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Sir电影原创:dushetv)

不说假话,只说真话。

大年初一更是。

所以这份猪年祝福,肯定对你管用。

新年了,首先祝你:

心态,猪一样温和;生活,猪一样自在。

周星驰的我只为你活一天(我看见周星驰的眼泪)(1)

然后,继续真话畅聊春节档。

有人说,Sir和周星驰穿一条裤子。所以Sir对星爷新片的评价“很有水分”。

哎……本来Sir也这么觉得。

但看完这部后,如果和他交情一般,Sir会评价说“真的好嘢”,因为表扬不担嫌疑。

但交情好,这种表扬就说不出口。

还是具体点吧——它带着猪的精神,有搞笑,有真泪,不愧高级喜剧

《新喜剧之王》

看它之前,坦白讲,Sir比你们还怀疑。

作为一个二十年老粉,Sir特明白有多少爱,就藏多少恨。

周星驰今年57

和他同代的香港演员,刘德华、梁朝伟、成龙等,烂片里头发光;

香港导演,王晶、刘镇伟、袁和平等,才华不断走光。

说他这次居然翻转头,沉迷于一种青年时的中二,谁信?

可这次,星爷真的告别了特效大片,走回了中二励志。

但里面,又看得出一种老年人沧桑的回头一望——

娱乐圈的“成功富贵”我算看明白了,可还是对奋斗的激情不死。

所以在他自己,是一生不断把玩的情结反刍;在大众,这是嫌疑感颇大的“延续经典”。

众所周知延续经典这四字,在刘镇伟等人孜孜不倦的操持下,已经慢慢沦为“毁经典”。

周星驰也一样,两个风险必须得担着——

第一,毁经典。把《喜剧之王》的招牌彻底砸掉,卖到废品站,赚点垃圾钱。

第二,照搬经典。换汤不换药……还是垃圾。

除非,他是真的在延续经典。

《新喜剧之王》是吗?

有吹有黑,这部片已成为了春节档最争议电影。

坦白说,看《新喜剧之王》前半段,Sir还有点恍惚。

虽然题材类似,故事类似,连某些笑点也照搬了旧套路。

但就是觉得,周星驰变了

先回顾一下1998年的《喜剧之王》。

主角尹天仇,一个中年龙套,浑身上下仅两个长处,一是不自知,二是不要脸(好吧你非要说有三个你很yellow)。

不自知,所以到处装资深演员,教人演戏;

不要脸,所以不论怎么骂他,他都好意思跑回来。

他很努力地争取机会,但直到最后他也没成大演员,也没获得什么自我成长。

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应该是在最尴尬迷失时,喊出了那句振聋发聩的承诺。

周星驰的我只为你活一天(我看见周星驰的眼泪)(2)

而《新喜剧之王》的主角是一个女龙套,如梦(鄂靖文 饰)。

周星驰告诉我们,20年后的今天,是一个努力更难被肯定的时代。

想成功的,活得抓马;成功过的呢,活得更抓马。

这一次,周星驰的笑料很有时代感——

一个人可能拼命十年都没火,但一不小心被拍进短视频,就火了。

大牌演员经常忘词,那就念“12345”,台词后期再配音。

周星驰的我只为你活一天(我看见周星驰的眼泪)(3)

戏中戏《白雪公主》,更是直接撕开了现在某些影视创作“要多出格有多出格”,“要多奇葩有多奇葩”的猎奇秀既视感。

虽然大环境不一样,主角却没什么不同。

如梦,和尹天仇很像——

对表演认真,认真到过分,甚至令人发指。

周星驰的我只为你活一天(我看见周星驰的眼泪)(4)

有人说,不稀奇。

对,这种人设不稀奇,但他只要还在身边存在着,电影里就可以有。

假如现实困境没改变,那么所有绕开困境的电影,就是不对。

再者,这种人在电影里不稀奇,在现实却很稀奇——

比如说你身为主管,刚招了一个实习生,要他打印一张简单的部门通知,他却偏偏加戏,又要排版得体,又要加工字体,还想做点视觉……

第一次问你,你会说有必要吗,省省吧;

第二次问你,你会说效率效率!一张破通知你费什么劲;

第三次问你,你会头也不抬说滚;

第四次,你可能不会让她再问了,真滚了。

尹天仇、如梦这种人的最大错误,不是烦人。

是他们的认真,无意间消耗了其他人的成本。

你知不知道因为你不想死

浪费了多少秒、多少格底片、多少钱

还有多少工作人员的时间和心血

周星驰的我只为你活一天(我看见周星驰的眼泪)(5)

不过,如梦并不算完全照搬尹天仇人设。

她虽然同样轴,同样厚脸皮,却比尹天仇多了点东西。

那是一种周星驰从前频繁用、却一直看不起的东西……

1、眼泪

如果你了解周星驰你会发现,他是有点臭直男的(Sir也是)。

周星驰的人物,再苦再惨,眼泪不轻流。他们哭,常常要遮住脸,低下头,甚至埋起头。

周星驰的我只为你活一天(我看见周星驰的眼泪)(6)

周星驰的我只为你活一天(我看见周星驰的眼泪)(7)

周星驰的我只为你活一天(我看见周星驰的眼泪)(8)

只要他们大方对着镜头落泪,那就不是因为苦,而是因为“丑”。

举几个例子:《大话西游》的眼泪,是死到临头的渣男求生欲;《审死官》的眼泪,是泯灭了良心的自我厌恶;《大内密探零零发》的眼泪,是看到皇上后宫丑丽三千时,感同身受的直男式同情。

周星驰的我只为你活一天(我看见周星驰的眼泪)(9)

周星驰不喜欢眼泪。

在他眼里,哭是对脆弱最危险的暴露,而且一无是处

你哭,也改变不了什么。

你哭,也没人帮你,说不定还更笑话你。

哭,与“周星驰理解的真实人生”是毫无联系的。顶多,只能作为人物主观心理的点缀。

所以在《喜剧之王》,他会让配角哭得很丑。

因为哭就是丑,哭就是欠揍。

周星驰的我只为你活一天(我看见周星驰的眼泪)(10)

周星驰的我只为你活一天(我看见周星驰的眼泪)(11)

我们一般说,喜剧是周星驰的自嘲。

但更进一步去想,也是对难过最好的掩饰。

如果Sir没记错,如梦在《新喜剧之王》至少哭了3次。

有一滴眼泪,Sir记得深。

如梦的美女室友,随随便便就被选为女主,还跟如梦哭诉说“我没准备啊,我不想当女主啊!”

如梦紧紧抱着她,心比她更痛——因为室友说“他们死都不选你”。

这时,一滴眼泪悄悄流下。

Sir当时就觉得,周星驰回来了。

他又开始残忍地,嘲讽起小人物最真实的努力了。

这也是Sir开头说的“周星驰曾经的中二”——人生很残忍,那何妨再残忍一点?

周星驰的我只为你活一天(我看见周星驰的眼泪)(12)

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关于残忍的暴力美学。

你看着笑,然后痛,然后想:我靠,这不就是真正的喜剧?

《新喜剧之王》有一场海选戏。

海选中,如梦身边的竞争对手们,要么美若天仙,要么色相奔放,要么戏精附体,要么技艺过人。

身处其中的如梦,就像《国产凌凌漆》里,站在一帮牛逼闪闪的死囚中的凌凌漆,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行。

我的生存,我想要的成功,完全没有说服力啊!

周星驰的我只为你活一天(我看见周星驰的眼泪)(13)

此时,疑问早已深深钻入观众心里:

对啊,凭什么是我?

想跳出猪一样的人生,可凭什么轮到我?

所有那些被忽视、被践踏、被丑化的情感,其实都是星爷人物的核心品格。

也进而成为了悲剧与喜剧唯一的交汇点。

流不起眼泪的主角,最易让观众代入自己,这是周星驰的1

但星爷电影令我们熟悉的,还有一个2

一个残忍的客观世界。

分析1和2的重心与关系,常常是Sir分辨导演内心的私家方法。

到底1大,还是2大,决定了很多导演的世界观。

2、残忍

预告片中,我们见过穿着外卖衣服的如梦,被一个西装导演狂diss。

人类最大的灾难就是这种人

周星驰的我只为你活一天(我看见周星驰的眼泪)(14)

你的第一想法是什么?

这导演,肯定是个大反派啊。

但当你真正看了片,就会发现不同——

如梦本来是来送外卖的,她看见导演在工作,就插进来推荐自己,这是打扰别人,是越权。

导演开始说好,只想礼貌地把她打发走。

但她三番两次冲回来,导演才终于发飙说出狠话:

你永远都没有

永远就是从现在直到宇宙毁灭

周星驰的我只为你活一天(我看见周星驰的眼泪)(15)

你说,究竟是世界不对,还是如梦不对?

是2不对,还是1不对?

这可能就是开头Sir说的,57岁星爷的回头一望。

曾经,1比2强。

但现在的星爷觉得,2也许没有那么不对。

《新喜剧之王》也由此,获得了一些有别于以前的老成气质:

他承认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可他还忘不了,可恨之处,也正是可爱之处。

(1和2,不正像我们对自己的反复拷问?)

下面这一点非讲不可(确实涉及剧透,请没看片的同学谨慎服用):

3

2

1

开始——

当如梦成功后,有一个丑女问她“我当演员能行嘛?”

如梦的回答,是那句曾经她听过最难听的话:

“你不行,从现在到宇宙灭亡你都没机会的。”

此时丑女崩溃,而如梦接着又说:“你不要管我说什么,继续努力吧,你会成功的。”

为什么要这样一反一正?

这可能是周星驰内心的奋斗真谛,叫做:

想成功啊,心上得插着一把刀。

安慰,鼓励,大人物的指引,都不是你的药。

毒药,才是药。

如果Sir站着说话不腰疼地说,这是一种心理变态。

可1和2,“自己”和“世界”,就是在这样一种变态关系中,达到了“人如何实现价值”的矛盾统一。

当变态就是现实,那么戳穿这种变态的内核,不也是一种更实际的悲悯?

周星驰理解小人物的愤怒、凄凉……可理解又怎样。

他57岁了,看得更远,懂得用时间去衡量愤怒和凄凉的作用——

反刍你受到的暴力,就是一种激励。

也因此,现在的星爷对客观世界不再那么含有敌意,《新喜剧之王》的角色不再非黑即白或者正反分明。

一个暴怒的老父亲,不一定是反派;

一个急躁的导演,未必就不尊重作品;

一个有钱又爱你的男人,也不需要成为你的尹天仇……

2可以很正确,但1仍然要存在。

1和2的关系说完了,还缺一个3

残忍的现实下,被逼着变态的一个个小人物,如何收尾才对得起观众?

因为现实太渺茫,所以个人奋斗的大比率结果,我们都了然。

童话太假了。

这个时代真没人信童话了。

编童话故事就是找死。

所以,还能给电影一个童话结局吗?

靠,星爷还真敢给。

3、童话

王宝强这次真是本片亮点。

尤其当他说出蹩脚英文的床戏时,Sir笑死了。

他演一个过气明星马可。不仅过气还自私,冷酷,完全不care其他人的饭碗。

所以他会狂耍大牌(一个尬吹他的助理,完美助攻了他的处境之尴尬)。

周星驰的我只为你活一天(我看见周星驰的眼泪)(16)

周星驰在黑某些过气明星么?

不,他在黑自己。

如果你见过周星驰在片场的样子,你会发现他和马可有点像。

都(曾)是演员、都不满足于其他演员的表达、都不被人理解、都常常暴怒。

有一场戏很好玩——马可坐公车不想被人认出,于是戴了一顶帽子……

就是周星驰拍戏时,那顶标志性的“防偷拍帽”。

周星驰的我只为你活一天(我看见周星驰的眼泪)(17)

这明显是周星驰没有演出的演出,借着帽子,周星驰完成了隐秘的自黑。

在之前探班时,Sir曾想刺探一把电影结尾。星爷当然狡猾,完全不漏口风,却说了另外的话:

一个龙套,他怎么可能成功呢?我觉得我以前是现实的,因为拍东西不能脱离现实。所以尹天仇最后也是不成功的。

但现在我不这么看,我也不知道我现在是更童话,还是“更现实”了。比如我们看看王宝强,他的人生看起来像童话,可他的奋斗经历像吗?

你看最终都会有宝强这样的人出现,在一大堆人当中,不断有一个宝强跳出来,最后他终于成功;还有第二个宝强,又能成功。

看完片再回想这段话,Sir明白了星爷敢拍童话。

都知道童话假,奋斗太渺茫。

很多时候我们想的,就像崔健唱的——“眼前的问题很多无法解决,可总是没什么机会是更大的问题”

尤其在当下,我们从下往上看,抬头仰望的出口,变得只是一颗小小光点。

可光点之上呢?

我们没经历,星爷经历过,于是他给马可这个曾经红过的大人物,设计了一个小细节——

两次三番拿出一个小盒子,倒出几粒药吃。

这暗示他有病,却不知道啥病……

是心病。

一种在巨大的地位升腾中,日夜焦虑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厌恶。

这种自黑的反省,同时暴露出星爷一种对过去的迷恋。

他觉得,尹天仇和如梦都很简单、强大,而躺在功劳簿上的任何成功人士的快乐,都值得怀疑。

周星驰相信的,无非是“奋斗中,才幸福”。

他当然知道童话的结局假,他更知道,不相信自己能行的人,会输得更早。

所以一个人只要想追梦,唯一的办法,就是“童话自己”。

一个人想永远对世界充满好奇,唯一的办法,也是“童话自己”。

用忍,对待世界的残忍。

说穿了,道理朴素得让人无f**k说。

可值得尊重的人生,不都是这种活法。

周星驰的我只为你活一天(我看见周星驰的眼泪)(18)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Sir电影原创,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关注:Sir电影

微博搜索关注:毒舌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