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成仙典故(让老子骑着青牛去成仙)(1)

老子为何叫老子,历来是个说不尽的谜。其名重耳,其字伯阳。非中国(春秋时的中国,非现在意义上的中国)人,乃是楚国苦县曲仁里人。

老子的母亲因感应到一个大流星而怀孕了。但这孩子怀得时间有点长,比哪吒在他妈肚子里的时间还长。老子他妈怀孕七十二年,老子还是不出来,只能剖开左腋,老子才钻了出来。

在母亲肚子里呆了 72 年,生下来当然是白头了,所以叫做老子。还有人说,老子的母亲恰恰走到一棵李子树下,生了老子,生下来即能说话,指着李树说:“以此为我姓。”所以,老子姓李。

老子皮肤白,但有点泛黄,或者黄白交相。眉毛尤其美,额头很宽广,耳朵非常长,眼睛大大的,牙齿稀稀的,嘴巴方方的,嘴唇厚厚的。

为什么额头这么宽广呢,因为有用。

老子的额头上有几道理纹。日角月悬,鼻子纯是骨,且为双柱。耳朵上有三个漏门。足蹈二五,手把十文。

这长相是很奇特的了。

老子成仙典故(让老子骑着青牛去成仙)(2)

崂山太清宫老子雕像,额头确实够宽广的

老子在周文王时为守藏史,周武王时为柱下史。当时人见他活这么久,也就叫他老子。但是他不想一直做这些工作,要西去昆仑成仙。

要去昆仑,则得出函谷关,守关的令尹喜,占风卜气,逆料到将有神人来过关,于是把道路打扫出去四十里。恰好碰见老子,此人便知是他要等的神人来了。

老子一向是内隐的,其在中国,道行(heng)从未授人。但他知喜命中应该得道,于是在关中听了下来。

当时跟随老子的随从叫徐甲,从少时便伺候老子,两人约定,日薪百钱,在离开时一起结算。至老子到关之日,老子已经欠徐甲 720万钱。他见老子要走,又不想再跟着老子,实在不好要钱,便请人写了一份辞职书,实际上也是讨薪的书,委托令尹喜把它给老子。

老子欠徐甲 720 万钱,日薪本为百钱,如此算来,徐甲跟着老子,已经有二百年了。但是替徐甲写辞职书的这人并不知道,他只听徐甲说要讨薪的数目有这么多,徐甲可是个百万富翁,便许诺说把女儿嫁给徐甲。

且说令尹喜见到徐甲的这份辞职讨薪书,大惊,立即去见老子。

老子不慌不忙,对徐甲说:“你本来早该死了,我当初雇佣你,是因我官卑家贫,无有仆人,于是以太玄清生符把你救了回来,你才能活到今天。我跟你讲过的,等你到了安息国,到时有黄金还你,你为何如此不能忍耐呢?”

话说完,也不等徐甲回答,便让徐甲张开嘴巴,朝着地面。太玄真符立即从口中出来,掉在地上。此符丹书文字清晰,跟新的一样,而徐甲忽然痉挛,聚成一堆枯骨。

令尹喜知道老子是神人,他能让徐甲死,也肯定能让徐甲活,于是跪下来磕头,请老子饶徐甲一命。

老子便把太玄符又投入徐甲枯骨的口中,那枯骨哗啦啦一阵响,又变成了人。

令尹喜自己出钱二百万,给徐甲,让他速去。而自己行大礼,拜老子为师。老子把自己长生不老的本事,授予喜。

这个喜,似乎确实是个喜欢道的人,长生不老并不让他有多欢喜,而是请老子再加教诲。老子于是对他口授五千言,喜退而书之,名之为《道德经》。

老子成仙典故(让老子骑着青牛去成仙)(3)

这故事出自一本奇书,《神仙传》,其实写的都是凡人,而把凡人尊为仙来写。以老子为首,共收录 92 位仙人的事迹,包括老子、彭祖(寿星)等。其中有一部分是从《列仙传》里拿过来的。

据说是东晋炼丹的道士葛洪所著。葛洪是道教的一个重要人物,但此书也记录非道教的仙人。

有人将此书说为古代志怪小说集,其实严格的说,它并非志怪,而是志仙。神、仙、精、怪,是各有不同的。

故事虽然荒诞不经,但有很多地方也确实值得琢磨,书各有读法,并非仅看叙事是否真实而已。老子之所以被列为仙,恰是后世道教为其找根本的说明。也说明老子《道德经》在那时确实非常有名。

在先秦之时,包括诸子在内,老子确实是一个平常人,只不过博学多识,《史记》中写孔子论老子:“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这是说老子学问之深奥的。

但后世的道家典籍,把老子就粉饰到了天上,后来又衍生出道教,尤其汉代以黄老治国,仙道兴起,老子更加神秘了。

其实这是先秦诸子百家的一贯操作方法,孔子死后,孔子的弟子们便开始造圣,把孔子塑造成圣人。

只不过道家太过夸张了。

《化胡经》里还有一个说法,说老子的母亲,实际上是玄妙至女,她是可以随意投胎化身的。她生了老子之后,再投转世为净妙夫人,而孕释迦牟尼。

这说法当然也荒诞,但是确能看出古人的一些想法,所谓“化胡经”,就是教化、同化异族之事。佛教终是外来之物,而天下之物,确实皆出中国,总是要找个理由的。《封神演义》里还有老子一气化三清,所谓的三清,指三圣人,中天终南山出老子,西方熊耳山出如来(即释迦牟尼佛),东方太行山出孔夫子。实际上说来说去,无非就是说天下之教,源出道家。

老子成仙典故(让老子骑着青牛去成仙)(4)

《封神演义》里的佛道是搅在一起的,比如元始天尊九弟子之一的慈航真人,修行就在普陀山,封神一战之后,被准提道人看中,带走了,以后就是慈航菩萨——观世音菩萨,属于佛教了。而西方准提道人,不过是西方净土来的准提菩萨而已。

其实,中国的佛教,确实是被同化了的佛教,并非为原来印度所传那样,印度佛教早已不在,佛教在中国与中国本土文化相适应,才恒久流传下来。其实也属于同化。

至于老子为什么叫老子,确实值得人们去想象猜测,姓老的人,终究少见。《笑傲江湖》里有一个江湖怪人,其实很像《封神》中的散仙,他的名字就叫“老头子”,他的女儿叫“老不死”。

但老姓并非没有,春秋宋国有老佐、宋代有老麻,明代还有个叫老兆详的,中过举人。据说佛山有四大土著姓——老、田、布、鸡。我没去过佛山,并不熟知。

原则上,老子应该是姓老的,因为先秦诸子的称呼,基本上是固定的,孔子、孟子、墨子、庄子、韩非子,都是姓氏下加子。

总不能到了老子,便跟别人不同。

称为“李子”,似乎像一种水果,再说也没“老子”那么有面子。

这个故事中还有老子指李树以为姓的说法,后世有李白出生的说法,便偷了这个说法。葛洪在李白之前几百年,不可能是葛洪附会李白。所以,关于李白身世,人们也是加了一些很有“仙气”的想象的。

老子出关,坐骑到底是什么?历来有很多说法,比较流行的是骑青牛,鲁迅写《出关》,便写的是老子骑青牛出关,其中很出彩的是鲁迅写老子看到令尹喜来接他——

“老子也赶紧爬下牛背来,细着眼睛,看了那人一看,含含糊糊的说,‘我记性坏……’”

但也有一种说法,说老子是骑着青羊出关的,所以明代时,眉州还有一个“青羊桥”。其实骑什么无所谓了,重点是出关。羊、牛之争,不过是后人好事争名附会而已。

《神仙传》之所以把老子列为仙的原因,仿佛就是因为老子出身是个谜,很能让人想象,而且更看重老子长生。其实对于《道德经》,未必便很重视。由此可知,这一定是晋及以前道教的附会了,而且是偏养生修仙一路的。

老子对徐甲所说的,“等到了安息国”。安息国,并非一个国,是指身心修歇的地方。

而老子批评徐甲“不能忍”,这很有道家的精髓。徐甲不能忍,不过是贪财好色,所以,《神仙传》虽然故事荒诞,但还是可以看出点门道的。

读书不过借文而知理而已,如果把一切当作事实,那就失之千里,荒诞的是自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