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是醒着的,还是“醒着的睡着的人”?你是不是像我一样:求学—工作—婚恋。然后随着生活的惯性一直往前走,这样看起来没什么不对,因为大家都这样。直到某一天,迷迷糊糊的到了某个年纪,突然发现自己对这个世界无能为力了:梦想和现实落差巨大,生活和工作压力缠身,而优秀的同龄人已经绝尘而去。

一时间,焦虑急躁又如梦初醒:“为什么没有早点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相?为什么没有在最好的年纪及时觉醒?”还有一小部分的幸运儿,在合适的年纪“睁开了眼睛”他们跳出了成长的陷阱,开始刻意提升自己。他们慢慢甩开了大队伍,走在了同龄人的前列,然而很快就遇到了瓶颈:想精进,面前却总是弯路不断;读了很多书,却都忘了;付出很多努力,也都白费了。于是越使劲越困惑,越努力越迷茫……

如何真正做一位自我思考的人(改变自我的第一步认知觉醒)(1)

今天就为大家推荐这本书《认知觉醒》,解除你的焦虑和迷茫。让我们立足长远,保持耐心,运用认知的力量与时间做朋友;让认知影响选择,让选择影响命运,让大脑的认知更加清晰,找到实现梦想的方法和路径……

如何真正做一位自我思考的人(改变自我的第一步认知觉醒)(2)

“觉醒”这个词,起先是在小说中看到的,记得当时读到这个词时我突然就被镇住了陷入了沉思,当时我想:是不是我们每个人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前都是知道自己的人生走向的。生活之所以过得平庸寡淡,是因为自己的认知被“封印”了,要遇到某个人或遭遇某件事才会真正地“觉醒”,然后成就自己?

关于“觉醒”印象最深的是在去年春节期间在电影院看的《哪吒重生》,电影讲述了哪吒闹海三千年后,哪吒元神几经转世投胎到一个叫李云祥的年轻人身上。讲述了拥有哪吒元神的李云祥和东海龙王及龙王三太子的新一轮的对抗故事。

如何真正做一位自我思考的人(改变自我的第一步认知觉醒)(3)

其中最触动我的一段是六耳猕猴告诉李云祥:哪吒的元神经历过很多次的重生,这一次重生后是你李云祥,这样的重生以前有以后还会有。不过,每一代哪吒的转世,都担不起哪吒的名号。有些个呢,连自己是哪吒都不知道这一辈子就过去了。不够格,不够哪吒……那么我们是不是也是身体里藏着某个沉睡的元神,只是自己不知道,没有觉醒呢?就像《遥远的救世主》里丁元英对芮小丹说:“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如果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了。”

我们如何才能像李云祥一样,真正的“觉醒”呢?那么就先从《认知觉醒》开始吧!

这本书从认识大脑、潜意识、元认知、专注力、学习力、行动力和情绪力这7大底层概念开始,在了解一切的问题根源后打破焦虑和迷茫,拥有清醒的认知,清楚的目标,清晰的路径和清爽的情绪,从而真正的改变自己获得重生。

如何真正做一位自我思考的人(改变自我的第一步认知觉醒)(4)

一:焦虑的根源

想知道焦虑的根源,就要先知道大脑的构造。大脑分为:理智脑、情绪脑、本能脑三部分。理智脑源于灵长动物时代,主管认知;情绪脑源于哺乳动物时代,主管情绪;本能脑源于爬行动物时代,主管本能。按大脑的“进化”时间来看,本能脑年代久远,情绪脑相对古老,理智脑非常年轻。

本能脑和情绪脑因为动物基因的天性自然形成了目光短浅、即时满足的天性。而高级的理智脑是我们人类所独有的,它使我们富有远见、善于权衡,能立足未来获得延时满足。所以,避难趋易、急于求成就是我们天性使然。这样一切便明了了,我们做不成事,并不是愿望不够强烈也不是意志力不足,而是默认的天性太过强大了。

如果我们想变得强大,那就要让我们的理智脑尽快地变强,以克服天性。我们可以通过经常思考、时常反思、遇事不要感情用事,不能不假思索,让理性思维占上风。让理性思考成为一种习惯,然后越用越强,越强越用。

如何真正做一位自我思考的人(改变自我的第一步认知觉醒)(5)

三十岁以后,猛然惊醒。发达的网络时代,使得各路能人现身网络。为了摆脱焦虑,我们开始报各种各样的课,同时买了很多的书,希望能立即改变自己。特别是每次收到书的那一瞬间,总会产生一种好像已经拥有这些知识的错觉,但事后才发现,读书的“艰难”与买书的“惬意”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

为了缓解焦虑,我开始制定各种各样的学习计划,把每天安排得满满当当。看似勤奋,到头来却发现什么都没记住。总觉得什么都来不及了,太晚了……

如何真正做一位自我思考的人(改变自我的第一步认知觉醒)(6)

直到我开始面对现实,冷静地坐下来分析解剖内心的焦虑。我才发现我找错了比较对象。能活跃在网络上的人往往已经是某一行业的佼佼者,本身就很成功了。我不应该和那些成功人士比现状,而更应该和过去的自己比,和昨天的自己比,哪怕好那么一点点,就是值得的。

最近看到俞敏洪老师的演讲,他说:“我始终愿意为了进步而努力。我绝对不愿意看到今天的我还是昨天的我,你一定要让自己长进长进再长进。”

焦虑是天性,是人类的默认设置。千百年来,所有人都一样,只是进入信息社会后,节奏变快、竞争更强这种天性被放大了。

如何真正做一位自我思考的人(改变自我的第一步认知觉醒)(7)

归结起来焦虑的原因就两点: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当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时,焦虑就会因为欲望与能力之间差距过大而产生。

如何真正做一位自我思考的人(改变自我的第一步认知觉醒)(8)

王德顺79岁走上T台,褚时健74开始种橙子,我们才三十而已,人生的路还很长,现在开始行动并不晚。褚时健曾说过:“入一行,先别惦记着能赚钱,先学着让自己值钱,没有哪个行业的钱是好赚的。年轻人现在不过二三十岁,人生历程还很长,要20年见成功。成功是件水到渠成的事。”如此看来,你还焦虑吗?与其焦虑,不如努力!

如何真正做一位自我思考的人(改变自我的第一步认知觉醒)(9)

二: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能力就是我们见怪不怪的反思能力。我们看电影的时候,常常看到在做某个选择时,这个人会一分为二,一个持正面思想,一个持反面思想。差不多就这意思。元认知,是假想出“另一个自己”对自身的“思考过程”进行认知和理解。是站在第三视角、以未来视角和全局视角,去反观自己的思维和行为,这种“跳出自我”的旁观者,会更清醒的以长远视角来看待现在所做的一切。

三:专注力(做A想B)

小时候看到过一个关于毛主席读书的故事。说的是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总是跑到闹市中读书。在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闹市,青年毛泽东用自己的勤奋和坚持,让自己收获到了读书的“定力”。而这个定力就是我们说的专注力。

你有没有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总是想着另一件事?比如,跑步时,考虑明天的安排;吃饭时,心里想着工作时发生的事;睡觉时,身体不动,却思绪万千。我曾以为这种“做A想B”是节省时间,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这是破坏专注力的行为。

那么“做A想B”的行为对专注力有什么破坏呢?这种行为会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徒生烦恼、渐生愚钝。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正是我们烦恼和无能的来源。这种行为就是走神,它可以让我们活在任何时候,唯独不能让我们活在当下。

如何真正做一位自我思考的人(改变自我的第一步认知觉醒)(10)

比尔·盖茨与沃伦·巴菲特第一次相识的时候,盖茨的父亲就分别给他们一人一张卡片,让他们在上面各写一个词,描述究的竟是什么成就了自己。结果两个人的答案竟然一模一样,都是专注。从长远看,一个人专注力的高低可能预示了他今后成就的大小。

我认识的一个小男孩今年10岁,学习成绩非常好。记得他上幼儿园时,老师讲了一首关于孔雀的诗。放学后,一个孩子说出了一两句,一个孩子一句都说不出来,他却能将整首诗背下来。当时我就向他妈妈请教,妈妈说他不过是比其他孩子更专注些罢了。后来,通过几次接触,我发现他的确比其他孩子更为专注。因为全神贯注,所以学得很深入。父母在他三岁前几乎不给他电视和手机看,而是陪他玩乐高,玩纸牌认数字。他的玩具很少最喜欢的是乐高,可以自己玩一上午,将一架飞机拆了装,装了拆。没有太多的外在诱惑,不让他分心恰恰是培养了他的专注力。

如何真正做一位自我思考的人(改变自我的第一步认知觉醒)(11)

专注力就是沉浸能力,沉浸能力强的人时常处于支配层,沉浸能力弱的人时常处于被支配层。如果我们希望从人群中脱颖而出,就一定要刻意磨炼这种品质,或许这正是改变你我命运的金钥匙。

有了专注力,我们下一步就是“刻意练习”。

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和科学家罗伯特·普尔经过大的研究后指出:所谓天才,其实并不神秘,其本质是“正确的法”加上“大量的练习”。换言之,我们没有变得像天才般卓越是因为方法不对或练习不够。

前段时间读了《刻意练习》,之所以没有分享,是觉得这本书如上所说,通过实验讲事实,讲了很多的实验,更像是本工具书。通过事实得结论:天才是大量练习的结果。《刻意练习》还讲了要跟谁练习,如何练习才是有效练习。有兴趣的可以看看,也是很好的工具书。

同样《认知觉醒》也是通过科学的角度让我们认识自身的天性,提高认知,清楚目标,然后通过练习改变现状,并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我们改变自己的工具书。

好了,这本书就解读到这里了,一本非常实用的书,大家可以看看。我们下次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