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的察举征辟制相比先秦时期的世官制有所进步,但强化了中央各部门和地方行政长官的选拔用人权,一方面威胁了中央集权和皇权,另一方面导致了选拔用人标准形同虚设,选拔官员作弊腐败盛行,加剧了党争形势,造成了东汉末期的政治黑暗和军阀割据局面在曹操适逢乱世“唯才是举”用人理念指引下,开始探索创建新的官员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适应社会政治发展需要应运而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在课本上吗?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在课本上吗(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在课本上吗

秦汉时期的察举征辟制相比先秦时期的世官制有所进步,但强化了中央各部门和地方行政长官的选拔用人权,一方面威胁了中央集权和皇权,另一方面导致了选拔用人标准形同虚设,选拔官员作弊腐败盛行,加剧了党争形势,造成了东汉末期的政治黑暗和军阀割据局面。在曹操适逢乱世“唯才是举”用人理念指引下,开始探索创建新的官员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适应社会政治发展需要应运而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

九品中正制就是由中央政府统一设立中正官及其属吏品评人才,依据世、状、行三大标准,将人才划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以此作为官员选拔任用的依据。中正官是由中央选派的专门负责人才品评和选拔的人事官员,由中央政府吏部进行统管,分为大中正和小中正,州一级的为大中正,郡县级的为小中正。中正官通常由品级较高的官员担任,从现任官吏中选派。中正官品评人才依据世、状、行三个方面标准:“世”是家世出身,是对人才的门第出身、家庭财产及地位等进行审定;“状”是才能表现,是基于“唯才是举”理念对人才的才能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行”是品德品行,是对人才的政治品德进行考察品评。

九品中正制依照一定的程序选拔推荐人才。先是小中正每年一次依据世、状、行对人才进行品评,评出有别于官品又和官品具有对应关系的“乡品”,推荐给大中正,再由大中正向中央推荐,最后由吏部依据“乡品”高低授予官职。由于是依据“乡品”高低决定授予官职高低,故对“乡品”等级评定十分重视。除了每年一次例行品评外,还有“三年一清定”,对人才品级在例行评定基础上进行复评调整,以提高“乡品”等级精确性,从而提高官员选拔的科学性和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