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缺少糖果零食的物资匮乏年代,麦芽糖是老扬州人春节前后最受欢迎的小吃,它是一种以大米为原料,加入少许麦芽,纯手工制作的传统食品。制作麦芽糖,前后需要经过蒸米、发酵、滤渣、熬糖、冷却、拉糖等六道程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小吃相继退出市场,相对应的制作技艺也逐渐没落。连日,在扬州东关街,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烹然心动”团队调研发现,沙氏麦芽酥糖掌门人姜师傅,还保留着传统的制作方法。团队成员结合所学知识,从营养学的角度,重新解读了传统麦芽糖。

麦芽糖要怎么从袋子上面剥下来(曾是年味的麦芽糖)(1)

熬制糖浆

3000年前就有“糖”的雏形,北魏时制作技术已相当成熟

扬大旅游烹饪学院研究饮食文化的专家马老师介绍,我国麦芽糖的利用历史悠久,3000年前的《诗经》中就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的句子,这很可能是“糖”的雏形。战国时期《书经》中有“稼穑作甘”的记载,专家认为,当时人们已经掌握用淀粉制糖的技术。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详细记载了制作麦芽糖的方法,其工序从发芽、浸米、蒸米、糖化、过滤、煮饴、搅拌到加工,已与现代的制饴过程大致相同。到明朝,人们巧妙地用各种方法把麦芽糖做成美味食品,种类之多,难以一一列举。

麦芽糖要怎么从袋子上面剥下来(曾是年味的麦芽糖)(2)

冷却糖浆

换糖吃唻!麦芽糖曾是70后、80后的甜蜜回忆

团队成员走访了解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到九十年代,每逢年关,扬州的街头巷尾,常有跳着担子的大叔或大爷,或吹响笛子或敲起小铜锣,叫卖“换糖吃”。孩子们会拿还能用的东西去换麦芽糖,常常少不了大人们的一番责骂,一边被骂得眼泪直流,一边还将手中“来之不易”的麦芽糖舔着有滋有味。如今的他们已届中年,机械化生产的麦芽糖早已代替了纯手工制作,包装也越来越精美细致,虽然再也不愁吃穿,香甜的麦芽糖,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但怎么也代替不了心中那份儿时的“甜蜜回忆”。

麦芽糖要怎么从袋子上面剥下来(曾是年味的麦芽糖)(3)

糠浆凝固

做糖历经六代传承,最为关键的一步是“拉糖”

在店家的邀请下,“准大厨”近距离观赏了制糖工艺。历经六代传承的姜师傅告诉调研人员,制作麦芽糖,选料不能马虎,麦芽的发酵,时间长短都会有不同,只有把握好时间点,味道才会对。发酵好的麦芽刚入锅的时候迅速起沫,一直要熬制到表面的沫完全消失,这便需要师傅对于火候的掌握程度。火候过了糖就会失去透明的琥珀色,火候若是不足口感就不够绵软。熬制好的糖液经冷却形成块状,到了最为关键的一步:拉糖,它决定麦芽糖成品之后的口感。一般地说,拉的次数越多,口感就越绵软细密,且制出的糖色泽更洁白。拉好后,姜师傅将圆筒状的糖液用剪刀剪成小块,包装好就可以了。看似简单,没有精准的配方,实则极为考验制作者的耐心和手艺。

麦芽糖要怎么从袋子上面剥下来(曾是年味的麦芽糖)(4)

麦芽糖块制成

专家观点:养生功效优于白砂糖,冬季适量食用能润肺止咳

记者了解到,人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多为白砂糖,由甘蔗及甜菜等提取而来;而麦芽糖是从大麦麦芽中提取而来,所以它们的甜度是不一样的。专家表示,麦芽糖的养生功效要比白砂糖好。“准大厨”们通过查阅资料和请教专业老师了解到,麦芽糖的致龋性要低于白砂糖和葡萄糖,相对而言,小孩食用麦芽糖要好于其它糖类。而且,麦芽糖还是一味中药,在中医学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具有温补、甘缓、质润而不燥的特点。因此,从营养学与保健学的角度来讲,专家建议大家冬季每周适量食用点麦芽糖,不但能够增加自身抵抗力,还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

通讯员 士顺 泰立 付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徐珩

来源:紫牛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