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有之为利,无之为用

【经文】三十辐①共一毂(gǔ)②,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shān zhí)③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④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考注】①辐:车辐条,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②毂:车轮的中心部分,有圆孔,可以插轴。③埏植:和泥制作陶器。④户牖(yǒu):门窗。

【考译】三十根辐条集中在车毂的周围,车毂中间有了穿轴的空洞(无),才有车的作用。揉抟粘土作器具,当器具中有空虚的地方才有器具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当房屋中有空虚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只提供条件,“无”(空虚)才发挥作用。

【导读】早在第1章老子就提出了“无”和“有”两个概念,并认为“无”比“有”更为根本。本章以车、陶、房作比,从“用物”角度进一步阐述了“有”和“无”的关系,阐明只有两者的结合才有器物的作用,进而得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道理,提出“利用”的概念。老子重点强调“无”之用,而目的则是阐述自己的“无为”理念。

【辨析】“有”“利”“无”“用”是本章的关键词和理解难点。

有,有形的东西,即以物质形态存在的事物,如车辐条、陶壁、窗框窗格。

无,无形的事物(圈于形体之中,不以物质形态存在的事物),如毂的空无(孔)、陶瓷的空无(容积)、门窗及整个室内的空间。

利,带给人们便利的资产。

用,资产发挥功能和作用。

常人眼里只盯着“有”和“实”,无视“虚”“空”“无”。老子用具体的器物作比告诉人们,“有”和“实”是事物功能的条件和凭借,事物的功能即“用”却在于“空”和“虚”。

造车,没有车毂中心的孔就不能安装车轴,就造不出车子;陶器,没有了空虚就盛不下东西;房子,没有空虚就不能采光通风和住人。后二者,“空无”不仅必须有,而且越大越好,这样盛东西才多,住得才宽敞。可见,器物的实体是载体,是器物发生作用的条件,器物的空虚才是它发挥功能的关键。试想,如果车、陶和房没了“中空”,那它们还有什么用?

“用”字的本义就是“用无”。“用”字源于“桶”,而“桶”即是“空”“无”,直到今天“用”字也还是中空的网格。房子是用其空无,造车轮是用其空无,我们开车从大桥驶过,防护栏对安全的保障作用也是这种“无”。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解析及感悟(老子正解道德经第11章)(1)

人类所有的用物,不管用什么,用的都是“无”而不是“有”。比方说,如果用的是“有”,喝茶为什么要滤掉有形的茶叶?如果用的是“有”,服药为什么要滤掉有形的药渣?酒逢知己千杯少,难道我们喝的仅仅是有形的酒吗?为什么有酒文化、茶文化,懂得古人的用心了吧?还有用兵,“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用的仅仅是兵员和武器吗?谋略、威慑等等,这些“无”才是用兵之灵魂。水力,我们看得见的水及水的急缓,用的却是看不见的“力”;电力,看得见的是设备,用的却是看不见、摸不着也不敢摸的电。想一想,人们用物都特别重视品质、喜欢名牌,这个“品质”是什么?“品牌效应”又是什么东东?

死的东西如此,活的东西亦如此。比如鼻子就是一个用“无”、用“空”的器官。从力学的角度看,人的行走、鸟的飞翔,直接用到的只是足和翅,但没有直接用到的手和尾,却时时为行走和飞翔掌握方向。鸡蛋孵化,鸡蛋为有,受精为无,而“受精”这个“无”恰恰是问题的关键,具有决定性意义,是规律所在。

做事,除了要善用有形物之“利”,还要学会善用无形之“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鱼只救一时之用,授之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渔”便是“无”之大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化软实力”等等都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的。所以,庄子说:“无用者,正所以为大用也;有用者,其用有尽,无用之用,其用无穷,故能成为大用。”

做人,除了肉体,还要重视灵魂或者精神这个“无”,保持心灵的“空”“无”,这才是人生最大的富有,理想信仰是人生的指路明灯,也是强调“无”的作用。

圣王用道,贵在用无。圣人治理天下,也要以“无为”之用,统御万物之有,以道之虚用物之实,以道之“无”用物之利。“行不言之教”是用“无”,“处无为之事”也是用“无”,所有的“无为”都是用“无”。

人们所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只是事物有用的凭借,而无形无影的“无”,却往往是功用之源,也正是事物的真正意义所在。正是有了“无”,“有”才能发挥作用,无形的东西、无形的部分才是决定性的。所以,老子最后一句总结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是本章的结论和主题。

遗憾的是,人们的本能性情限制了自己的眼光,重视用“有”却忽视用“无”,只知事物一时之用,不识长远之用,善于用小而拙于用大。

【感悟】1.做“空”自己才能做大格局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刘邦说,这就是朕能够夺取天下,建立四百年汉王朝的秘诀所在!

刘邦的“三不如”不就是“无”吗?张良、萧何、韩信之才不就是“有”吗?他们的“1 3”不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吗?

2.什么叫幸福?

什么叫幸福?有人说,吃好喝好,有钱、有房子、有车子、有位子,成家立业,锦衣玉食,这就是幸福。其实不然,很多人纵使是什么都有了,但欲壑难填,越贪心、越攀比,内心越是不幸福。其实,家里无病人,牢里无亲人,外头无仇人,总之是无病、无灾、无忧、无虑,这才是幸福,所谓“心中若无烦恼事,便是人生好时节”。“有”多半是给人看的,“无”才是自己的。

网上一个段子:期待疫情公布结果是:0新增,0疑似,0死亡。以前读书科科都想考100分,今天才知道,0分才是最高分,0是多可爱的数字,多么珍贵的目标,多么人吉祥的符号。拥有0不是一无所有,而是拥有平安,拥有健康。拥有幸福,拥有一切。

“无用”才是大用,不要一味追求“有”,“无”除了本身就是“有”之外,还是一种人生智慧,乃至一种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