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皇后之玺,是学术界最没争议的“皇后之玺”。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西汉皇后家世 西汉皇后之玺(1)

玺印概况

一、玺之来源

1968年,咸阳市韩家湾狼家沟小学生孔忠良,在距长陵仅一公里的地方发现该玺印,后其父将之上交国家。

之所以认为其来源真实可靠,是因为在当时文物根本不值钱,也没人造假。有人说了,假如这件东西被攥到今天再拿出来,给谁看谁都不信,更别说鉴定它是“吕后”之物了,恐怕连博物馆的门都不会让它进。

二、玺之鉴赏

“皇后之玺”,其文字体势及琢治风格,符合汉初治制,又在长陵附近出现,故此玺最可能为“吕后”所佩,是累世传授之物,不为某代皇后专属。

玺钮为高浮雕的匍匐螭虎形,这与《汉官旧仪》中所描述的皇后玉玺相符。

印体四壁均琢有云纹,而汉朝统治者喜用云纹作为装饰。

玺印用玉等级高,它以新疆和田羊脂白玉雕成,玉色纯净无暇,晶莹润泽,玉质坚硬致密。

综上,故学者定论,即使没有考古学上的证据也能说明玺印与“吕后”有关,也能说明它是汉初的“皇后之玺”。

玺印新释

考古没有一锤定音。作为汉初的“皇后之玺”,深究之下仍有许多疑点,值得我们重新对它进行剖析,以便还原其真实面目。

我认为——玺印是汉初皇家制印,这点没有错,错在“印主”及“印用”的解析上。

分析如下:

1、拾印的小学生,其父都认识“皇司”两个字,但博物馆的人认为印上之文是反字,且“皇司”无法解释,而将其在纸上一印,出现“皇后之玺”方才顺应。

西汉皇后家世 西汉皇后之玺(2)

其实,玺印上的字,除“司”外的其它三字,印与不印结果都不改变。整个印文最大的解点在“司”字,我认为它是“司”而非“后”,印看是“皇司之玺”,印读应为“司皇之玺”。

2、司皇,即为祠皇。皇祖在上(天),后人司(祠)之。“尊皇敬祖”故皇在上,读为司皇。玺印王作,告祭王父曰“皇祖考”,告祭王母曰“皇祖妣”。

“父皇考,母皇妣。”——见《礼记·曲礼下》。

3、“玺印”发现地距长陵不远,长陵为汉高祖刘邦与吕后之合葬墓。陵园内外,布满建筑物如寝殿、便殿、陵庙等。此“玺印”当为殿庙之物,作为告祭皇祖皇母所用,即用于“日祭于寝”等礼仪制度。

又因殿庙损毁,玺同埋于地表之上,故玉玺不仅受沁少,且还能为小学生踢出……由此可知,“玺印”并非陵中之物。

4、古之王、皇帝,为天子,临天下、有四方。其印信之物,象天下四方,印鉴当为正方形,而“皇后”没有天下,故“皇后之玺”不可能是正方形。

5、生为阳,死为阴,古代视死、生两隔,讲究阴阳之信仰。玺印为阴文篆书,定不是皇后生前信物,只有作为“司皇之玺”,才符合古代以“阴”迎“阴”祖的礼制。

6、玺钮为高浮雕匍匐的螭虎形,螭通离,虎,王也,螭虎释为——离龙驭王而去、而归。

7、玺体四面阴刻有4个颠倒并勾连的卷云纹,每个云纹均以双阴竖线与边框相连,阴线槽内残留有部分朱砂。

西汉皇后家世 西汉皇后之玺(3)

今之学者释其为勾云纹,此错矣,它实为古之“鼻祖”纹,即开山祖鼻之象形图腾,它是由古代传承而来。

纹饰由四个“鼻祖”纹构建而成,它释为:承始祖之荫而来,上下连绵不绝,世世(四四)代代传承,尊祖佑下。

8、“玺印”是权力信物,没有尊姓大名,不体现其身份权力。而所谓的“皇后之玺”,也并非按汉制“帝后”礼仪所制,目前也没有考古学证据,故断然下结论为“皇后之玺”、“吕后”所用,并推断为累世传授之物,此不可取。

结论:“皇后之玺”当纠正为“司皇之玺”,该玺印为汉初皇帝,祭祠汉高祖刘邦、吕后所用之告祭之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