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花是打铁艺人击打融化的铁汁,使之铁花飞舞,朵朵绽放的壮观景象。最初,打铁花是一种祈福禳灾、驱邪镇宅的法事活动,后来逐渐也成为一种大型民间传统焰火表演。本来,打铁花这一传统表演伴随着打铁技艺的衰微即将消失在历史深处,近几年却突然攀上文化旅游的高枝,局部兴旺起来。在我们晋城地区,就有阳城皇城相府,城区司徒小镇,泽州川底,大阳古镇,高平米山、陈区等多地的打铁花表演,据观者讲都十分壮观且各具特色。相比之下,我们陵川近些年来就很少听说过有此类活动。

三角坝打铁花(陵川的打铁花)(1)

近日拜读光绪八年版(1882年)陵川县志,彻底改变了我对打铁花的看法,在光绪版陵川县志282页,卷15风俗二中描述到清末陵川元宵节风俗时记载:元夕,各筑炉火于门前,喧暖如春,谓之滚火。悬灯嬉游寺观堂宇竟夕,凡二夜。又设烘炉融生铁成汁,倾于木板上,打之成花,灿烂万状,或在树间掩映更奇。总名之曰打铁花,泽郡多有,陵川尤盛。

三角坝打铁花(陵川的打铁花)(2)

由此来看,其一,打铁花在陵川地区,除了驱邪避灾的法事活动这一功能外,确实是民间尤其是元宵节一种大型焰火庆祝表演活动。其二,清朝末年,晋城地区的打铁花很多,“陵川尤盛”一词,虽不乏光绪版陵川县志编辑者对陵川的溢美之词,但也说明陵川打铁花直到光绪年间在晋城地区也是有重要地位的,绝对不是像今天这般寂静无声。

三角坝打铁花(陵川的打铁花)(3)

同时,在光绪版陵川县志857~858页,卷28艺文四,还收录有署名周京的一篇《铁花行》。按该县志艺文类收录惯例,凡作者要么注明是邑人(陵川人),要么注明是外地何方人士,而周京只注明是清朝人。因此周京何许人也?无从知晓。但县志编者想借周京这首《铁花行》来表明陵川光绪年间打铁花的盛况则是无疑的。现录此供诸君去想象古代陵川人打铁花的辉煌。

三角坝打铁花(陵川的打铁花)(4)

《铁花行》

————周京

试灯时候繁新火,簇著冠儿闘(dòu,古同“鬬”)花朵。

星流电掣须臾间,闪睒晶毬满街堕。

未闻鼓铸熔洪炉,烧铅炼汞精金铺。

青黄反覆视人面,火候一足争喧呼。

健者袒跣搏丹砂,横飞十丈开明霞。

凌云高树触星点,纷纷散落薝(zhān,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葡花。

千花万花半空起,天女乘鸾启玉齿。

尽扫瑶台绛阙云,打块成团作欢喜。

我闻下策用火攻,看尔勇猛肩胛红。

幻弄奇伎供一笑,卷地疾走惊儿童。

三角坝打铁花(陵川的打铁花)(5)

三角坝打铁花(陵川的打铁花)(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