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断尾的狐狸(大坏狐狸的故事用动物打破你的刻板印象和固有成见)(1)

图说:《大坏狐狸的故事》剧照 官方图

寥寥几笔的人物线条,充满童趣的水彩填充,这部于3月16日在国内上映的《大坏狐狸的故事》在一众充斥CG特效或3D技术的动画电影里显得尤其复古,让人不禁联想起上个世纪70年代的捷克系列动画《鼹鼠的故事》。尽管画风朴素,《大坏狐狸的故事》却不是一部低幼向的儿童动画片,而是一部适合各年龄段观看的美好童话。在这部电影里,所有的动物都不再以人们习以为常的性格出现,片名中的大坏狐狸不仅一点都不坏,反而怂中带萌,作为报幕员串起了整部电影,而其他的动物演员也都不甘示弱,每个角色都给予了观众足够惊喜。

寓言断尾的狐狸(大坏狐狸的故事用动物打破你的刻板印象和固有成见)(2)

图说:《大坏狐狸的故事》剧照 官方图

图说:《大坏狐狸的故事》剧照 官方图

影片为了将3个不同的故事串联起来,搭建了戏中戏的场景,动物们即作为演员也作为故事的经历者一一登场。戏里有一个由猪、鸭子、兔子组成的“臭皮匠组合”,鸭子和兔子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猪队友”,总是因为智商不在线而拖累小猪,而小猪也成功为它以往的形象平反,每次都能逢凶化吉,变成了一个责任感爆棚的正面角色。当狐狸偷走鸡妈妈正在孵化的三个鸡蛋后,鸡妈妈联合了整个家族的鸡成立了护卫队,研发出了各种招式,苦练数日试图对付她们的“眼中钉”——大坏狐狸,而这一切,只是因为看门狗的懒散和没有任何作为。最戏剧化的则是偷鸡蛋的大坏狐狸与三只小鸡之间的冲突,小鸡们将破壳后第一眼看到的狐狸当成了妈妈,试图养肥了再吃掉小鸡的狐狸发现自己开始对它们产生感情了,而小鸡们却以为自己也是狐狸,将狐狸对自己的保护看作是懦弱,独自去认反派大灰狼作妈妈,还整天想吃掉学校里的鸡宝宝。

寓言断尾的狐狸(大坏狐狸的故事用动物打破你的刻板印象和固有成见)(3)

图说:《大坏狐狸的故事》剧照 官方图

除了大灰狼,其他的动物都很不像自己,投射到人类社会,其实就是“你以为的未必就是你以为的”。在和别人相处时不轻易评判对方,在自己的为人处世中不刻意迎合他人期待,道理虽然简单,却鲜少有人做到。这部作品是一部轻松诙谐的合家欢电影,所以在刻板印象的翻转上也是点到为止,关键情节时还是选择用爱和巧合来化解。如果小鸡们不自量力地去寻找大灰狼,在大灰狼张开血盆大口的那一瞬间大坏狐狸没有及时赶到的话,那这就变成一部法国版的《欢乐树和它的朋友们》(Happy Tree Friends)了,未免有些残忍。

寓言断尾的狐狸(大坏狐狸的故事用动物打破你的刻板印象和固有成见)(4)

图说:《大坏狐狸的故事》剧照 官方图

再说一个暴露年龄的梗,尽管可爱的动物们为观众带来了充足的笑料和对白,但影片里却随处可见经典默片的影子。且先不说大坏狐狸报幕采用的就是默片里的播放方式,而当“臭皮匠组合”被大灰狼追赶时,三只动物扒上前方的货车后备箱,并爬上货车的动作,和1924年上映的《福尔摩斯二世》中巴斯特·基顿在追赶列车时的动作桥段如出一辙。而狐狸被庄园的围栏甩出去的片段,实为致敬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手撑门板却顺着门板摔到门外的河里的桥段。动画从来都不只为孩子们服务,法国动画更是一贯如此,总是会将一些成人话题和影射以巧妙的方式揉进轻松的故事里。雷内的上一部动画电影《艾特熊和赛娜鼠》,就用“地上地下”这个巧妙的隐喻呈现“种族歧视”与“边缘化人群”的话题。在法式幽默的包装下,这样的社会议题探讨也显得尤为珍贵。(新民晚报见习记者 赵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