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东北地区在地理上大体是指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和河北东北部一带,这里生活着汉族、满族、蒙古族等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东北地区比现在要大,往北要延伸到黑龙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东北是华夏故土之一和华夏先民的传统聚集地:在秦朝之前,古商部落以及古商部落的一支古燕部落都在曾在这里繁衍生息,辽东也是古时的汉地九州之一。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封其弟姬奭于燕地,燕国的上层是周贵族,居民主体则是商朝的遗民古燕部族,这时的东北中部为夫余,南部为燕国的辽东地区,西部为东胡,东部为肃慎。唐朝六大都护府之一的安东都护府(公元668年—761年)管理着辽东、高句丽、渤海国等地。公元698年,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建立渤海政权,后向唐朝称臣, 公元713年,大祚荣被唐玄宗册封为渤海郡王,成为了唐朝的羁縻政权,公元762年,渤海被唐代宗升格为国。在辽金、元朝、明朝、清朝时期,东北广大地区都是被以上各朝代有效管辖。
东北三省
商朝
辽国、北宋
明朝初年,明朝在其东北部广大地区设立了奴儿干都指挥使司,这里生活着汉、蒙古、女真等各族,并在此地建立多个卫所,卫所由各族各部首领统领,是为明朝官员。明初,在建州女真的聚集区建立了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各卫所指挥使为建州女真族首领世袭,但须由明朝政府确认,建州三卫早期归属明奴儿干都司节制,后来归辽东都指挥使司管辖,努尔哈赤的祖父与父亲觉昌安和塔克世皆为世袭建州左卫指挥使。明朝末年,明朝龙虎将军、建州卫指挥同知、都督努尔哈赤开始反抗明朝。公元1616年(万历四十四年),在基本统一了女真各部后,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开始与明朝决裂。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继位,1636年(明崇祯九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对明朝京都北京城虎视眈眈,在此过程中,有的辽东汉人在战争中死亡,有的逃亡,有的成为清朝八旗汉军,辽东人口严重下降。从1644年开始,清朝南下中原,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从顺治到康熙一直到乾隆时期,为防止满人汉化,同时清朝统治者为了进可攻退可守,被视为清朝“龙兴之地”的东北地区实行禁封政策,清朝建立时女真族不过百万余,清朝建立后,大部分都进入了关内,这就造成了当时的东北地区人口稀少,甚至出现了很多无人区,由此带来的另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清朝东北边疆防务薄弱。 尽管如此,康熙皇帝还是说到:“谕朕前特差能算善画之人、将东北一带山川地里、俱照天上度数推算、详加绘图视之。此皆系中国地方。”中国的历史是由华夏故土上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
明朝奴儿干都司
后金
清朝
到公元19世纪,由于黄河下游地区水患严重,中原地区很多贫苦农民开始“闯关东”,当时的朝廷对此也是默许。1858年到1860年,沙俄趁清朝内外交困之际通过《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割占外东北以及库页岛等10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失去大量北方故土后,大清才深知犯下大错。黑龙江将军特普钦上疏朝廷,呼吁开禁东北,鼓励移民戍边,很快获得清廷采纳。此后直到1931年,来自山东、河北、山西、江苏、河南等省的农民大量“闯关东”,人数至少数百万,1949年以后,依然有很多大量的关内的民众进入关外。
明朝山东都司
闯关东
山东与东北在历史上就有着很深的联系,在明朝时,当时的辽东都司在在建制上属于山东行都司。在后来的“闯关东”的关内各省中,山东人应该是最多的,在1950年,当时东北人口大约4000万,其中闯关东留在东北的山东人大约有700万,假如从清朝算起的话,这个人数可能更多。如今东三省人口总共1亿多,其中有多少人在心里把山东当做老家?这个数字可能无法准确量化,但是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虽然山东与东北相隔千里,但是隔不断是浓浓的乡情和亲情。山东从东边的胶东半岛到西部的鲁西南的小村庄,如果去打听的话,有的村庄在历史上甚至有一半人都闯关东。对于很多山东人而言,在东北有亲戚是稀松平常的事。我的祖父兄弟四人,另外有两个姐妹,祖父是老大,他的三个兄弟都曾闯关东,后来他的二弟又回到了山东,三弟和四弟留在了东北。当时祖父的四弟跟着他的二哥三哥闯关东时只有十二岁,曾祖母每每念及此事常常偷偷流泪,祖父也时常挂念他在东北的兄弟,还专门去过几次东北。记得有一年祖父三弟的儿子和家里闹矛盾,来山东老家住了一年多,祖父对这个侄子甚是看重。在祖父去世的当年,他还常常对我讲要去东北看看他的兄弟,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成为一件憾事。远在东北的祖父的三弟和四弟以及他们的儿子也时常来山东老家,每次东北那边来人,对于山东老家这边的人都是一件很大的事,都要隆重接待。
闯关东
去年已经七十二岁的祖父的四弟又一次来到了山东,这一次他在老家住了一个多月,住在了他的两个姐姐和二哥家,在吃饭的时候,他对我们讲这是他最后一次来老家了,年龄大了来不动了,他这话说出来后,我们满桌的人都沉默无语,临走的时候祖父的四弟专门到曾祖父母的坟前烧了纸。祖父的四弟走的时候,我和二爷爷(祖父的二弟)把他送到济南火车站,祖父的四弟身材比较矮小,在站台上我和二爷爷看着他背着一个大包裹吃力地在楼梯上前行,我和二爷爷的眼泪在眼眶上打了几个圈还是不争气地流了下来。也许再过两代人,我们就和东北那边的亲戚可能就联系少了,我们相隔千里,但是隔不断是浓浓的乡情和亲情,对于东北的亲戚而言,这里是他们的老家,对于我们而言,他们是我们远在东北的亲人。在每个中国人的心底,那浓浓的乡情与亲情依然让人割舍不下。
欢迎关注,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