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如果小孩不听家长的话,就会听到家长威胁孩子。比如:你不乖,等下警察叔叔把你抓走。再哭,妈妈就不要你啦!只对孩子进行威胁而不去执行,这种管教方法非常的愚蠢,会削弱在孩子们面前的威信。这种管教根本达不到教育效果,可能导致更严重的问题。

每天威胁孩子对他有什么影响(你有威胁恐吓过你的孩子吗)(1)

当我们是小孩子的时候,听过也念过“伊索寓言”,也常常从故事里学到许多人生的教训。“放羊的孩子”就是非常有名的一则寓言。众所皆知,放羊孩子-边赶着羊群,一边大喊“狼来了”向村里的人求救的故事。这个喜欢恶作剧的孩子,看到他大喊救命时,村人的惊慌样子,觉得非常有趣,于是一再地用“狼来了”来欺骗村人。可是有一天,狼真的来了,放羊的孩子大声地向村人求救,然而每个人都认为他又在说谎,谁也不来救他。因此,他的羊全被狼吃光了。这则故事经常被用来教导小孩子不要说谎话,撒谎会自食其果。

每天威胁孩子对他有什么影响(你有威胁恐吓过你的孩子吗)(2)

不过,对于成人而言,又有别的含意存在。不用说,信赏必罚是教养孩子不可或缺的条件。但是世上的父母大多喜欢赏而不罚。“下次考试考一百分,就带你去看职业棒球”。小孩子考了一百分,无论如何便会带他去看赛。“房间没收拾好,晚饭没得吃”,尽管说了这些话,纵使孩子依然没有完成,但是晚饭还是让他吃了,然而同时又威胁孩子说:“下次再不做,真的不给你吃喔。”等等。

每天威胁孩子对他有什么影响(你有威胁恐吓过你的孩子吗)(3)

的确,我们不能否定,以要处罚为条件而实际上并不处罚的威胁态度,可以收到让小孩子服从的效果。可是,这种威胁仅只是威胁的话,对小孩子来说,便成了父母亲的“谎言”,就跟放羊的孩子喊“狼来了”一样,不值一哂。如果威胁一旦成为教育孩子要经常使用的手段话,在亲子关系之间便会产生一种奇怪的连锁关系,使信赏必罚成为一种单纯的标题而已。

每天威胁孩子对他有什么影响(你有威胁恐吓过你的孩子吗)(4)

话虽如此,不听话就给予处罚,会压抑小孩的心理,对父母产生害怕的心理,这是一种“恐怖政治”,不能培养孩子自主处理事情的自立性。最好把“威胁”当作一种手段,五次中大约一次,才真的狠下心去处罚他。让他产生“万一做错的话,也许真的会被处罚……”的不安感觉,才能成为--种有效的教养手段。这便是应用了心理学上常提到的“间歇增强”的效果。

每天威胁孩子对他有什么影响(你有威胁恐吓过你的孩子吗)(5)

以大人们喜爱的弹珠盘为例,五次里才有一次把球弹进洞里,那么即使超过五次没有进,也会产生一种期待下一次会不会进呢”,这种效果就是“间歇增强”的作用。教养孩子也是一样,五次中大约有一次真的去惩罚他,这样让他产生下次会不会被罚的不安心理,而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不想毁掉孩子,而想让孩子在自己的教育下变得更优秀,就要言语恐吓和威胁孩子了。

每天威胁孩子对他有什么影响(你有威胁恐吓过你的孩子吗)(6)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今后成长影响非常大。做好自己给孩子正面的引导,拒绝威胁恐吓。陪孩子一起快乐的成长吧!小编的提问:各位家长是否有这样恐吓过自己孩子呢?欢迎留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