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卫东

遇见开城之前,我对无为一无所知。唯一一次,省航道局好友,开车约我去无为大堤玩。我是个随性之人,欣然坐上他的车去到大堤,就那么来回看长江烟波浩渺,如烟绿柳。盘桓到晌午,我俩在一个古朴宁静的街道,一户既是人家又是酒店的地方用餐。进门是中堂,一张八仙桌上方,一幅文人月下独酌画,一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两个初中生模样的孩子,在一间房里读书。我们坐的房间墙壁上,一个镜框里一幅行草,是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下午我俩转到县城,一人带回了一只无为板鸭。再有,知道写《千年一碗月》的知名散文作家许冬林,是无为人。

这次遇见开城,是芜湖市文联、作协和无为市文联、开城镇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传承红色诗魂,抒写山乡巨变”一一芜湖作家看开城活动。我占了鸠江区一个名额。在开城镇开城社区三楼会议室,我有一个收获一个赞叹。收获了无为市开城镇人民政府编,戴启文先生执笔的《千年古镇山水开城》一书和《无为文艺》杂志一本;赞叹,是听无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王梅讲话。

古城魅力无限(遇见开城遇见人文)(1)

《千年古镇山水开城》全面介绍了开城的历史溯源,工商史话,山水胜境,风雅永安,名人春秋,烽火岁月,家族传奇,地域名片,煌煌三十三万八千多字,史料翔实,文字优美。戴启文先生,在著名法学家朱勇教授的指导下,开城文化站童有兵站长的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实地考察,大量史料的梳理,苦心孤诣地编写完成,殊为不易,应该说是一件功德无量之盛举。《无为文艺》,创刊于1979年,原安徽省副省长张恺帆题写刊名。原先由无为县文化馆主办,后改由县文化局主办,现由无为市文联主办。早在1984年就发表了著名诗人田间,特别为故乡写的诗《第一故乡城》,“第一故乡城/仍然有我的童心/犹如长江红灯/彼此相照到天明……”毋庸置疑,《无为文艺》是无为市文学爱好者、作家的摇篮和阵地。这二者,于我当然是宝。

我们去的那天是6月25日,天气奇热,坐在空调车里热得人烦躁,下车不一会儿一身汗。王梅齐耳短发,穿一件短袖白衬衫,黑色套裙,黑色平底皮鞋,手拿笔记本、笔。若不是天太热,她从林荫道娴静、优雅地走来,恍若就是民国女大学生形象。她也不打伞,就这么和我们一道观光。有人建议他打伞遮阳,她轻声地回一句:“不打,我没那么娇。”座谈会时,她已经晒得黝黑,兴致却颇高,话讲了不少,突然亢声一句,我记住了:“我们的李凤群、许冬林、张尘舞,已经走出了无为、芜湖市、安徽省,走到了全国,她们是无为的骄傲,家乡的骄傲,我为他们自豪!”不知是晒得还是激动的,她通红着脸,那神态、神情只有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国人激动的脸庞堪比。

我敢断定,他是一个爱才如命的人,肯为文化事业奉献的人。当然,无为的俊才、学富五车之士,又岂止她们三人。联想到我第一次去无为玩的情景,隐隐地,我觉得这里有一种人文精神在弥漫、传承,十分的可贵。芜湖作协主席李莉莉在讲话中,要求芜湖作家像交作业一样要交一篇采风作品。实话说,以无为文坛之实力,哪里用得着我们援笔,不过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罢了。

古城魅力无限(遇见开城遇见人文)(2)

物华天宝,地灵人杰。无为州地脉起于西北,逶迤东南,有虎踞龙盘之象;开城山环西北,水聚东南,鱼米之乡,自古多簪缨世族、门阀之家,出进士、将军。

开城文化在史前时代,属于东南文化区域;夏商周时,则直接接受中原文化;春秋战国,兼受东吴、西楚文化的双重影响;南北朝时期,又以南迁中原文化为主,同时吸收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而在秦汉唐明清等大一统王朝时期,则多属于中原文化的核心区域。方正稳健的正统文化,培育了开城根正路直的文化基因。多重文化的交融汇聚,又使得开城采众家之优,集多方之粹,始终保持社会进步与文脉活力。

正统文化与区域文化的多重滋润与养哺,使得开城人既有忠孝正直、诚信敦厚的品格与性情,也具有开拓包容、创新豁达的勇气与智慧。

开城有名山,都督山、毛公山、羊山、狐避山、督兵山;开城有秀水,永安河、花桥河、都督文泉;开城有老街,河西老街、六店老街、蒋家山口街。开城有古宅、石桥、寺庙、神墩。这样的风水宝地,怎么能不出风流人物?

毛义孝亲,他的事迹被写进《后汉书》,“孝顺”一词,从他开始。他“捧檄慰亲”的故事,是无为开城镇毛公山地域留在中国语言和文化史上的第一个成语。据传用毛公山的毛公孝茶和毛公塘的清水,给不肖子孙喝洗,可以洗涤他们的心脑,会变成孝子。

潘明王护独山。潘明王,东汉时开城镇独山人,有项羽之勇,曾凭一己之力,保护了独山一带百姓不受盗贼侵犯。

古城魅力无限(遇见开城遇见人文)(3)

丞相王蔺。王蔺,字谦仲,南宋无为军开城人。是无为地域史上唯一任职丞相的官员。他记言、记事,磊落刚正,嫉恶如仇,深得宋神宗器重。有“独斡斗枢,明谟骏烈,为一时名辅弼之最”美誉。

钱策宁死不降。钱策明万历二十九年,中进士,任刑部主事、郎中,后晋升光禄寺少卿,人称“钱光禄”。后流寇张献忠犯无为州,钱策被俘,坚贞不屈从容就义,朝廷追赠为大理寺卿。五,陆淦杰的世故。陆淦杰,名发轫字雁宾,号淦杰,清末开城桥人。曾在开城桥、宝山一带开经馆课授门生,民国时期开城桥一带的名流几乎都是他的学生。他教学生处事活学活用中庸思想,既讲道理也讲谦让;既讲里子,也讲面子;既正直不屈,也善巧方便。他的故事在开城一带流传颇多。

徐庭瑶的故乡情。徐庭瑶,永安河的儿子,曾任国民党军坦克兵司令。1914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6年回无为,1919年绘制出《无为地图》《石涧埠地图》《襄安地图》《土桥地图》《雍南地图》,是无为市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地图蓝本。此外,他还倡导新风,兴办教育;抗战时期,建“无为公寓”收容无为流亡湖南长沙人士;建戴安澜将军墓,办安澜纪念学校;1974年病逝于中国台湾地区,临终前,叮嘱儿子支持家乡的文教事业。

1997年徐庭瑶的儿子、学生共同设立了“徐庭瑶奖学金”,奖励无为地域每年的优秀高考学生,在开城中心学校内,独资建造了教学楼一一月祥楼。他的心愿终于实现。……还有很多,在开城古代史、近现代史上这样的著名人物,他们的精神、事迹像都督山、毛公山上南来北往的大雁,又像永安河、花桥河里的鱼儿,世世代代的开城人,把他们记在心里。他们的孝、忠、节、义、勇、智、仁,像春雨润物细无声,像春风绿化草木江岸,像血液无声无息流淌在体内,有形无形、有意无意地塑造着开城乃至无为人的性格,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不思量,自难忘。

古城魅力无限(遇见开城遇见人文)(4)

田间纪念馆

此次采风活动,芜湖作家受到了无为市文联、开城镇领导及文友的热烈欢迎。无为文联办公室主任童有兵,更是在无六公路上等候、引导;无为电视台记者,全副武装防暑,扛着摄像机跟踪报道。全程安排了三个采风点:一,参观田间纪念馆、陵园。二,西九华风景区九华生态园。三,西九华景区西九华寺。

古城魅力无限(遇见开城遇见人文)(5)

女作家

田间纪念馆、羊山党史陈列馆,位于开城镇羊山村委会内,建筑整体呈三面红旗造型,馆前矗立着田间雕像,馆名由诗人贺敬之题写。分为开天辟地、美丽羊山、擂鼓诗人三个展厅。田间陵园广场,左边是文物保护标志,右边是体现他的履历和诗作的浮雕文化墙。墓面朝田间大道,四周种植宝塔松,沿宝塔松建有环形漫步小道。我伫立在诗人墓前,历史的风再次拂过心头。

田间出生于开城镇羊山村,1934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1935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未明集》。《未明集》是一部散发着故乡泥土气息的诗集,再现的是开城老街的风貌,表现的是小镇车夫生活的艰辛。这些诗与古代悯农诗和新文学运动的“乡土文学”有不同格调、色彩,赋予了更深的内涵。

1935年,田间出版《中国牧歌》,1936年为创作《中国农村的故事》,他回到家乡开城体验生活。他说:“在小河的流水上,在痛苦的船舶上,我更清楚认识粗黑的人类,从他们不安的生活中,干枯的语言中,吐着生之渴望和不断地思想着生之和平与生之温暖;这使我一年来想写的这一部关于中国农村的诗,便很快地开始了。”田间站在故乡开城的土地上,书写了中国农村故事。

古城魅力无限(遇见开城遇见人文)(6)

陈列品

1937年初,田间赴日本东京留学,全面抗战爆发,他返回祖国参加抗战。十月下旬,他和艾青在武汉,积极投身抗战运动和诗歌创作。名篇《给战斗者》《假使我们不去打仗》就创作于此时,他把对家乡无为的爱,升华到了对祖国的爱,发出了战斗者宣言,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后期,田间转向从民歌民谣中,探索民族化、大众化的诗歌新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歌民谣体。细看能够从中看到,无为山歌、牧歌、采茶歌、情歌的影响。1950年,田间调任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创作部部长、研究室主任,迁居北京。后任河北省文联主席。1984年,他得知故乡羊山小学办学条件比较差,从自己的稿费里拿出2000元寄给羊山小学。

1985年,诗人因病逝世,遗嘱:“我自田间来,还回田间去。把我的骨灰撒在我家乡的土地上。”1985年10月,田间骨灰一半归葬羊山,终于长眠在故乡的怀抱。

我看着田间大道,写在路边墙面上诗人的诗作《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我觉得他没有远去,他活在开城活在无为,活在读者的心中。他的作品时刻警醒着后来人,勇于奋斗敢于拼搏的精神不能丢弃!

古城魅力无限(遇见开城遇见人文)(7)

石牌门

由于时间关系,加上天气实在太热,九华生态园、西九华寺两个景点,我们只做了浮光掠影式游览,但还是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这两个景点都在都督村境内,而都督村环境优美、交通便捷,资源丰饶。开城镇党委、政府正在创建西九华4A景区。打造以产业为基础,美丽宜居为亮点,文化为灵魂,环境为支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田园综合体。他们的愿景一定会实现。秀美的都督山、毛公山,碧波涟涟的毛公水库,悬于九丈石峭壁上的西九华,将会见证。

五个多小时的采风观光、相处,临返程时,竟有依依不舍之情。王梅一直送我们到大客车旁,还挥手致意,有心加个微信好友,毕竟初次见面,有些唐突,遂加了她旁边张静(张尘舞)老师的好友。

我想,开城之开应该是开放包容、豁达大度的意思,开城人似乎有一种内生的力量自信和文化自信。有机会,我还要再次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看看石桥、神墩、老街、尝尝特产,搜一搜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感受那无处不在的人文精神。

一一2022年9月26日

古城魅力无限(遇见开城遇见人文)(8)

会议中

作者简介:陆卫东,男,自学成人夜大汉语言专业肄业,喜佛学,笔名陆潜,潜流,号临江居士。芜湖市作协会员,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供职于芜湖车务段某站。有散文小说故事作品,分别发表于《大江晚报》《芜湖日报》《新安晚报》《金陵晚报》《人民铁道报》《上海铁道报》《故事报》《防城港日报》《青年文学家》等报刊和《作家联盟》《当代文艺》《今日头条》芜湖市作协、黄山市作协、《皖人春秋》《当代作家》官方微信网络平台,一百五十多篇。数次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