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染坊》是本生意经,也是职场宝典。包罗世间万象,写出人生百态,道尽人情冷暖。
作为一部经典商战剧,《大染坊》一直在明争暗斗,你来我往,争斗连连,好不热闹。大男主陈寿亭自不必说,一路主角光环,升级打怪,终成大boss。单从剧中的几位高能的老家伙身上,就够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受用无穷了。
卢老爷子
才高心不展。前清举人卢老爷子绝对是一位不世出的高能。闲隐一隅,通古今之变,精子史之言,言有渊源,出口成章,文化典故,信手拈来。
卢老爷子饱读诗书,浸淫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一辈子,内外兼修,行成有法。大门口左右对联“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蕴涵德行,横批“书香世家”表明卢家世代读书人的身份。卢老爷子是个有远见的老派人,是和康有为、梁启超志同道合的人。所以,他的骨子里十有八九也是爱国的,而他具体的实施办法则是培养卢家驹出国留学,学习染织,实业救国。面对藤井的威逼利诱,卢家驹曾对陈寿亭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话,估计是老爷子的言传身教的结果。
陈寿亭曾对赵家兄弟说过,家驹他爹的眼力、才分和学识不在林伯清之下。可见这个老人家是一个被低估的王者。
“不争即是争,争即是不争。”不争即“让”。“让”是谦恭,是修为,是成全。正堂对联“人淡似菊菊不落,室小如船船永行”就能窥视一二,书桌颜体的横幅“读书扫地烧香”更是把卢老爷子的心境表露无遗。卢老爷子与陈寿亭投资六四分,股份占比却颠倒了个儿。这份气度和胸怀即使放在当下也几乎无出其右,更是让陈寿亭折服,从而成就了陈寿亭恢宏的商业帝国,也让卢家种下了大华这棵摇钱树,赚个盆满钵满。同时,卢老爷子的“让”还体现在规劝家驹的“礼贤下士”上。最初,家驹对寿亭先有成见,嫌弃寿亭是个要饭的,没有文化,不懂机器染。还是老爷子目光如炬,认定寿亭是个大能人,并主动纡尊降贵,手挽寿亭,礼让有加,令寿亭大为受用。而这份心意也确实被家驹与寿亭领悟到了,从而这对“弯刀对不上瓜瓢”的冤家成为了最佳拍档,这里面未尝没有卢老爷子的功劳。
火眼金睛识人,礼贤下士用人。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卢老爷子对陈寿亭的“用”是由“信”而发的,而“信”源于对寿亭的“识”。本来两个人并不相识,但陈寿亭的染布的技术肯定是响当当的,其为人如何?我认为卢老爷子先是“道听途说”,邻里相传,陈寿亭口碑不错。然后就是见到陈寿亭时,听其言观其行,察言观色,才定了心数,有了对陈寿亭的“堪比金坚”的信任,同时也为家驹“礼贤陈六子”进行了言传身教。所以在双方合作后,作为东家,卢老爷子及家驹对陈寿亭经营染厂上的业务管理大胆放手,不闻不问,任由陈寿亭“鱼跃阔海,鸟飞高天”。更为难得的是对陈寿亭彻彻底底放开财政大权,而且从不派遣账房先生核对账目。因此说老先生“君子坦荡荡”,有古人遗风绝不过誉。
心有乾坤天地宽,胸有“远谋”任逍遥。卢老爷子不是迂腐的读书人,相反,他有大才,有大谋略。单是“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成害。”这几个字就让陈寿亭他受益终身,也成为他打败“汉奸厂”“模范厂”的灵丹妙药。不是胸有沟壑的人是不会有这样的见识的。陈寿亭说过,真正的高人不是他这样“上蹿下跳”的人,而是卢老爷子和家驹这样逍遥洒脱的人——让陈寿亭心甘情愿的为他们“上蹿下跳”。
还是卢府书桌上方的那条何绍基的颜体横幅写得好:“读书扫地烧香,”俨然一个不问世事的逍遥闲散人。由此可见,卢老爷子,玩的高明,活的透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