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各级官员的选拔任用,在古代社会中的许多朝代里,有着各种不同的选官制度,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魏晋以后的九品中正制度?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魏晋以后的九品中正制度(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

魏晋以后的九品中正制度

对于各级官员的选拔任用,在古代社会中的许多朝代里,有着各种不同的选官制度

比如在秦代及以前的分封制社会里,都是采用世官制度,也就是官员世袭制。一旦老子为官,儿孙世世代代可以继任为官。

到了汉朝,因为从政治上已经废除了分封制,所以选官制度也发生了变化。这时实行的是察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自己的辖区内随时考察和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后任命官职。

曹操年轻时被评议后举孝廉为官

汉末时的曹操,并没有依靠父亲的权势走后门当官,而是凭借自身能力想办法通过“察举制”——举孝廉进入官场。他为了有个好名声,通过三个人为自己造势。一个是太尉桥玄,他说曹操有济世安民的大才;第二个是人才评论家许劭,他给出的结论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第三位是名士何颙。他说曹操是将来安天下的人物。有了这三人的评语,曹操便轻而易举进入官场,20岁时就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

到了隋朝之后,选拔官员全都实行的是“科举制”——通过考试成绩来决定官员的资格。以后的历朝历代,都沿用了科举制。不过不同的朝代考试题目不同而已。

在汉朝和隋朝之间,魏晋南北朝这一段时期,则由曹丕首创了“九品中正制”,也可以说是因为察据制已不适应当时的官场,所以应运而生。

这种制度到了西晋时期,经过不断改善渐趋完备。而到了南北朝时期又有所变化。总之,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制度确立之前,这种选官制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九品中正制示意图

所谓“九品中正制”,基本是两个概念:

一. 设立中正官及其属吏,也就是负责品评选拔官员的官吏。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举的大中正,必为在中央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

二. 将待选的人分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为上、中、下三品,这样,被品选的人才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品级,因此称为九品

由此可见,“九品中正制”的称呼就是这么来的。

九品中正制的品评内容:

中正官品评人才,是依据世、状、行三个方面的标准:“世”是家世出身,是对人才的门第出身、家庭财产及地位等进行审定;“状”是才能表现,是基于“唯才是举”的理念,对人才的才能等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行”是品德品行,是对人才的政治品德进行考察和品评。

品评官员

选拔复核:

中正官评议的结果,必须上交到司徒府进行复核批准,然后送至吏部作为选官依据。中正评定又称为“乡品”,与被评者的仕途密切相关。任官者的官品必须与其乡品相适应,乡品高者做官的起点往往为“清官”,升迁也较快,受人尊重。而乡品低者做官的起点往往为“浊官”,升迁也慢还受人轻视。

中正评议官照例3年调整一次,但中正官对所评议人物也可随时予以升品或降品。一个人的乡品升降后,官品及居官之清浊也往往随之变动。为了提高中正地位,政府还禁止被评者诉讼冤屈。但中正官的定品如果是违法的,政府则要追查其责任。除了每年一次例行品评外,还有“三年一清定”,对人才品级在例行评定基础上进行复评调整,以提高“乡品”等级精确性,从而提高官员选拔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优点:选拔标准家世品德才能并重,较为客观。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

缺点:魏晋时代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凡是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的选拔之权。

等待选拔的人才

后来,这种制度又常常被诟病,到了隋朝就产生了更为合理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科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