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在上一篇文章和小伙伴们分享了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固态硬盘,为了让小伙伴们对固态硬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这篇文章小编会简单介绍介绍固态硬盘的内部结构,希望小伙伴看完后会有所收获。

简单一句概括:固态硬盘=PCB板 闪存颗粒 主控芯片 缓存颗粒

PCB板:主要负责板上各部件、外部的电脑各硬件进行数据交互。

闪存颗粒:存储数据信息的载体。

主控芯片:掌控如何分配缓存颗粒、闪存颗粒空间使用的算法,好的主控芯片会让固态硬盘有更高的读写速度上限。

缓存颗粒:容量比同一块PCB板上的闪存颗粒小很多,但读写速度会快很多,电脑进行硬盘读写,一般会优先使用缓存颗粒。

下图中,底下绿色的那件就是PCB板,图片最左边的金手指就是SATA3接口,接近金手指的那两片芯片一般是主控和缓存芯片,后面有一堆数量最多的是闪存芯片。注:不是所有ssd都有缓存芯片。

固态硬盘的主要组成(简单介绍固态硬盘的内部结构)(1)

闪存颗粒类型在上一篇文章介绍过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阅读。

速度快、寿命长的SLC颗粒成本价格贵,导致生产出来的固态硬盘价格高,不利于固态硬盘的普及,便有了后面推出的MLC、TLC、QLC颗粒。

再后来,为了提升普通用户的使用体验的同时不过度增加生产成本,生产商想到了使用小容量的SLC颗粒作为缓存,并结合大容量的TLC、QLC颗粒使用。

只要用户单次写入的数据不超出缓存,就不会大幅度掉速,毕竟大部分用户并不需要频繁读写大容量文件,随后,SLC颗粒缓存 QLC大容量颗粒的固态硬盘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厂商采用,

闪存颗粒等级

的概念。原片白片黑片的概念。

正片(原片)——通过生成颗粒的厂商测试的颗粒并打上原厂logo

白片——只能通过部分原厂的测试,交由原厂的子公司进行二次测试,通过测试的颗粒会打上子厂logo。

黑片——未通过原厂任何测试的废品

市面上价格十分便宜的杂牌固态极有可能是收购黑片进行加工生产。

闪存颗粒品牌

优先选择西数、三星、英特尔、东芝、镁光、海力士这些生产厂商;闪迪被西数收购;金士顿浦科特闪存颗粒主要来源东芝;英睿达闪存颗粒主要来源镁光,退而求其次的话,这几个厂商品牌也是不错的选择。

而我国的合肥长鑫、福建晋华、长江存储、紫光存储这几个闪存生厂商虽然和三星、海力士、镁光这三大半导体存储公司相比仍有不少差距,但质量还可以,也是支持国产的不错选择。

主控芯片品牌

Marvell、三星、慧荣、群联、瑞昱这些都是比较有名而且成立时间较长的品牌,近十年,国内涌现出了联芸科技 、忆芯科技等主控芯片生厂商,上述这些生产商生产的主控芯片质量是得到广泛认可的。

近一年来,我国不断推出纯国产的固态硬盘,像光威弈pro、紫光P400等型号的产品,

小编在上年年底光威弈pro在京东首发上市的时候,买了一块m.2 nvme协议 1TB的光威 弈pro系列固态硬盘,当时,硬盘容量不够,心想反正都要买,买块价格适中的国产固态看看性能如何,现在用了大半年,没有出现严重掉速的情况,使用CrystalDiskInfo软件查看读写量和健康情况的数据还算正常。最后,祝愿国产固态硬盘会越做越好。

本期内容就到这里,欢迎小伙伴们评论留言,下一期,小编和小伙伴们分享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CPU,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个关注,我们下一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