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将李建成和李元吉射死,三天后,李世民被立为太子。两个月后,李渊退位,诏令传位太子,自为太上皇。李世民即皇位,这时的他才28岁,史称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

关于贞观之治你知道多少(一分钟学历史贞观之治)(1)

李世民

李世民即位以后,十分重视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尤其是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民族关系以及对外交流等方面。在这些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开明政策,使得社会经济得到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国力强盛以及文化繁荣等。这段人民安居乐业、国力强盛的时期,史称“贞观之治”即公元627——公元649年。

关于贞观之治你知道多少(一分钟学历史贞观之治)(2)

敦煌绢画 唐朝服饰

唐太宗李世民究竟推行了什么样的措施,推动了社会的繁荣发展?

第一条措施就是关于官员的选拔录用。唐太宗强调:“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合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他用人不拘一格,既有早年就追随他的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也有曾属于其他政治集团的人物如岑文本、张玄素等,还有曾经的贵族李靖和反对过他的魏征等人。正是因为他用人的不拘一格,任人以贤,为日后稳定江山奠定了官僚统治的基础。

第二条措施是唐太宗善于采纳大臣的进谏,在这样的条件下,群臣也敢于进谏。(纳谏是古代帝王能够适应社会及时调整政策的必要前提)李世民有时候也会因为听谏言而生气,但他最后都能正确的处理情绪和解决问题。魏征死后,李世民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失一镜矣!”唐太宗的善纳谏言也使得他统治下的政治清明。

第三条措施:重视农业。针对唐初经济残破的局面,唐太宗重视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他懂得民以食为天,故而减少徭役、减免赋税等政策。

第四条措施:修《氏族志》。当时,士族门阀的影响还很大,唐太宗即位不久,就下令修《氏族志》,将当今皇族和外戚列于最高地位,而后才是关东传统大姓崔、卢和江南大姓王、谢等。他还将一些属于寒门的功臣及其他一些新起的族引入高族谱内。这样做既强调了皇权的尊贵,扩大了统治基础,又打击旧门阀士族势力,一举两得。

除上文所述的主要措施之外,还有对少数民族的政策也是较为成功的。实行对外友好政策,开创了同周边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新局面。唐朝由此成为当时世界上极有影响力的大国。。

以上就是关于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的一些主要措施,你学会了吗?(喜欢文章请收藏和关注作者,作者将会为您带来更多好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