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解题技巧大全及答案(初中生必看的初中化学出错解析)(1)

一、解题出错学生方面的成因

1、学生自身在审题方面欠缺。

“审题不仔细,粗心大意”,这种评价经常出现在老师批阅作业或试卷的时候。部分学生在解题的审题步骤中很不仔细导致解题错误,甚至答非所问。

教师在批改作业或者是审阅试卷的时候,经常会发现试题问的是某某的元素名称,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写出了一大堆的化学式。这种现象表现出了学生急于求成,马虎草率的性格。

2、一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影响了其解题能力。

有一部分学生在进行解题的文字表达时,常常词不达意、错字连篇,而自身明明是知道怎么去解题的。

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对实验装置的改错题型中,很多同学能够找到错误原因,但是不能准确的进行表达。

还有如“反应”写成“反映”、“元素”写成“原素”。这表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功底较弱。

3、很多学生不能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迁移、类比。

对自身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不能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方面的影响,学生们要么不会类比,要么就进行机械的类比,迁移能力非常差。

例如,CO2 Ca(OH)2CaCO3↓ H2O,这个反应对学生来说轻而易举就能写出来,但是如果提出,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钙反应,这个方程式能写出来的学生就寥寥无几了。

4、学生陈述性知识的缺乏导致学生解题出错的现象也不在少数。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分别能够回答“是什么”,“怎么办”和“怎么调控”,帮助学生有意识的进行回忆和陈述。

在解题中,仅仅依靠问题中的情景来理解和解题,或者是解题时间太长不能对知识进行自动化应用等等都会影响到解题效率。

尤其对于学习成绩本身较差的同学来说,解题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缺乏是影响解题的重要缺陷。

例如试题:草木灰主要成分是什么?全班只有三分之二的同学能够准确的回答,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些没记住碳酸钾,缺乏必需的陈述性知识。

5、学生的定向思维导致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

前苏联心理学家提出了思维定势的理论,认为思维定势能够影响人们活动的程度和方式。思维定势在学习中,有利有弊。

它的好处在于能够在解题中正迁移,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弊端在于解题中出现的负迁移,影响正确的解题。

在教学中教师们通常会有这样的体会,试题相似度较高的情况下,学生们往往会混淆,这就说明的负迁移的存在。

例如:在25℃的时候,PH=7的(NH4)2SO4与NH3.H2O的混合液中NH 4和SO2-4的浓度之比( )

A、等于2:1 B、大于2:1

C、小于2:1 D、无法判断

很多学生在这道题中选择了B,其实正确答案是A。由于有些同学认为NH3.H2O为碱性,认为NH 4和SO2-4的浓度之比大于2:1。

这些学生并没有打破传统观念对思想的束缚,所以在PH=7的条件下,[H ]=[OH-],又由电荷守恒原理得到了[H ] [NH4=]=[OH-] 2[SO2-4],所以答案应该为A。

二、解题出错教师方面的因素

1、部分教师在进行陈述性知识的讲解中,对知识的讲解不够清楚、彻底和全面,倒是学生无法在脑海中将陈述性知识形成体系。

例如溶解度和浓度的差别,化学式、化学表示和化学方程式的区别等等,导致学生在解题时无法正确理解题中概念的本质而出错。

2、还有一部分教师虽然给学生布置了很多的练习题,但是很少帮学生进行分析和总结,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例如,是通过氢氧化钠和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来出去二氧化碳,还是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来去除,要通过试验中相对的现象来选择。

由于前者没有明显现象,且氢氧化钠溶解度大,所以常用除去二氧化碳。而后者,往往使用来鉴别是否存在二氧化碳。

3、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时候,要能够使学生善于将相关的知识进行总结和理解,能够在脑海中形成中心问题图将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的系统性,可以在课后布置学生将知识结构用中心图的方式来表达出来。

将知识利用树状的发散结构来进行掌握和运用,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试题的解答。

4、在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中,教师的不规范、不严谨的教学也会导致学生解题错误现象的发生。尤其是在实验的口述表达中,有些教师忽略了教学中的细节问题,例如试管口到底是向下倾斜,还是略微向下倾斜,这些本身言语或者是操作中的不规范给学生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总结:想要在解题中尽量降低错误出现的频率,要注意一下几点:

首先,要在平时打好基础,用扎实的基本功练就高成功率。

其次,要使精神高度集中,不要三心二意,集中精神在解题上。

最后,在遇到瓶颈的时候尽量不要一条路走到黑,稍作休息,让思维先转换到别的问题上,再回过头来思考,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亲爱的家长朋友:

如果您的孩子记忆力不好、学习靠死记硬背、很努力但成绩不理想......

那么请加QQ/349540098(备注今日头条推荐),或关注微信公众平台:jiaoyu-guanjia

我们专注记忆方法,思维导图,快速阅读等高效学习方法。

学之道:善学者,事半而功倍,又而从悦之;不善学者,事倍而功半,又而从厌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