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风礼拜二的时候,看到李光洙五月份要从Running man下车的新闻,心忽然跳了一下,脑海中蹦出一句话——我的青春好像要结束了说这句话,其实不够格,都已经是三十岁的年纪了,青春早结束了,其实是一种念想吧,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我还在25岁的年纪追寻自己?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我还在25岁的年纪追寻自己(我只追寻我自己)

我还在25岁的年纪追寻自己

文/森风

礼拜二的时候,看到李光洙五月份要从Running man下车的新闻,心忽然跳了一下,脑海中蹦出一句话——我的青春好像要结束了。说这句话,其实不够格,都已经是三十岁的年纪了,青春早结束了,其实是一种念想吧。

我很少提及自己的青春因为什么什么而结束了,像是周杰伦出新歌,或者《恶作剧之吻》翻拍成电影版,我都没觉得那是我的青春,一来对青春的定义模糊,那些都不过是平常生活中的零星一点,哪值得动用这么大的字眼来缅怀;二来任何时刻都是正当时,人生只有当下,过去并不重要。

可Running man这个节日,却好像是不一样的。从最初入坑,到之后每周一期不间断地追着,这就好像成了一个固定项目似的,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有时候晚上睡觉前,也会在B站看一看往期合集。

我无数次想过,这个节目总有一天会结束的,但我没敢去想是什么时候。前几年,Gary先下车了,是缺少了一块儿,后来全昭旻、梁世灿加入,好像不一样了,可也能看,也挺好玩。可李光洙在这个节目里,好像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似的,或许也不是,但就在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人生这场聚会,迟早都要散的,迟早。

站在生日这一天,回想自己的聚散,是有聚有散的,可我已经渐渐忽略了由聚散带来的喜怒哀乐。说实话,这是刻意的,因为喜怒哀乐牵动的永远是内心的状态,会掀起波澜的低谷与高峰,患得患失。我不愿意沉浸在悲观的情绪当中,所以几乎是条件反射式的选择忽略。这有好处,我几乎很少有不开心的时候,但有时候看起来难免会过分没心没肺。

有几次看到同事结伴出行,也会羡慕,他们友好地释放着自己的时间和感情,而我自己一开始就把自己隔离了,除了工作,除了吃饭时间,我们几乎很少有来往,不亲近,我过分地塑造属于自己的世界,规定来往的人,规定来往的事和物,以此减少来来往往过程中产生的喜怒哀乐。

也谈不上后悔,只是偶尔有片刻地失落,但又很快从中走出来,毕竟我不曾付出多少情感,理所应当得不到多少。

我对很多事的记忆都很短,所以记不得谁的生日,包括我亲生弟弟的,也记不得电话号码,包括我爸妈的,我所有的记忆都只在自己身上,所以我常说自己是个自私的人。当然,其实有很多关于自己的事,我也偶尔会断片。

截然相反的是,我对待人却是长情的。喜欢一个人,就竭尽全力地付出,散发自己的温暖,我也向来不吝啬表达,是因为我冥冥之中知道人生太短了,时间太短了,如果不抓住每一次表达的机会,将来后悔的肯定是自己。

在一定程度上,我就是这样一个我行我素的人,想说的就说,想做的就做,在我自己有意识做事以后,向来如此。到如今三十岁了,如果让我许一个愿望的话,我希望未来的我依旧如此:人潮汹涌,只追寻自己。

回到今天,我庆幸自己依旧幸福。昨天放学时,特意布置了一项有私心的作业——请每位同学写一句想说的话给我。早上到学校,一个个来,有手工制作的贺卡,有手写的纸条,有自己制作的各种有趣的玩意儿,看着都开心,尤其是小童同学,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心思细腻,回忆满满,令我好生感动,尤其是这一句:

“李老师,感谢您陪伴我们一个学期,让我们在快乐中成长。如果说你是天空,我们就是云朵;如果你是海洋,我们就是海洋里的生物。李老师,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怕,我们一直在你身边,帮你读过一个个难关。”

再看一遍,眼眶就红了,这哪是一个三年级的学生说出的话啊。我仿佛感受到了一种坚韧的力量,他仿佛真的就成了我的后盾,我只管往前走,他永远在我的身后。

我爸也很暖,中午给我打电话,在忙没听到,他有模有样地发来一条“勿回电,午休。”我忍不住笑了笑,一直忙到现在也没记得回个电话,他难得没睡着,又打来了,问我明天回家不,冰箱里的土鸡蛋记得拿去,还问我需要土豆不。

他永远记得我爱吃的菜,种的菜也都是我喜欢的。

隔了一会儿,又问,生日需要红包吗。我说不用,我们俩还这么客气做什么,他说微信里没钱,现金给你准备好,放在客厅,自己回来拿。

五木先生也很暖。忙碌一天,对着电脑,跟每个家长都沟通了期中考试的状况,脖子有点酸,我就坐着,他用他学到的中医知识给我按摩了好久,舒舒服服的。

三十岁这一年,我依旧活在自由和爱里,很知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