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是如何选出的?他们将执行哪些任务?第四批、第五批航天员何时出现?随着空间站建造的不断深入,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时间也在变长,如何提升航天员在太空中的幸福感?

结合任务特点、飞行经验等进行选拔

“神十四”乘组三人各有特长

发射任务成功后,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测发大厅里,汇聚成了欢乐的海洋。第九次送航天员出征太空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黄伟芬,谈到送别“神十四”航天员时,脸上写满了自豪和骄傲。

“每次送他们出征时都很激动,也会有一些忐忑和担心。但是和前几次相比,我自己感觉是越来越淡定从容了。”

神十四乘组将在夜间返回了吗(神十四乘组太空出差)(1)

△专访黄伟芬

根据工程总体的规划,在空间站的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有4次载人飞行任务。黄伟芬介绍,航天员系统在总结前期选拔经验的基础上,又根据空间站阶段的任务特点,调整了选拔策略,按照统筹规划、新老搭配、继承和发展的原则,来进行这4次任务飞行乘组的确定和选拔工作,包括神舟十四号任务在内,挑选的都是有飞行经验的航天员来担任指令长,每个乘组都是如此。

“在乘组选拔的时候,我们分析每次任务特点及关键任务对航天员的要求,比如出舱活动等,同时考虑每名航天员的个体特点与任务的匹配性,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心理相容性,从而组成一个合适的乘组。我们要考虑年龄,也要考虑飞行经验等各方面因素,最后来综合确定。他们三位航天员共性是特别认真,非常细致,爱学习爱钻研,很有团队精神,相容性都很好。”

神十四乘组将在夜间返回了吗(神十四乘组太空出差)(2)

△从左至右:蔡旭哲、陈冬、刘洋

黄伟芬说,“神十四”乘组中三人各有长处。“陈冬作为指令长,特别自信,处事很果敢,雷厉风行,经常会在训练和实验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刘洋非常有亲和力,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蔡旭哲很聪明,领悟能力比较强,对新事物新知识接受速度比较快。”

未来航天员队伍逐步扩大

候选人群更丰富

据介绍,目前我国航天员队伍由三批航天员组成,三批有三种类型的航天员,一部分是来自空军飞行员的航天驾驶员,另一部分是来自科研人员的航天飞行工程师和专家。

黄伟芬介绍,除了这三批航天员,未来还会选拔第四、第五批航天员。航天队伍的建设始终要考虑国家载人航天工程的总体规划以及任务需求,由于神舟十五号乘组名单已经确定,所以在今年空间站建成时,我们暂时还不会见到科研人员的身影,但是未来上天的航天员的队伍将逐步扩大。

“每隔一段时间我们会选拔新的航天员。按照规划,我们希望根据任务的需要,扩大候选对象的人群,培养各种专家型的航天员,使我们航天员的队伍始终保持规模适度,结构合理。”

“神十四”乘组任务艰巨

航天员已对此进行强化训练

今年空间站任务中,有两次载人飞行任务。黄伟芬说,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要执行的是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承上启下,意义非常重大。在三名航天员长达6个月的飞行中,他们要经历的飞行工况极为复杂,要经过9种组合体的构型,5次交会对接,还有3次的分离撤离以及2次的舱段转位。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负责监视状态的变化,必要的时候有可能要实施手控的遥操作交会对接。他们要首次进驻梦天舱和问天舱两个实验舱来完成载人环境的建立。他们还要首次利用气闸舱来进行出舱活动,我们计划做2至3次的出舱活动,还要进行太空授课。”

神十四乘组将在夜间返回了吗(神十四乘组太空出差)(3)

任务艰巨,但是航天员相应的训练早有准备。黄伟芬表示,从2017年3月开始,训练全面转向为空间站建设任务做准备。航天员系统在八大类百余科目训练的基础上,针对神舟十四号任务的新特点、新任务、新状态、新变化进行了重点强化训练,聚焦关键任务进行训练,如低压环境出舱活动训练,出舱活动程序模拟器训练,利用虚拟现实训练器和机械臂操作训练台来进行协同训练和演练,使他们熟练掌握出舱活动的技能。

“随着空间站的建成,组合体越来越复杂,飞行时间也很长,出问题的概率会增加。针对这些风险,我们通过推演故障预案学习、实操训练和演练,对应急故障处置能力进行了强化训练,使航天员在出现这些紧急应急工况时,能够沉着、冷静、有效地进行处置。”

在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中,很重要的一个项目是有关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和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共同在轨。黄伟芬介绍,他们此前已为此进行综合验证实验。

“对航天员来讲,在地面组合体做实验时,有一个180天的空间站载人综合验证实验,在空间站的一个实验舱里每个乘组生活工作了30天。我们也进行了神舟十四号乘组和神舟十五号乘组的轮换工作实验。未来乘组轮换将是常态,通过神舟十四号乘组和神舟十五号乘组在轨轮换,会为未来奠定一定基础,积累经验。”

太空的衣食住行不断改进

“神十四”乘组带去了提子、文化衫

随着空间站建设的推进,航天员在轨驻留时间增加,他们在太空的衣食住行都在不断改进,幸福感也在慢慢提升。在黄伟芬眼中,航天员要住得好、生活好、工作好,就要给他们提供各种各样良好的保障和便利条件。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上天时,就带了一种特殊的水果——提子。

神十四乘组将在夜间返回了吗(神十四乘组太空出差)(4)

△黄伟芬资料图

“这是我给他们出的主意。我觉得提子吃起来比较方便,它汁不是特别多,肉质也比较密实,一般也没什么籽,清洗干净之后,吃起来一口一个,皮都可以吃下去。”

黄伟芬还透露,从神舟十三号开始,他们给航天员提供了个性化的服装,神舟十四号也是如此,航天员可以在文化衫上写下自己想说的话。

总台央广记者/张棉棉 谭瑱

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