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莽新朝覆灭

莽新朝时期,天下格局和楚汉相争时差别不大,关东各势力想要攻克长安,只有三条路可选,中路由洛阳过崤山,途径函谷关,南路从南阳经武关,北路从山西渡古黄河从陕西北部至南入关中平原。

王莽所在历史时期在东汉以后吗(精读系列第十篇)(1)

王莽改革失败后,最先暴动的是荆州地区的新市(今湖北京山县境内),王匡、王凤建立绿林军,击退朝廷的几次镇压后,实力大增。后从山中出兵,攻占随地(今随州),成立新市兵部队,并和汉朝宗室刘玄率领的平林兵合兵一处。实力增强后,进攻南阳春陵(今枣阳),汉室子弟刘秀和其哥哥刘縯加入新市兵。

汉室宗亲和子弟,以及地方乡绅阶层的加入,让新市兵有了统一天下的概念,率先打起了“复兴汉室”的大旗。政治上拥立汉室,军事上占据南阳重镇宛城,为进攻武关打好基础。刘玄和刘秀的哥哥刘縯争夺皇位,刘縯落败很快被杀,刘秀被排挤出权利中央,被迫北上河北寻求出路。

刘玄自称更始帝后,新市兵大败王莽“百万大军”,占领了昆阳、定陵等据点,虎视洛阳。王莽兵败加上财政困境,让新朝内部分裂,致使甘肃和四川反叛。固若金汤的关中四郡不再完整。丢掉了关中四郡和蜀地的王莽瞬间无法控制关中和关东局面,连自保都成了妄想。很快甘肃的隗嚣和关东更始帝联合,东西夹击长安,让摇摇欲坠的王莽政权疲于奔命,最终瓦解。公元23年九月,更始帝大军攻克长安,王莽战死,新朝灭亡。向世人展示了关中、川蜀不“人和”,关东灭亡关中的可能。

二、刘秀的发家历程

更始帝拥有长安和洛阳之后,尝试号令天下,却不料没人听从命令,天下大乱让各种势力生出了改朝换代的野心。关中和蜀地,甘肃的隗嚣、四川的公孙述、汉中的延岑、宁夏一带卢芳均垂涎长安。关东地区更是政权林立,除了流寇为主的赤眉军,北方有邯郸的刘子舆、临淄的张步、东海的董宪、睢阳的刘永、寿春的李宪、江陵的秦丰和夷陵的田戎。

面对天下大乱的趋势,未来的光武帝刘秀,此时正被刘子舆追的满河北跑,缺乏立身之地。直到信都太守任光选择支持刘秀,他才终于有了一个缺乏战略纵深的根据地。在信都、和戎两地太守的支持下,刘秀开始占领收编周边郡县,打起了“兴复汉室”的旗帜。

王莽所在历史时期在东汉以后吗(精读系列第十篇)(2)

刘秀如假包换的汉室子弟身份,一方面为自己招揽贤士挂上了金招牌;另一方面也极大削弱了河北地区大敌“刘子舆”的正统性。这位算命先生出身的白衣,原名王朗,冒充汉室起兵控制河北。刘秀的“真”,让刘子舆的“假”显得凸兀,导致其控制的地方守将和士绅阶层纷纷倒戈,转而支持刘秀。当上谷、渔阳军队投降刘秀后,这位幸运儿终于获得了压倒性的优势,一举攻克邯郸,获得了控制河北地区的交通枢纽。

此时刘秀名义上是更始帝手下的大将,为了摆脱刘玄的控制,他借讨伐赤眉军为名,出兵北上擒获更始帝派往邯郸和北方幽州的官员,将河北和幽州兵力和军一处,之后击败赤眉军分支“铜马军”。刘秀善待俘虏,让十万乌合之众成为了自己手下的利刃。实力的迅速增强让更始帝默认了刘秀的所作所为,不再追究擒获官员一事。为了扩大势力力范围,刘秀以清缴赤眉军另一分支“青犊军”为名,向黄河一线进军。更始帝名义上派大将谢躬率军协助刘秀,实则监视其动向。

刘秀一方面联络谢躬感谢更始帝劳军,另一方面使用离间计收买邺城太守杀死了谢躬。这一计策让刘秀彻底摆脱了更始帝的控制,开始大展拳脚,在打败收编青犊军后,公元25年,刘秀在邯郸北称帝,正式以整个河北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开始逐鹿中原。

三、东汉王朝建立

为了获取战略要地,刘秀趁着赤眉军进攻关中之际,果断出兵走北路,重走秦灭赵国的路线,逆行进入山西境内,一举拿下了山西北部战略据点。依托太行山、王屋山、中条山等山脉和山西高地势优势,成功打造了自己的统治堡垒。当时天下的格局,刘秀拥有河北的富庶和山西关隘的稳固防线,客观上造就了退可守山西,进可南下关中和中原的战略局势。

紧接着刘秀派大将邓禹经攻击安邑,斩杀更始帝守将樊参,击溃王匡,获得了战国时魏国强盛时期的故都安邑的控制权。又派人安抚上党地区更始帝手下大将鲍永,让其作壁上观,刘秀趁机攻占天井关,软硬兼施确保了上党地区的安全。确保了后方战略安全后,果断出兵两路大举进攻更始帝都城洛阳。公元25年9月,在围攻三个月后,更始帝开城投降,刘秀正式入主定都洛阳。至此,从被迫逃亡河北到成为后来拥有河北、山西和洛阳的一代雄主,仅仅过去了三年。

十三朝故都洛阳,四面环山,有洛水和黄河直通中原,相对长安离富庶的东方更近,虽然此时的战略地位仍然比不了长安,但幸运的是,关中平原、汉中平原、川蜀大地没有整合成一个整体,无法撼动刘秀的绝对优势。另一方面,长江流域的开发,让关中平原的粮食和人口量占天下的比例,从秦汉时期的二分之一,下降到了四分之一,即便加上川蜀大地,也只能勉强占据一半。

更加对刘秀有利的是,此时的关中乱作一团,完全无法抗衡光武帝。虽然赤眉军攻下了长安另立刘盆子为帝,但是刘秀军大将邓禹却攻下了长安之外的上郡、北地、安定等重要城市,对长安形成了巨大压迫,让赤眉军无法开展生产进行补给。待到粮食耗光,赤眉军的流寇作风彰显,选择弃城逃窜,最终被刘秀东西夹击全军覆没。

王莽所在历史时期在东汉以后吗(精读系列第十篇)(3)

赤眉军的覆灭让汉中军阀延岑野心大增,迅速出兵赶走了邓禹,但是同刘秀坐拥河北、山西、洛阳、陕西北部不同,延岑只有狭小的汉中平原,缺乏无法人力物资,最终在苦战两年后被刘秀击败。光武帝再下一城,加重了手中统一天下的筹码。

此时的天下被十二家大的军阀瓜分,除了最大的刘秀,西部有隗嚣、公孙述、窦融、卢芳;东部有刘永、董宪、张步、李宪、秦丰、田戎、彭宠(平定河北后坐拥幽州反叛刘秀)。为了逐步蚕食和统一天下,刘秀和隗嚣修好,拉拢隗嚣对付公孙述,窦融、卢芳无心逐鹿,只求自保。关中和川蜀由于互相牵制赋予了刘秀平定中原的契机。西部的相互制衡,让光武帝全力统一东部中原。而中原的各个小军阀均无力对抗拥有绝对优势的刘秀,公元26年至30年,东方各军阀一一被剿灭,东部统一。

反观西部还在相互制衡之中,刘秀回头开始全力收复汉中和川蜀。却不想首战却被隗嚣打败,迫使刘秀在陇山与其展开拉锯战,并顺手灭了卢芳,招降了窦融。被孤立的隗嚣,无奈向宿敌公孙述求和称臣,企图联合对抗刘秀。这种相持局面又持续了两年,直到刘秀军大将来歙寻求当地人开辟了一条人迹罕至的小道,迂回至陇上地区,绕开了陇山守军,直插敌后,才攻下了陇山重地略阳,切断了隗嚣军队。

来歙的成功奇袭,打乱了隗嚣的战略部署,让他陷入了东西两面作战,最终在窦融的带领下,刘秀率大军攻入陇山天水城,隗嚣退回到最后的据点西城抵抗。可惜的是,此时东部颍川叛乱,刘秀必须返回关东平叛,隗嚣趁机再次反扑夺回了天水。直到隗嚣死后,刘秀大军才终于拿下了陇山。

王莽所在历史时期在东汉以后吗(精读系列第十篇)(4)

隗嚣势力覆灭后,当时的天下版图只剩下公孙述的四川了。此时的天下大势相对于秦灭六国和楚汉相争时,发生了巨大改变。长江流域的开发,使得从湖北平原经长江进入四川成为了可能。秦灭六国顺流而下,而光武帝逆流而上,平定四川。水路的开发,结束了只能从汉中平原、关中平原进入四川的时代,打破了关中和蜀汉作为一个整体考量的军事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关中地区的战略地位。

公元36年,吴汉率军攻入成都,中国大地再度统一于“汉”。东汉正式成为正统王朝,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对您有所启发,这是与您分享的第505篇文章。下周我们共同回顾东汉荣光。

王莽所在历史时期在东汉以后吗(精读系列第十篇)(5)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