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第一句话是这么说的,50年前,长沙镖子岭,简单的八个字就把整个故事背景放在了长沙,很多人都不怎么会注意到这句话,但当时我第一眼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很好奇,这中国那么多古城、古都的,你看像北方西安,洛阳,开封等等,这南派三叔为什么偏偏选择了长沙呢?后来我琢磨了一下,可能是因为在民国时期,长沙是盗墓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这盗墓流派分南北,南派呢,就是在这个长沙地区。而且这盗墓小说中经常提到的这个“土夫子”,最初指的就是长沙地区,以贩卖黄泥为生的农民。这些土夫子平常是靠挖地里的黄泥售,卖来维持生计。
时间一久,或许就碰到古墓,挖到宝贝了。他们就发现,用这些宝贝换取的收益,要远高于挖泥土。因此,一部分人干脆就以此为益,长沙一带的盗墓之风由此盛行。不过,在这个十室九空的地方,偏偏有一个墓葬侥幸成了例外,他被考古人员发现之后,挖掘出来的文物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震惊了全世界。更重要的是,墓中还出土了一具千年不腐的女尸。这个墓葬就是闻名世界的马王堆汉墓。
你知道马王堆汉墓是如何被发现的吗?墓中那些出土的文物又能够告诉我们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首先我们来看一看马王堆这个地方。话说在长沙东郊,距离市区四公里的地方,有两座小土丘。这远远望过去,就像是马的鞍鞯。所以当地人就把这个地方叫做马鞍堆。再后来,就慢慢就被人们误传成了马王堆。
当时人们还流传着一个说法,这块地就是马殷的家族墓葬地。这马殷又是什么人呢?根据史书记载查询,马殷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开国君王。早年是以木匠为主业,后来他加入了从军入伍里,机缘巧合之下,官位是步步高升啊,并慢慢统一了湖南。到了五代十国时期,马殷就在湖南境内建立了南楚。马殷在位期间,他保境安民,不兴兵革,很受当地人民欢迎。
后世有传,这两个大土丘很可能就是马殷和他儿子马希范的墓地。甚至许多地方志上也有相关的记载。比如光绪年间的《善化县志》,也就是长沙县志。就记载着马王堆对这个地名。这县治理还说,马王堆一种,就是在县东南五里地开外,相传为楚王马殷修建。瞧瞧这人名地名儿,样样都对得上啊,就差给他立块碑了。
自然而然呢,以长沙盗墓风气之盛,这“土夫子”早就打起了马王堆的主意了。据说,以前有一个叫谢晓初的盗墓贼,盯上了这块地方,他和另外一个盗墓贼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来到了这里盗墓。刚开始没挖多久,突然就变天了。一个雷劈了下来,瞬间就把边上的几棵大树劈成两节断了。他们正好在盗洞里,要不然估计也是在劫难逃。
干这一行的,所以说天不怕地不怕,经常和死人打交道。但是真的遇到这种事情了,也是非常迷信的。他们就觉得这是老天爷给的警告,这一幕,万万挖不得。于是他们赶紧钻出洞,匆匆地将土给填回去了。就灰溜溜地跑回家。并在盗墓圈里,散布说这墓可千万挖不得呀,不然呢,肯定会遭到报应的。
如果当时盗墓贼谢晓初如果能够不信这个邪,继续再往下挖进去,说不定马王堆就能够提早与世人见面了。可是历史它没有假设呀。马王堆真正被世界所认识,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时间来到1971年,当年,中苏关系紧张。时刻有爆发战争的危险。未雨绸缪,当年长沙市市政府决定在马王堆挖一个大型的防空洞。用作战时伤病员的救护所。
当时选择了两个地方,分别从不同的方向开挖。洞挖到地下十几米的时候,战士们发现,挖出来的土,有点奇怪。赭红中夹层的一家白点,而且越往里挖的土质就越硬。好不容易挖出了这一层红土,等待着他们的又是一层又粘又厚实的泥土。
其实啊,战士们挖的这些泥土,都是古时人为制作专门用来埋葬死人的泥土。不过,当时负责挖防空洞的战士们可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他们只是觉得这些泥土以前未曾见过,仅此而已。这挖着挖着,突然间洞里幽幽地冒出一股凉气。这股气体碰到照明用的蜡烛,“轰”的一声就燃烧起来了,吓得工人赶紧用泥土把火给扑灭了。
惊魂未定的工人们不禁好奇,这地下到底藏着什么呀?为什么会出现鬼火啊?这个消息传到了湖南省博物馆。考古专家们根据当时的情况描述,初步判定这应该是一个“火洞子”。
发现火洞子说明了什么呢?说明这个墓葬大概率保存完好。于是,考古人员到现场勘探之后,当机立断,立刻开展抢救性挖掘。这专家们把这些已经暴露的这一块墓地,就命名为一号墓。另一座墓葬称为二号墓。
1972年1月,考古队正式对神秘墓葬展开科学挖掘。当人们挖掘到古代用来加固墓穴封闭性的白膏泥层时,出现了一件急,极为奇怪的事。有人在白泥膏中挖到了绿色的新鲜树叶,刚开始大家都以为是周围的树叶掉进去的,但后面很多人都在白泥膏里发现了翠绿的树叶和黄绿色的竹筐。
竹筐
古代的树叶居然保存这么完好,这实在太令人震惊了,大大地激起考古队对接下来工作的信心。他们越挖掘越惊喜,因为这个墓穴保存十分完好,尚未被偷盗过。当整个墓穴渐渐出现在众人眼前时,一座高1.5米、宽四米的巨型棺椁赫然出现。如此罕见的巨大椁室,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考古学家也不免十分吃惊,众人小心翼翼地将椁室打开,里面摆放着无数陪葬珍宝,而且每件物品都像是新做的,丝毫没有被时间腐朽的样子。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其中一件漆器里盛放的藕片居然清晰可见,2000多年前不易保存的藕片到现在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奇观,可惜的是,因为保存不当,藕片很快腐化,变成了一滩泥,如今只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2000多年前藕片
琳琅满目的文物陆续被一件件取出,最后只剩下墓主人的棺椁。人们打开一层,发现里面还有一层。直到第四层,墓主人的内棺才出现在人们眼前。棺盖上覆盖了一层巨型帛画,其长达两米,内容丰富,保存完好,是中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
内棺打开后,墓主人还裹了两层厚厚的锦被,即使过了2000年,锦被依旧完好如新。这让大家对墓主人的身份更加好奇。考古人员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小心地剥开墓主人身上多达20层的丝织品。当墓主人面世的那一刻,所有人的努力都没有白费。这就是震惊全世界的辛追夫人。
已经去世2000年,他的遗体保存完好度堪称神迹,不仅没有腐烂,浑身皮肤甚至仍有弹性。部分关节还可活动,这不仅是世界考古史上的奇迹,更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从此,马王堆女尸的不朽成为了人们不停追寻的疑问。在文物清理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枚印章,上面刻着 妾辛追三个字,墓主人的名字立刻明朗了。
辛追夫印章
辛追夫人随葬品中印有軑侯家丞字样。据史书记载,軑侯是西汉初年的一个侯爵,曾在长沙担任丞相,由此基本可以确定墓葬的年代。但墓主人的身份仍有争议,因为在軑侯只是个位次一般的小侯爵。然而,辛追夫人墓的豪华程度却不似小侯爵夫人能有的待遇。
在辛追的陪葬品中,一共出土了100多件丝织品,丝绸、刺绣、织锦,各种袍子、衣服、鞋子、手套、袜子,堪称一场古老的时装秀。各类衣物高超的纺织技术已经失传,其中最出名的襌衣重量仅有49克着。折叠之后的大小可以放在一个火柴盒中。由于各种原因,人类目前的技术尚且无法复制,除了薄如襌衣、轻似流烟的素衣,还有色泽鲜艳的漆器,共计出土700多件,有各类生活用品、兵器,甚至包括了娱乐的博具。
这些漆器制作精美,图案朴实大方,质地光亮照人,颜色配置上打破了常规的红、黄、蓝三色,丰富多彩,变化多端。这是汉代漆器中的杰作,也是中国漆器史上的黄金时代。拥有如此奢华陪葬品的辛追夫人真实身份究竟是什么呢?
漆器
一时引发了广大争议,有人怀疑他是西汉景帝的皇妃,而墓葬中印有軑侯家印的东西,可能是軑侯上进的贡品,这一说法也符合地方志的记录。最主要的是,辛追墓的富丽也符合皇妃的身份。
但这个猜想,随着另外两处墓穴的面世被打破了。辛追的墓穴是一号墓,紧挨着的还有另外的二号、三号墓穴。1973年11月,三号墓的挖掘工作开始了,人们希望能从剩下的墓穴中,破解辛追的身份之谜和不朽的秘密。然而现实却让人大失所望,三号墓密封性远不如辛追慕。
白膏泥层破损严重,墓穴渗水。和辛追墓相比,三号墓的规模稍小,只有三层棺椁,但陪葬品同样丰富,有不少,也是稀世珍宝。遗憾的是,墓主人只遗留了一副骨架。经过专家检验发现,墓主人是一位年轻男性,30岁左右,陪葬品中不仅有书籍,还有大量的兵器,这说明墓主人可能是个文武双全的五官。
利苍书籍
这里没有可以证明墓主人身份的东西,更无法佐证辛追的身份。于是,1973年12月,二号木开始动工。但是挖掘不久,考古人员就发现了好几处盗洞,其中一个盗洞中还有唐代的瓷碗,说明早在唐代,这所墓穴就被盗墓贼光临过。果不其然,墓穴被破坏,二号墓的棺椁几乎全部腐烂,只剩下一个底板,陪葬品也远比不上辛追墓,甚至比三号墓规模还小。
考古人员仔细清理后,在里面发现了两枚印章,利苍印和軑侯之印。墓主人的身份一下子被确认,正是之前猜测辛追身份时,查到的长沙侯爵,軑侯 真名利苍。史书记载,利苍曾在长沙担任过丞相,如果真是利苍,墓穴里肯定还会有丞相的印章。为了寻找这枚最重要的印章,考古人员甚至把墓穴里的淤泥全部运回去慢慢寻找,终于找到了长沙丞相的印章,完全确定,墓主人身份就是軑侯利苍。另外两个墓穴主人的身份大概也有了定论,辛追并不是传说中的皇妃,而是軑侯夫人。
三号墓埋葬的是他们英年早逝的儿子。至于为什么一个小小的侯爵夫人墓葬,奢华程度堪比皇室,陪葬品甚至比丈夫和儿子的规模还大。答案随着时间的消逝,在浩瀚的历史中成为了一个谜。这个谜或许在不久的未来能被破解,或许永远无法解密。
身份之谜揭开后,人们最感兴趣的就是,为什么历经2000多年,辛追夫人依然保持尸身不朽?众人经过仔细商讨,决定将遗体解剖做进一步的研究。当时,湖南省所有的医学专家几乎都被请来了,放射科、皮肤科、口腔科、妇产科等等,除了小儿科以外,所有临床科室都参加了这场跨越千年的手术。
解剖结果显示,辛追夫人生前患有多种疾病,冠心病、胆石症、日本吸血虫病等等,离世时50岁左右,遗体肌肤光滑,表明她并没有忍受长久疾病的折磨,而是猝死。经过医生的仔细勘察,辛追死于胆绞痛诱发的冠心病。能如此清晰的了解2000多年前人类的死因,在考古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事。
尸检表明,辛追夫人的遗体只是出现了早期的腐败,尸体暂时被细菌侵蚀后便没有继续再被侵蚀,时间就这样被阻隔在层层棺椁外。湖南省博物馆副馆长刘小豹为大家揭秘了马王堆辛追夫人不朽之谜,一是深埋,二是密封。
根据湖南的地理环境,地下八米以下的土壤有恒温、恒压、恒湿的特质。其次,尸体用四层棺椁呈阶梯式摆放,用木炭、白泥膏、夯土和封土作为密封材料,有效的起到缺氧无菌的作用。至于是否还有其他因素,目前也是众说纷纭,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自行查阅。
2002年3月,中国刑警法医系教授赵成文,复原了辛追生前的形象。居然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美人模样,根据遗体推算,她年轻时身高大约一米六,人们据此复原了辛追年轻时的蜡像。辛追虽然在历史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但在千年之后,他却成为了一个世界奇迹,这种人类历史上的奇观可能再也不会出现。
辛追夫人蜡像
值得一提的是,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和辛追夫人的现世,引起了当时全世界考古学界的关注。日本方面多次提出为中国考古界捐巨款,只求能带走辛追夫人几根头发,美国方面和日本一样,想尽办法交换有关辛追夫人的物品,不过全都被我方一一拒绝,这些足以证明辛追夫人在全世界都有着不可复制的研究价值。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这里,原创不易,给个免费的关注呗,我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