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沉溺于眼前的生活吗?

每天的日常除了老公就是孩子,锅碗瓢盆三点一线,仿佛除了家庭便一无所有。每当看到别的女人事业蒸蒸日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那莫名的伤感、烦躁和焦虑瞬间不自觉地一涌而出。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困惑?

作者周岭在《认知觉醒》一书中讲到,如何内观自己,摆脱焦虑。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克制欲望、面对现实、要事优先、接受环境、直面核心。具体的方法我们下面一一进行解析。

一、焦虑的根源:急于求成和避难趋易

你是否总是把自己的日程安排得很满,每天都活在截止期限前。

比如:同时想学很多东西,但时间根本不够用。要例行完成的事情太多,耽误一天就觉得喘不过气儿来。原以为这个绝妙的点子只有自己才能想到,没想到人家居然把产品都做出来了。

再比如:突然有一段自由时间,却因为想做的事情太多,最后把时间都浪费在了摇摆不定上,静不下心做最重要的事,或者说根本不知道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由于一些外在环境限制,比如家庭、工作的影响,有些事想做却做不了,还有些事不想做,却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去做。有些书就是很难读,有些文章就是很难写,有些知识就是很难懂,有些技能就是很难学。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不怎么努力就看到效果。这才是焦虑真正的根源!焦虑是天性,是人类的默认设置。

二、如何做才能摆脱焦虑?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看清背后的机理并设法改变。

如果内在欲望涉及面太广或在外在日程安排过紧,我们就很难做到深入和从容。那么,克制欲望,不要让自己同时做很多事。错误的定位只会让人觉得一切都来不及了,事实上,这根本就是错误的对标。要做到,面对现实,看清自己真实的能力水平。

人喜欢唯一性和确定性,面对多元和不确定,靠天生的习性怕是很难应对。应该,要事优先,想办法只做最重要的事情。受环境限制,有些事想做做不了,不想做的又要花大量时间去做,这种低效无力有时也会让人抓狂。我们要学会,接受环境,在局限中做力所能及的事。

比如:周末约朋友一块儿吃饭逛街,刚换好衣服准备好出门儿,突然想起,躺在洗衣机里的衣服还没晾呢!还没回过神儿,领导打电话来说有个文件需要我处理。

这不,事儿一件儿接一件儿,让人喘不过气儿。别慌,咱一样一样来。首先,打电话跟朋友说明情况,如果忙完时间早咱就去逛,晚了咱就下次再约,再起身去把衣服晾了,然后完成领导所交代的事儿,谁也不耽误,全全其美。

最后,真正能让你变强的东西,其核心困难都是无法回避的,如果不下定决心与之死磕,始终在周围打转,那么,时间越长就越焦虑。所以,直面核心,狠狠逼自己一把去突破它。

三、得耐心者得天下

摆脱了焦虑,我们离成功更近了一步,那么,接下来该做什么呢?那就是必须保持耐心,延迟满足。

耐心可以说是人类最珍贵的品质之一了,很多人虽然嘴上说要保持耐心,但身体却诚实地游走在即时满足的边缘。一起来看看如何拥有耐心。相信很多人在前行的路上什么都备好了,唯独缺乏耐心。好在拥有耐心,也并非难事。当我们明白缺乏耐心是自己的天性时,就坦然接受吧!

从现在开始,对自己表现出的任何急躁,焦虑,不耐烦,都不要感到自责和愧疚,一旦察觉自己开始失去耐心了,就温和地对自己说:“你看,我身体里那个原始人又出来了,让他离开丛林到城市生活,确实挺不容易的,要理解他。”只要你温和地与自己对话,“体内的原始人”就会愿意倾听你的意愿。

其次,面对诱惑,学会延迟满足,变对抗为沟通。就像上面自己和自己对话一样,温和地告诉它们:“该享受的一点都不会少,只是不是现在享受,而是在完成重要的事情之后。”

比如:开始工作前对自己说:“暂时忍耐一下,先做重要的事情,之后会有半小时或一小时的时间专门玩手机,想怎么玩都行。”耐心就是这样,不能急于求成,允许自己缓慢改变甚至经常失败。无论结果如何,和自己对话都会产生效果。

觉醒之旅

确实,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你想,任你改变。所谓,没有行动,世界就只是一个概念。主动去实践吧!重构一下自己的行动力,相信我,一旦做到了,那感觉真的不一样!让我们共同觉醒,一起前行吧!

认知觉醒的经典语录100句(认知觉醒)(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