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报新闻
7月20日,由中国中车承担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成功下线,这是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标志着我国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
世界首套!“地表”最快!
填补高铁和航空间的速度空白
高速磁浮项目技术总师丁叁叁介绍,此次下线的高速磁浮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吸力使列车悬浮于轨道,实现无接触运行,具有高效快捷、安全可靠、运能强大、编组灵活、准点舒适、维护便利、绿色环保等技术优势。
它具备以下优点:
①按“门到门”实际旅行时间计算,是1500公里运程范围内最快捷的交通模式。目前,高铁最高运营速度为350公里/小时,飞机巡航速度为800~900公里/小时,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可以填补高铁和航空运输之间的速度空白。
②采用“车抱轨”的运行结构,安全可靠,列车没有脱轨风险。
③牵引供电系统布置在地面,随列车位置分段供电,相邻分区只有一列车运行,基本没有追尾风险。
④空间宽敞,乘坐舒适。
⑤行驶中不与轨道发生接触,无轮轨磨耗,维护量少,大修周期长,全寿命周期经济性好。
别眨眼!现场高能视频!
带你看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道岔如何变轨?
常见道岔的工作原理
世界首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道岔长这样↓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道岔也是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研究内容之一,该道岔为单开可挠型右开道岔,全长近80米,宽近3米,转辙距近4米,直向通过速度达600公里/小时,是目前世界上通过速度最高的高速磁浮道岔。
高速磁浮研发攻关
中国在与日本赛跑!
此次攻克,足足经过了5年的研发攻关,课题团队成功突破高速磁浮系列关键核心技术,车辆、牵引、运控通信等核心子系统研发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以下是五年攻克历程)
·2016年10月启动项目启动。
·2019年研制出试验样车。
·2020年6月21日,样车在上海同济大学试验线上成功试跑。
·2021年1月,研制出成套系统并开始了六个月的联调联试。
·2021年7月20日,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正式下线。
而作为一种国际尖端技术,高速磁浮是当前世界轨道交通技术的一大“制高点”。多个发达国家都进行了长期持续研发,并建有高速磁浮试验线等研发验证平台。
2020年10月19日,日本山梨县磁悬浮列车开始试运营,该列车将连通东京与大阪。
此前,日本拥有42.8公里的山梨磁悬浮试验线,并在试验线上实现了603公里/小时的最高试验速度。德国的磁浮技术最高试验速度达到550公里/小时。
据了解,日本正在研制低温超导磁悬浮列车。“这种技术不需要使用大量的磁铁,但是需要强大可靠的制冷装置。一旦失温,超导电磁铁就会由超导态变为正常态,电阻恢复正常,车体会很快被烧毁。”丁叁叁说,中国选择的是另外一条成熟的技术路线——常导电磁悬浮。其技术原型来自于德国,中德合作的首条时速430公里的上海磁浮列车示范线已安全运行了16年。
此次攻克时速600公里,使中国成功跻身高速磁浮技术第一梯队。
国内共有3条在运营的磁浮线路
未来规划建设的磁浮线路共计9条
目前, 国内共有3条在运营的磁浮线路——上海磁浮列车示范运营线、长沙磁浮快线、北京磁悬浮示范线(又称北京地铁S1线)。
上海磁浮列车示范运营线
于2002年12月31日开通试运行,是中国首条磁浮线路。2006年4月26日,上海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项目正式通过国家验收,次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2006年4月26日,一列磁悬浮列车驶进上海市龙阳路车站,图源:新华社。
长沙磁浮快线
长沙磁浮快线连接长沙火车南站和长沙黄花机场,全长18.55公里,2014年5月开工建设,2016年5月6日载客试运营。是中国首条中低速磁浮线路。
2017年5月4日,弯道行驶中的长沙磁浮快线列车,图源:新华网。
北京磁悬浮示范线
2017年12月30日,北京地铁S1线试载客运营。西起门头沟石厂站,东至石景山区苹果园站,自西向东分设石厂、小园、栗园、上岸、桥户营、四道桥、金安桥和苹果园(暂缓开通)8座车站。
另外,截至2020年5月,中国在建的磁浮线路共计2条、未来规划建设的磁浮线路共计9条,总计超1000公里!
国家之强始于交通之强,交通顺则百业兴!未来,磁浮交通或将成为我国“后高铁时代”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向,成为又一张国家名片,不仅有助于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和社会经济功能的大范围合理布局,形成便捷的大容量走廊化交通,还能对跨区域社会经济协同发展以及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消除很有利。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巩小龙 综合自央视新闻、海报新闻、国资小新、青岛日报等)
责编:陈凤祁
审核:王 静
本文来自【海报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