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世人耳熟能详。韩信因为一时不被汉王刘邦所重用,晚上趁着月色,偷偷从刘邦的军营逃跑。丞相萧何发现后,来不及向刘邦报告,就亲自飞马将韩信追了回来。回来后不久,刘邦接受萧何的建议,拜韩信为大将军,成就了韩信“兵仙”的美誉,更成就了刘邦建立大汉王朝的伟业。其实,换个角度看这段历史,仔细琢磨推敲当事人的心理,当时的韩信根本没有任何理由要逃跑。

韩信的历史详细讲解(萧何月下追韩信)(1)

韩信逃跑的理由成立吗?

《史记》中记载韩信的逃跑理由,是韩信推测萧何已经多次在汉王面前举荐了自己,但刘邦却迟迟没有动作,觉得刘邦可能不会再重用自己了,所以选择逃跑。汉王刘邦真的没有重用韩信吗?韩信从项羽军营逃跑出来投靠刘邦时,刚开始只得了一个负责接待宾客的小官,可能还是看在韩信高大帅气的颜值上,用来做服务员撑门面而已。后来经刘邦的亲信夏侯婴推荐,刘邦终于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

“治粟都尉”官职小吗?这可是一个军队中管理钱粮的大官,接受刘邦集团的第二号人物——丞相萧何直接领导。陈平从项羽军中改投刘邦时,封的官职也都尉,但人家陈平在项羽集团时,就已经是都尉了。韩信在项羽军中只不过是个郎中,也就是项羽大帐前的卫士而已,根本就不算个官,只是因为韩信身材高大而已。同时,韩信出身寒苦,没有家族名声;没有建立任何功绩,在社会上没有名气;也没有任何交际圈子,没有有地位、有威望的人提携。所以,对韩信来说,汉王刘邦已经是破格重用他了,可以说除了刘邦,在当时的诸侯当中,不会再有第二人会如此重用他。所以,韩信逃跑的理由,原本就不存在。

韩信的历史详细讲解(萧何月下追韩信)(2)

韩信还能逃到哪里去?

韩信家庭贫困,父母早亡,淮阴老家已经没有安身立命的地方了,如果离开军营,他的一日三餐都成大问题。所以韩信绝不会离开刘邦,回到老家去做个待业青年。韩信来到刘邦军前,就是项羽的部下,做了项羽的帐前郎中,再回过头去投奔项羽,依着项羽的个性,可能会性命不保,项羽那里也是回不去的。

再看看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投靠?三秦之地,是原来秦朝的降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对韩信来说,都是原来的敌人,他是不会选择的;魏王豹、殷王司马卬,本身就是草包,韩信根本看不上;常山王张耳本就与刘邦是旧交,从刘邦处再到张耳处没有意义;九江王英布当时还是项羽的部下,韩信不敢去。其它的几个诸侯王,实力更加弱小,根本养不起韩信这条大鱼。因此,从当时的天下形势来分析,有实力成就大业的,还真只有项羽和刘邦,所以韩信从项羽军中出逃来投奔到刘邦军中,就已经注定韩信没有机会再有第二种选择了,如非是自己创业,自立门户单独干一番事业。

韩信的历史详细讲解(萧何月下追韩信)(3)

韩信有逃跑的必要吗?

即使是韩信的心理目标很高,治粟都尉的官职与他心中的目标和理想相去甚远,但是从当时韩信的实力来看,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如果他继续在项羽军中,可能一辈子都混不到这样的高位,去投奔其他的诸侯王,也不会有人如刘邦这样出手爽快大方。

在刘邦军中发展,还有一层意思,韩信心里一定很清楚,那就是丞相萧何对他非常赏识。萧何不但是刘邦集团中除了刘邦之外,最有实力的第二号人物,而且与老大刘邦的关系很铁,刘邦对萧何可以说言听计从。所以,韩信只要有萧何的信任,有萧何这棵大树,被进一步提拔重用,是指日可待的事情。所以,韩信根本用不着急于一时,而选择逃跑改换门庭。

韩信的历史详细讲解(萧何月下追韩信)(4)

韩信会一时冲动而逃跑吗?

如果说韩信从项羽那里跑出来投奔刘邦,目标就是要做大将军,而刘邦又迟迟没有任命他为大将军的意思,韩信会不会一时冲动,不去权衡利弊,一时生气而选择逃跑呢?答案是不会。韩信不是易于冲动的性格,当年在淮阴街头,一个小屠户的胯下之辱,都可以平静地接受,就可以看出韩信是一个能忍常人难忍之事的大人物,像这种军中一时得不到提拔重用的事情,他完全会选择隐忍蛰伏等待机会的。

所以,从上面的几种情况来分析,韩信决不会选择逃跑。那么,韩信趁夜逃跑,萧何月下追回,只能是萧何与韩信主导的一出好戏,目的只是为了用非常规的手段和方式,引起汉王刘邦的高度重视,为下一步登台拜将做好充足的铺垫。萧何选择用这样的手段来力推韩信,也是因为刘邦军中虽然冲锋陷阵的猛将不少,但确实急需像韩信这样可以独撑局面的大才,来打开局面挽回劣势,求得与项羽相争的一线生机。萧何与刘邦,可以说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刘邦如果失败了,萧何也绝没有好下场。所以他才会在推荐韩信时下如此猛药,不惧承担事后失败的风险。好在韩信后来也没有辜负萧何,为刘汉集团制定出三秦的妙计、率军平定魏、赵、齐、燕地,再在垓下一举打败项羽,为大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盖世奇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