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明明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孩,有一点小淘气,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当其他小伙伴都在安静地坐在一处玩耍,明明总是到处跑来跑去,磕磕碰碰,有时还会撞到人、打翻东西,他的爸爸妈妈叫都叫不住,都觉得很是累人。

一天,爸爸终于忍无可忍,对明明说:"你再不听话,我就不理你了!"明明立刻安静了下来,却感到很害怕,害怕自己真的被父母抛弃。这本是一句教育的话语,目的是要引导孩子规范自身行为。可是,对明明幼小的内心造成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生活中,很多父母会对小孩子说:"你再哭爸爸就不要你了"、"再不听话就把你丢出去"等类似的话语。但是这种话语往往在那一刻是有效果的,小孩会感到害怕,屈服立刻听你的话,而且十分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你再不乖,那我就走了! ""你不听话,我就不理你了! ""你再调皮,我就不要你了! "等就是典型的"威胁式教育"。

在"威胁式教育"中,父母往往会使用威胁性的话语来使小朋友快速安静下来,其特点是有效且见效很快,但其带来的"后遗症"也不容忽视。

"威胁式教育"具有严重的"后遗症"

1. 孩子对家长丧失信任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孩子心智上的逐渐成熟,"威胁式教育"中仅有的有效意义也会刷退,最终造成"威胁失效"。那么,何谓"威胁失效"呢?"威胁失效"有怎样的影响?

"威胁失效"指的是威胁性的教育话语失去了原来的效力。最显而易见的体现是,孩子面对父母"威胁式教育"不再言听计从,进一步导致了父母权威减弱,孩子对家长减少甚至丧失信任。

其实,这便如"狼来了"的故事。当父母一次又一次用威胁性却无实际意义的话语来说教,孩子就会很快意识到父母"只说不做",对家长失去信任。

常言道,"信任是架接父母与孩子的桥梁",而"威胁式教育"伤害了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年幼的孩子失去了对父母的信任和依赖,便会慢慢关闭自己的心门。

威胁式教育的后遗症(不听话就不理你了)(1)

2. 孩子缺乏安全感

"离开"、"不理不睬"、"抛弃"等就是"威胁性教育"话语中的隐藏含义,小孩子虽然稚嫩,但是他们仍能听懂"威胁话语"背后的含义。所以经常被"威胁式教育"打击的孩子,往往十分自卑,更多地感知到孤独。同时,战战兢兢,害怕被父母抛弃。

不断地对孩子进行"威胁"甚至是"恐吓",会对小朋友造成心理阴影,孩子常常陷入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的情绪中去,缺乏健康成长中所需的安全感,形成胆小、自卑、懦弱的性格。

作为家长,不能忽视了孩子的安全需要。如果孩子长期感觉到没有安全感,他会为自己的处境感到担忧,缺少自信力和创造力,甚至会怀疑父母对他的爱,使得父母与孩子之间产生隔阂。

威胁式教育的后遗症(不听话就不理你了)(2)

3. 孩子形成对世界偏见式认知

"威胁性教育"是一种错误的引导,不但没有让孩子培养正确的观念,而且有可能会令孩子觉得,只要学会"威胁"和"恐吓",就能达到所愿的目的。"威胁性教育"没有令孩子学好,反而会令孩子学坏。

再者,"你再调皮,警察就会来抓走你了!"这句威胁性话语会使小朋友对正经庄严的警察职业产生认知上的偏差。他们可能会认为警察是坏人,会来抓走自己。

父母无视孩子们自身实际与主观需求,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对自己的认知产生怀疑,更可能使孩子们形成偏见性认知,丢失丰富多彩的个性化魅力,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威胁式教育"不仅不能服人,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强化负面刺激,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最终得到的是适得其反的效果。然而,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威胁式教育"?如何正确教育孩子呢?

威胁式教育的后遗症(不听话就不理你了)(3)

拒绝"威胁式教育",家长应当这样做

1. 正面引导,不一味否定

清代教育家颜元曾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此话说的是,相比否定孩子,适当地夸奖孩子、给孩子积极的暗示与鼓励,孩子会表现地更出色。为孩子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遵循孩子的成长节奏,正面引导给孩子安全感。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词语叫"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说的是: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父母正面引导和教育孩子,与孩子好好说话,家庭才能幸福美满。

多一些正面的、积极的鼓励,少一点负面的情绪和否定,还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帮助孩子不断进步。

2.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后汉书》中写道:"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 父母言传身教就是孩子的人生课堂。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能给孩子做好表率。当教育孩子在公众场合保持安静的时候,父母自身也应该保持安静,以身作则。

除了正确引导孩子的行为,还要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除了不应该做什么,有效的教育也应当包括教育孩子应该做什么。只用言语去说教,远远不足以让孩子主动去改正自身错误。

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成为成长的养分。对孩子而言,最好的老师是父母,最好的教育是真正的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威胁式教育的后遗症(不听话就不理你了)(4)

3. 多一点耐心,少用欺骗性、恐吓性话语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最不能缺少的就是耐心。在韩国综艺《超人回来了》中,不管娜恩怎样哭闹、调皮,娜恩的爸爸总能给予孩子耐心,一步一步教她将蜡笔拜访整齐,帮助她将撒到地上的汤汁清理干净。这样充满耐心和宽容的教育,才能为孩子成长营造更温馨有爱的氛围。

即使孩子很小,父母也要用平等尊重的方式去对待孩子,站在他们的角度,倾听他们的想法,共同进步。平等、尊重的教育方式更容易让孩子知道自己是重要的人。那么等孩子逐渐长大后,他会更加愿意融入群体,也愿意用尊重平等的方式去对待别人。

而"威胁式教育"往往会伤害父母与孩子的爱,所以父母应该拒绝威胁和恐吓,防止"威胁式教育"给孩子带来更多伤害。

小孩子无法做到超越年龄地善解人意,他们不能理解大人的不易,因此,"威胁性教育"留给孩子的只有无尽的担忧、害怕,一味的威胁和否定进一步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

实际上,"威胁式教育"本身就是"欺骗教育",假设恶性的结果,带着负面消极的情绪,来威胁和欺骗孩子达到父母的要求。其会使孩子对父母丧失信任,带着强烈的不安全感和负面情绪看待这个社会,从而对孩子造成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和伤害。相反,父母应当言传身教,做好正确的榜样,平等地尊重、对待孩子,多一点耐心,少一点"威胁性", 帮助他们快乐、健康成长,才是正确的教育之道。

威胁式教育的后遗症(不听话就不理你了)(5)

我是小C妈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