于念珠菌生长的环境,有利于提高疗效,然后局部放药。常用的阴道用药有制霉菌素栓剂或片剂、克霉唑栓剂或片剂、咪康唑栓剂、龙胆紫液。

全身用药

若局部用药效果差、不能耐受局部用药、未婚女性不愿局部用药或病情较顽固可选用下列药物:伊曲康唑每次200mg,每日1次口服,连用3~5日,或1日400mg,分2次口服;氟康唑150mg顿服;酮康唑每次200—400mg,每日1次口服,连用5日。用药后应注意检测肝功,有肝炎病史或孕妇禁用。

妊娠期的治疗

为避免感染新生儿,应局部治疗,选用对孕妇及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可用硝酸眯康唑或制霉菌素栓。禁止全身用药。

霉菌性阴道炎有黄色乳状东西(下身瘙痒分泌物异常)(4)

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念珠菌是条件致病菌,约10%的非孕期和30%的孕期女性阴道中有此菌寄生,而不表现症状,当机体抵抗力降低、阴道内糖原增多、酸度增高时适宜其繁殖而引起炎症。故多见于孕妇、糖尿病和用大剂量雌激素治疗的患者。长期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因阴道内微生物失去相互制约而导致念珠菌生长。其他如维生素缺乏、慢性消耗性疾病、穿紧身化纤内裤、肥胖可使会阴局部的温度及湿度增加等均易发病。

特别提醒:伴侣可以同时接受口服药物治疗,如果男性也有症状,例如生殖器表面的红肿或瘙痒,建议看皮肤科医生。

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日常注意“五个不要”

不要擅自停药

用药后要及时复查,而不是凭自我感觉擅自停药。有时候患者症状改善或消失,并不能说明霉菌性阴道炎已经治愈,只是念珠菌暂时受到抑制,而有些躲在深部的念珠菌并没有消灭,此时停药容易造成念珠菌耐药而反复发作。患者应该遵照医嘱,坚持用药完成治疗疗程。用药期间应到医院做妇科检查和白带显微镜检查,连续三个月妇科检查及白带显微镜检查无异常才算治愈。

不要每天冲洗阴道

念珠菌适宜在缺少氧气、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正常情况下,其与阴道内的其他菌群相互制约,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再加上女性生殖器官本身有自净功能,不太容易发生霉菌性阴道炎。但是,女性若用妇科清洁洗液、消毒剂、消毒护垫等过度清洗或消毒阴部,反而破坏了阴道弱酸性环境和菌群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而引起念珠菌或其他细菌所致的阴道炎发作。

霉菌性阴道炎有黄色乳状东西(下身瘙痒分泌物异常)(5)

不要饮食过于辛辣

饮食上也需要控制,如:少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控制糖分摄入量。

不要囤积卫生用品

有一部分女性喜欢囤货,在网上或者店里一买卫生用品就是一大堆,连续用几个月也用不完,如果存放环境不好,很容易发生霉变。所以,尽量不要囤货,家中的卫生用品要放在密闭的整理箱中,而且要定期拿出来晒晒太阳。

不要一条内裤穿到烂

女性内裤必须每天更换,穿3~6个月就要淘汰。如果内裤变形或者变色,必须及时丢弃,因为纤维里的细菌不容易消灭,可引发阴道炎等妇科疾病。

延伸阅读:怎么洗内裤?

及时清洗:内裤最好天天更换,换洗的内裤要及时洗,最好不要过夜,尤其是在阴雨绵绵的黄梅天。

使用温和的洗衣剂:应选用碱性不太强、清洁能力较好的清洁剂,比如肥皂。不过,过多的清洁剂残留可能会导致过敏,一定要漂洗彻底。

推荐手洗:内裤一般相对较小,用手洗可以仔细揉搓,重点部位重点清洁,清洗比较彻底。尤其是使用公共洗衣机的时候,为了避免相互传染,内裤还是单独手洗为好。

霉菌性阴道炎有黄色乳状东西(下身瘙痒分泌物异常)(6)

充分晾晒:内裤不要挂在浴室中阴干,最好在太阳下晾晒干。如果遇到梅雨季节,有条件的可以使用烘干机,没有的话,用吹风机吹干也是可以。

检查霉点:黄梅天,放在衣橱的衣服也可能发霉,穿衣服之前,注意检查一下有没有霉点。

本文编自网络,不代表三甲医院网观点,其中若有文字或图片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三甲医院网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