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天高的大陈岛,几代人接力垦荒的大陈岛,被牵挂的大陈岛,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齐鲁大地垦荒精神 62年来的垦荒精神?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齐鲁大地垦荒精神 62年来的垦荒精神

齐鲁大地垦荒精神 62年来的垦荒精神

海阔天高的大陈岛,几代人接力垦荒的大陈岛,被牵挂的大陈岛。

62年前,这里,遥远,闭塞,一片荒芜。

1956年,温州、台州等地青年响应共青团中央“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号召,陆续有5批共467名青年志愿垦荒队员,背井离乡,投身建设这座海岛。

从此,垦荒精神,成为这座传奇小岛的灵魂。

这么多年来,大陈岛一直受到的关注和关心。

2006年,时任浙江省省委书记的视察大陈岛,作出“大陈岛开发大有可为”的重要指示。

2010年,第一次给老垦荒队员回信,提出要将大陈岛建设成为“小康的大陈,现代化的大陈”。

2016年“六一”前夕,给大陈岛老垦荒队员后代、椒江区12名小学生亲笔回信,充分肯定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大陈岛垦荒精神,希望孩子们牢记老垦荒队员当年的奋斗精神,努力成长为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新一代建设者。

如今,海岛变了,从荒芜落后到美丽富饶;时代变了,从百废待兴到伟大复兴;垦荒的人也变了,从老队员到一批批的新生代。

近日,循着的足迹,记者登上这座海岛,记录下几个小人物的人生故事——

他们的故事见证着大陈岛的六十年变迁,见证着垦荒精神变得更加丰满,更加立体,更加具有了新时代的特色。

精神之岛

老垦荒队员:留守的不仅是一方水土

“每天种树200多株,天一亮就上山种树,一直干到天黑看不见为止,当时一心只想垦荒,也没觉得有多累。”走在海岛老街上的柳兴法看着60多年前种下的松树、柏树,仿佛时光穿越回到了当年。

1956年,20岁的柳兴法跟着第一批垦荒队员漂洋过海来到大陈岛。为了尽快复农复林,上岛后,他接手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栽树。

海岛土壤贫瘠、淡水匮乏,台风肆虐,垦荒队员硬是徒手拓荒,为大陈涂下第一片绿,让海岛慢慢恢复生机。60多年过去,当年种下的松树、柏树早已亭亭如盖。

“走路高低不平,夜里电灯不明,急事电话不灵,遇风航船常停,生活单调苦闷,环境艰苦冷清。”这段顺口溜,是垦荒队员当时生活境况的真实写照。在这段艰苦岁月里,垦荒队员没有丝毫抱怨或后悔。

“那时真的太艰苦了,但大家还是坚持了下来,有一种信念支撑着我们。”

对于柳兴法来说,虽然垦荒的时代早已远去,但他还是和老伴选择了留在大陈岛。

他坚守的不仅是一片土地,还有当年的一种精神,一种情怀。

现在他拿着每个月几千元的国家补贴,生活宁静而幸福。最让他欣慰的是,“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已经成为这座小岛的灵魂,他亲眼目睹,美丽大陈的建设疾步前行——

2016年,大陈岛完成绿化修复工程,人均绿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突破60%;岛上生活污水排放实现一级排放标准……

奉献之岛

卫生院院长:我为什么驻守海岛三十年

像柳兴法一样,土生土长的大陈卫生院院长项文斌也选择留在了海岛,一留就是三十年。

曾经,踌躇满志的他,想得最多的是,要去大城市或者出国深造。

“哪怕救回一条命便有存在的价值,”他这样告诉记者,这种价值观同样来自无私奉献的垦荒精神。

这是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召唤。

项文斌学的是中医推拿专业,原先打算学成后就在外面大城市发展,如果能争取到到国外交流的机会,或许还可以到国外深造。

然而在1985年,他在海岛上目睹了一位居民饱受病痛的折磨,最终在挣扎中去世的场景,一个回大陈岛当医生的想法闪过了他的脑海。

1987年8月份,毕业后的项文斌拒绝了好几家大医院的邀请,毅然回到大陈岛。

“刚到卫生院的时候,这里的条件真的非常差,除了一个做X光的简单仪器外,便没有别的什么了。分给我的办公室很小,就放着一张供病人卧躺的床,一张放不了太多东西的办公桌以及一台风扇。”

“现在,我们卫生院的条件开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始按照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准配置设备,这意味着在其他卫生服务中心可以处理的病症,在大陈岛上也完全可以。”

项文斌还透露,目前他们正在办理相关手续,计划近几年内新建一个面积约6000平方米的小医院,取代目前破旧的楼房。

“我们的技术和硬件在不断升级,尽管病人的数量较以前在减少,但我们一直守在这里,哪怕能救回一条性命,这个卫生院的存在就有价值。”他这样说。

接力之岛

垦二代:我要建设一个光明的海岛

他叫王海强,大陈供电所所长,大陈人亲切地叫他,光明使者。作为垦荒队员的后代,从小他立志要传承父辈的垦荒精神,建设大陈岛。

1987年,19岁的王海强成为了岛上的一名电力工人。

王海强回忆说:“当年岛上基本都是一片黑的,路灯也没有的。”

建设大陈岛,首先要有用电保障。

在他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大陈岛拉起了新的高压线路,增加了新的配电箱,铺设了第一条海底电缆,建设了第一座变电站。

王海强也从一名普通线路工做到班长,从班长做到生产所长,再做到供电所所长。

王海强被称为大陈岛上的“活电图”,岛上每条线路和每只配电箱的具体位置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1997年,王海强结婚了,妻子在椒江工作,家自然也安在了椒江。第二年有了儿子,王海强开始了工作和家人的两头牵挂。海岛不同于陆地上的两地分居,每天只有一个航班往来。一遇大风就会停航,有最紧要的事情也只能干着急。有一次,儿子突发疾病,王海强就在岛上回不来。

老婆急匆匆打电话给他,他又在岛上,只好自己把儿子抱进了手术室。

不仅家庭得不到丈夫的照顾,每年的台风季节,妻子还要为丈夫的安全担心。

2012年,强台风“海葵”来袭,王海强坚守在大陈岛的岗位上。妻子总是格外担心,直到台风过去,王海强给家中打来电话,她悬着的心才能放下。

一年365天,王海强有200多天都是待在岛上。考虑到他长期和家人分居,2001年,王海强被调到椒江工作。但没过几年他又主动申请调回了大陈岛。

王海强说,“从小在岛上长大的,受到父辈垦荒精神的熏陶,对大陈岛有深厚的感情,回到岛上为岛上的电力建设做一点贡献。”

昔日的荒岛现在成了东海明珠,作为一名垦荒队员的后代,王海强觉得付出值得。“三十年不算什么,父辈的垦荒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

现代之岛

80后夫妻:认准家乡的前景放手一搏

80后陈彬彬夫妻是大陈岛现代旅游业的垦荒者。

他们在岛上建起了第一家民宿,见证和亲历旅游业的发展。

其实,对于陈彬彬来说,当初作出回岛上创业的决定冒了不小的风险。

“还记得不少同学都劝我说,大家都是千方百计离开小地方往大城市钻,你又不是在杭州找不到工作,何必要回那弹丸之地?”那时毕业的陈彬彬其实已经在杭州搞创业,也有不差的收入,不过几经考虑,他还是放弃眼下的成果,选择回大陈岛发展。

随他一起回岛的还有同班女同学吕爽爽,毕业后,吕爽爽嫁给了陈彬彬。比起杭州这样的大城市,大陈岛显得落后又僻远,交通不便,物资又相对匮乏,是否真能打拼得比在杭州时候要好,夫妻俩心里都没个准。

“我自己就是在大陈岛出生和长大的,我老婆是椒江人。我的父亲在1997年的时候在岛上开了个小宾馆,随着岛上旅游业的发展,我们把他它改造成了民宿。”

四年前,陈彬彬和家人商量回家开宾馆的时候,家人也是反对的,毕竟收入不稳定。

四年前,陈彬彬回家接收宾馆生意,先是把宾馆里的老旧设计拆除,重新装修了一下,显得高大上很多,然后他再利用对网络熟悉的优势,将自己的宾馆搬上旅游APP。

“那时候大陈岛在旅游APP里尚属空缺,更别说有大陈岛的酒店宾馆可以查询和预订了。我们家算第一家搬上网络的宾馆,所以习惯通过网络预订房间的游客搜索大陈岛的酒店,就能找到我们。”

果然,陈彬彬接手后,宾馆生意有了很大起色,尤其是从去年开始,来大陈岛的游客明显增多。“特别是周末和假日,36个房间基本都是早好些天就已经预定完了。”陈彬彬表示,随着大陈岛名声越来越大,相信游客也会越来越多,宾馆生意自然也就越来越好了。

小康之岛

渔民:书写“吃海”到“养海”新垦荒传奇

东海渔业资源的衰退,曾一度让这个海岛的渔民生活困难。

但现在变了。62岁的李友春,对此特别有感触。

老李打过鱼、开过岩、干过电工。他说,大陈渔场曾经是浙江第二大作业渔场,以往由于捕捞强度过大,作为渔业岛,大陈已经不足以养活本岛的居民了。

2013年1月,大陈镇政府为了发展旅游,购置了8辆17座的金龙面包车,租给岛民用作旅游接待车。李友春租了一辆,每天上午9点多,开往码头接客人。

前年上半年,环岛公路全线贯通,“游客上岛,我可以带着他们在环岛公路上走一圈,游览整个海岛风光。”李友春说,路的变化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他也当起专职司机,每个月能赚好几千块钱。

近年来,大陈镇利用大陈岛自身优势,发展近海养殖业,建立了深、浅水网箱养殖基地和贝藻养殖区,帮助渔民脱贫致富。

林金福是大陈镇胜利村大小浦自然村的渔民,早在两年前,他与其他渔民一起组建了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每年的收入大大高过捕鱼的时候。

到了鱼汛期,大陈岛四周千帆云集,桅樯如林。入夜,渔舟唱晚,别有风情。

从“吃海”到“养海”,大陈这个英雄岛正在续写奔向小康的垦荒传奇。

改革之岛

“渔小二”:渔民不出岛,有人来跑腿

大陈岛的变化不仅来自生活条件和硬件设施的改善,还有人心。

大陈岛常住人口1200人,岛上老年人占三分之一。往返陆岛、岛际办事成了海岛居民的一块“心病”。

垦荒精神激励着这座海岛开拓创新,为解决群众的“心病”探索改革之路。今年来,大陈镇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步疾蹄稳,在全省率先将镇级便民服务平台“搬”进区级行政服务中心,开通“渔小二”热线,实现“在岛居民家门口办、离岛居民不回岛办”,拉近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陈云华就是其中的一名“渔小二”。现在大陈岛上的渔船有多少,船老大是谁,陈云华都如数家珍。其实,陈云华的身份是大陈镇近洋岛礁资源管理协会的会长。

海岛上的生活很枯燥,工作条件也很艰苦,协会里的工作人员来了一批又走了一批,陈云华则一直坚守着,雷打不动。“我跟员工强调,岛上的资源很匮乏,条件和陆上不能比,所以能争取的,就只能拼一拼服务了。”

为了给渔民提供更好的服务,陈云华在岛礁协会设立了“渔民服务中心”,为渔民在船舶交易、年审、管理、避风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重点保障海上渔业生产、船舶抗台避风等工作,以及海上搜救、应急病人接送等志愿服务。其中,最受渔民好评的就是陈云华创建的渔船相关证件的年审服务了。

“因为是在岛上,渔民所有证件的年审都要送到陆上办理。以往,船老大们都是各自陆续将证件送到椒江去办,不仅麻烦,还经常误事。”陈云华表示,因为大多船老大文化程度并不高,加上平时也忙,所以往往证件过期了都不知道。

于是,陈云华就想,能不能把这个最让渔民们感到头疼的事情“包揽”下来。

“喂,老王吗,我是渔民服务中心的老陈,你那个渔船的证件快到期了,你下周有空拿给我吗,我回头上岸的时候帮你办一下。”每当陈云华在电脑上看到有渔民的证件要到期了,就会打电话通知,大家也不担心证件过期了。

“证件收上来一批后,我会一起送到椒江去办理,办理的费用也都是我们中心帮忙代付了,回岛后,渔民来领证,我们再根据记载的费用向渔民收取,不多收一分手续费。”

如今,渔民们都不叫陈云华会长了,开始改口叫“渔小二”了,专门为渔民们跑堂的小二,怎么不招渔民们喜欢呢?

“我们大陈岛有着五星级的渔民服务中心,其他地方的渔民都羡慕不已呢。”大陈岛的渔民说起来都挺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