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代双雄40集全电视剧(绝代双雄)(1)

三王村是在塬上住的一个村子,人户不多,也就是百十户人家。从公路上往三王村去,窄窄的一条水泥路斜着下去,走上四五里路再下个大下坡就到了。路窄,两个小车都不能并行。要是对面有车来,另一个车就得往草窝里面开出半车头才能错开。要说这路本来就不是给小车设计的,原来刚好对面能错开两个架子车或者牛拉车。

这塬背倚秦岭,莽莽苍苍的秦岭山,一年四季有山气过来,滋养着塬上大大小小的村落。虽说出行不是太方便,但住到里头,倒还算山清水秀,安静悠然。人都不大愿意出去,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日子都丰润。你往村子里面走,白发老翁垂髫小子嬉戏热闹,少男少女面丰色润,还能体会到几分世外桃源的感觉。

住在塬上的好处就是空气新鲜,水源清洁。村子下面的沟里,逢有雨水大的年份,还能汇成涝池。早年间,老人说里头还能捞出来簸箕大的老鳖,还有长得像四方片子的一种鱼,没事还能捞半笼回来油炸着吃,不过也是早几十年前的事了。

双雄克母

双雄,其实就是弟兄两个,老大叫大熊,老二叫熊熊。同岁的几个都叫他俩绝代双雄,不是说他俩干过啥大事,是什么大人物,而是弟兄俩是双生子,长的又像,干啥都在一起。赶上当时演的一个电视连续剧叫《绝代双雄》,说的是赵匡胤赵光义弟兄俩的事情,刚好又凑上,“绝代双雄”这名字就叫开了。

双雄妈生他俩的时候难产,刚生完娃就大出血死了,人连医院都没出。双雄他爸抱着两个小子哭的跟个婆娘一样,人抽抽的顺着医院楼道的墙溜下来,软成一滩泥。村子人都说这俩娃命硬,生下来就把他妈克死了,将来肯定不得了,不是干大事就是闯大祸。

可是双雄却一直都“不争气”,一副四平八稳的样子,从来也没有啥不得了的事情在他俩身上发生过。唯一的一次就是有同学欺负熊熊,熊熊回来家里面瞪着青眼窝硬是不敢出声。大熊最后硬是问清原委,气不过,拉着熊熊到同学家里,照原样把那个同学也打了两个“熊猫眼”,最后校长在全校师生大会上批评了弟兄俩。可他俩不管,该咋就咋,也不说话。

除此之外,双雄再无出彩地方。学习一般般,长相一般般,个子一般般,啥都一般般。慢慢人都忘了这两个克死亲生母亲的事情了。

飞来“横福”

有一年,政府给三王村拓宽道路,这让村民高兴了好一阵子。四车道的水泥路一直从大公路入村道上修到村子后面七八里路远,都快到山里头了。通车后大家都感觉方便的多,虽然没有几户有小车,但是路宽展了人也觉得日子也快宽展了,墙上的标语不是刷的雪亮么:要致富先修路。一个字能占半堵墙,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路通了心思也就通了。

修完路没多久,政府就又要在离三王村不远的沟里修一个露天垃圾填埋场。当时谁知道这有什么坏处,只听村上干部说是能给村上一年好多补偿款,还有不少补助能发到农户手里。大家也都是一个心思,政府的事情么,反正那条沟又不是咱家的地盘,政府哪怕在那修城门楼子你也管不上,所以也没有人说什么。

这个垃圾填埋场修了大概有三年天气,村上人就开始感觉到慢慢有些事情就不一样了。原来大家每天到饭时,都家家户户端着老碗出来,到门口一圪蹴,谝着吃着,吃饭是美事一桩。后来可能是人都回家看电视还是咋回事,出来吃饭的人很少很少,只有个别的老汉老婆没事了还端着个碗蹲在在门口,一般稍微上点年纪的谁还在外头?

双雄弟兄俩也不例外,要么下地要么上学,要么就是窝在家里面不出来。不爱说话如果有可能是缺点,不爱惹事倒是实实的优点。他爸有时候都嫌他两个太窝囊,可想想娃也有好处,就不再说他啥。

人不爱出去吃饭还可能有个原因就是,外面的空气是越来越差,水越来越黄。原来人喝水就是白开水,喝水下叶子的人家还不多,茶叶也是钱,没点闲钱谁喝茶叶。除非是屋里逢年过节,来人待客,否则茶叶肯定是稀罕东西,轻易不往出拿。可是现在喝水不下叶子根本就没办法咽下去,白水到嘴里面后味是苦咸苦咸的,还夹杂着股子说不上来的怪味,只有下上叶子后才能稍微遮去点味道。

后来人想呢,这事情总有个源头,面朝东一看,大家都知道这是那个露天垃圾填埋场的原因。一到刮风下雨,垃圾场又在上风处,恶臭更甚,把人都能熏死。村子跟前的深沟里面,全是渗过来的臭水臭泥。沟两岸的草原来还茂盛的能把沟沿遮挡的严严实实,现在都稀稀拉拉要死不活的,就像八十岁老婆的头,剩不了几根头发还把头皮都晾出来。

但是又没有人知道这事到底该咋办,谁来办,具体该找谁,找什么单位。政府是个很模糊的概念,政府那么大,你知道这事情谁能拍板沓章子。也有些人寻村上去说这事,意思是看能不能跟上边政府反映下这事情,现在这问题是越来越凸出。村上干部倒是答应的好好的,说是都反映了,但一直没有回音,最后都不了了之。

白发人送黑发人

双雄他爸五十四那年得了病,到医院一查,肺癌晚期。这一年,双雄刚满二十,正是好劳力。他俩早早不念书了,跟着他爸下地干活,却不想农事刚踅摸个差不多,老汉就不行了,还得的是这怪病。

眼瞅着他爸一天天往下瘦,慢慢看出来人要走的迹象,双雄心里着了急。爸爸一不抽烟二不喝酒,哪里得来的这病。几个大小医院来回跑,最后医院说,这病现在只能回去了,老汉想吃啥就买啥吧。所以就回来了,撑了不到一个月时间,老汉瘦的剩了七十斤,最后油尽灯枯,走了。

双雄奶奶从开始到最后,都没掉过眼泪。看着儿子走在自己前面,奶奶不禁想起了双雄生的时候的情况,心里作念着是不是这两个命确实太硬,不仅早早克死了母亲,这还又进一步克死了父亲。可是这心思只能自己在心里打转,哪敢有半个字漏到嘴外面。直到安葬那天,老婆哭昏在自己房子。双雄专门安排一个人把他婆护着,不敢叫再出啥意外。

双雄给他爸在山上深处找了一块墓地,离填埋场远远的,位置刚刚好能看见村上的水泥路。熊熊说这地方好,爸错不过眼前的南来北往,咱俩进进出出的能早早叫爸看见,也好放心。

事非经过不知难

两人安顿好他爸,把奶奶送到他姑那住一段时间,就出去打工了。跟着城里一个包工头干了三年,领了两年的工资,第三年活烂了,包工头揭屁股跑了个没影。大家一看没有拿到工资的希望,就四散回家了。这期间,村子里陆续走了好几个老人。都跟双雄他爸上下年纪。

村里人都开始议论纷纷,这个事情已经不是一家两家一户两户的事情了。填埋场对村子影响太大,有个本家叔给双雄打电话,让在市上咨询下,看这事是不是还有解法。双雄一打听,还真是有政府的人给回话,说是填埋场周围五公里内的住户都有相应补助,并且政府要帮助迁移到合适地方重新择址安家。

双雄开始回到村上,找村上镇上县上。照双雄的性子,就是你不给个说法,我就继续找,找这个不行找那个。我也不吵不闹,就是反复找人反映。找的多了,也就慢慢摸出点道理,磨出点经验,凭着一副囔性子,居然慢慢找出点成绩。

政府刚开始是踢皮球,来回推,上下推。后来是等回话,在研究,等通知。有的还说,你们在市上反映,省上反映,就是再到北京反映,还不是咱镇上村上解决,就不要跑了。可是还是一直得不到解决,双雄就一遍又一遍的上市里省里反映,回村里一个又一个的找年轻人商量。毕竟一两个人是弄不成事的。结果这个事越弄越大,人越来越多。

后来大家商量,不能再这么等下去,要有所行动,要拿出具体动作。你不整出点事情来,政府就一直推推推。后来大家就把通往垃圾场的路给堵了,政府来人劝导,答应尽快落实,回去后就没了消息。只能接着又等,然后又开始堵路,政府又来人,事情仿佛进了一个死胡同。

警察抓人了

那一天,政府一次来了四五百人,有救护车,警车,还有城管车,各种车停了好长一溜子。后面跟的全是垃圾车,等着倒垃圾。村道上到处弥漫着臭味。

城管封锁整个现场后,警察开始劝导大家离开道路。老婆拉着警察说:你们都说没事,我把你们拉上,往前走上三四百米,你们闻闻。我也不说啥,你们这些领导、政府倒是往前走上几步路去闻一闻就知道了,断子绝孙的事情呀。你们咋就能没人管,不承认,装不知道?说着说着,路上的人都开始躁动。

政府人群里面突然出来了一个领导模样的人,一手拿着大喇叭,一手捏着一张纸,开始大声念。喇叭声刺里哇啦,也听不清说些什么,哗哗哗刚念完,回身说了句,动手。后面的警察成群结队就扑了上来,光捡年轻娃逮,婆娘娃老婆老汉就往旁边拨拉。有几个明显是直接冲着双雄过来的,双雄他伯赶紧拿身子往上扛,准备护着他两个赶紧往外走,几个警察拿胳膊把他伯往偏地里一拨,把老汉推翻出去,又一起冲了上来。

那天,双雄和其他七个小伙子,也就是平时经常在一块商量事情的几个人,全部被塞进120,请进派出所。

双雄在里面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啥事情,直到七天出来后才听他婆说,:工作组来把工作都做完了。你俩叫逮进去后,驻村干部都来了,平时都没见过的干部一茬接着一茬挨家挨户的劝说我们签字,说是签字就放人,啥时候签字啥时候放人。村子里面剩下的都是婆娘娃,要么就是都跟婆一样,字都认不得几个的老东西,谁能经得住这架势,政府叫签啥字就签啥字,总是你们回来了就好。自古民不跟官斗,咱不闹了,谁爱闹谁闹去,你俩收了。

双雄绝代

从派出所回来后,双雄果然听婆的话,再没有出头闹过事情,安安心心过日子。后来政府给每户赔了一部分补助款,并答应在其他地方集中盖房,把人都慢慢往过迁。可是总有个过程,至于这过程多长,双雄不再管了。

不过他俩市上省上还没少跑,因为俩人都先后娶了亲,生活倒还能过去。可就是一样,直到年过三十还没有娃,而且俩人都没有。跑医院从镇上到县上,再到市上到省上都跑了个遍,钱花了不少,也没见起啥作用。他婆到处打听偏方土方,两人不知道咽下去多少稀奇古怪的所谓“旺子丹”、“生根水”,依然没见一点效果。

三十四岁那年,双雄从外地收养回来一对女娃。

三十六岁那年,双雄他婆下了世,弟兄俩本来想给老婆风光大葬,准备在他爸的墓旁边起坟。但他婆临死的时候说,你俩把我烧了去,我不要埋,不要土葬。烧了还干净,土地下都脏了,我害怕我下去后受不了那味道。活着的时候闻得够够的,死了就叫婆清清爽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