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范子盛导言:艰苦朴素才能奋发向上,创造成功过分竞逐奢华,脱离实际,往往埋下了失败的种子,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道德经导读及解析第七十八章?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道德经导读及解析第七十八章(道德经的光亮第二十八章)

道德经导读及解析第七十八章

道德经的光亮 第二十八章 知雄守雌

作者 范子盛

导言:艰苦朴素才能奋发向上,创造成功。过分竞逐奢华,脱离实际,往往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经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译文】虽然知道雄强,却能安守雌柔,做天下的溪涧吧。做天下的溪涧,恒常的品德就不会离开。恒常的品德不离开,就可以复归于婴儿了。虽然知道明亮,却能安守黑暗,做天下的范式吧。做天下的范式,恒常的品德就不会差误了。恒常的品德没有差误,就可以复归于无极了。虽然知道荣耀,却能安守谦卑,做天下的山谷吧。做天下的山谷,恒常的品德就会充足。恒常的品德充足了,就可以复归于朴素了。朴素的东西被打散了、雕琢了、切削了,就成了各式的器物。而圣人始终保持着朴素的情怀,则可以作为天下的领袖。所以说伟大的艺术品是不能被分割的。

婴儿、朴素、无极

记得英国诗人华兹华斯(Wordsworth)有句诗:“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孩子是大人的父亲。)这句诗看起来很奇怪,说的却是事实,因为我们每个人首先是孩子,然后才慢慢长成大人,所以孩子是大人的父亲。《圣经·马太福音》第18章1-3节:“当时,门徒进前来,问耶稣说:‘天国里谁是最大的?’耶稣便叫一个小孩子来,使他站在他们当中,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以上的观点都与老子的思想相合。孩子是雌柔谦卑的,但是朝气蓬勃,充满了活力。成人是雄强的,可是却走向衰朽。所以我们要回转、复归,要有小孩子的天真与活泼。

朴素的东西就是原始的、未经加工处理的东西。朴素的东西也许很难看,又黑又丑,可是是完整的厚实的。朴素的东西一旦被打碎、分割、雕琢就可以做成各种精美的器物。器物固然是精美的,可是却单薄易碎,失去了原本的完整与厚实。所以老子主张做人应以朴素之情怀态度,掌握其根本,如此则可以为官长,而用之无极了。

有一个故事说,一位国王得到了一张宝弓,爱不释手。国王为了凸显这张弓的尊贵,于是便命工匠在上面雕刻花纹,镶嵌宝石。后来发生了战争,国王带着这张珠光宝气,华丽无比的弓上了战场。敌人冲过来了。国王张弓搭箭。可惜这张过度雕琢,缀满宝石的弓早已不堪摧残与重负,失去了应有的弹性,箭还未射出,弓就折断了。这时敌人围了上来,国王便做了俘虏。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老子要一再强调朴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