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海子诗歌《四姐妹》中有这样的诗句:

荒凉的山岗上站着四姐妹

所有的风只向她们吹

所有的日子都为她们破碎

我想改一下,献给电影《海街日记》中的主人公们:

老旧的房子里住着四姐妹

所有的风别向她们吹

所有的日子别为她们破碎

是枝裕和夫妻(是枝裕和与海街日记)(1)

《海街日记》的导演是枝裕和是我最喜欢的日本电影导演之一,他从影的早期深受小津安二郎和侯孝贤等影坛前辈的影响,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画面优美,节奏舒缓,通过镜头把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呈现出来,结合人物之间细腻的情感,让观众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下一站,天国》、《无人知晓》、《步履不停》、《空气人偶》、《奇迹》、《如父如子》、《海街日记》、《比海更深》、《第三度嫌疑人》,一直到去年荣获第71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的《小偷家族》,我几乎看遍了他导演的所有电影。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海街日记》,反复看了好多遍。

是枝裕和夫妻(是枝裕和与海街日记)(2)

电影中的四姐妹分别是由绫濑遥、长泽雅美、夏帆和广濑铃饰演的,相信常看日本影视剧的朋友对她们不会感到陌生吧!

故事讲述的是,在风景优美的临海小城镰仓,一座偏僻老旧的宅院里,生活着香田家三姐妹。大姐香田幸,二姐佳乃,老三千佳。她们的父亲早年跟情人离家出走,母亲也抛下女儿远嫁他方,只有外婆照顾着她们。外婆去世后,三姐妹继承了老宅,一起过着波澜不惊的日子。大姐香田幸自觉不自觉地承担起了母亲的角色,照顾着两个妹妹。

是枝裕和夫妻(是枝裕和与海街日记)(3)

一天,父亲去世的消息传来。尽管幸对于多年不见的父亲心怀怨愤,还是跟妹妹前去参加了葬礼,并且见到了从未谋面的同父异母的小妹浅野铃。血缘中天然的亲近感使得她们相处很融洽,临别时大姐幸情不自禁的就说出了让小妹来跟自己一起生活的话。

不久之后,与继母相处尴尬的小妹就搬来镰仓一起住了。

是枝裕和夫妻(是枝裕和与海街日记)(4)

长久以来,在这个只有女性成员的残缺家庭里,三个姐姐的心理上都被打上了无形的烙印,对父爱的隐性渴求使得她们很容易被看似成熟的男人所吸引,令人为她们以后是否会重蹈父母的覆辙而担忧。而最小的玲尽管外表乖巧,内心深处也有着难言的创伤。

大姐香田幸

是枝裕和夫妻(是枝裕和与海街日记)(5)

大姐幸是个责任感很强的女子,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下形成的长姐如母的情结,一直是支撑她奋力前行的动力。她年纪老大不小了还是不肯考虑个人的终身大事,就是出于对妹妹们及这个家的一份责任感。她在竭尽全力地维持着一个早已不完整的家庭,想要用自己的女强人形象和妹妹们的幸福来向离异的父母示威。

当幸在父亲葬礼上第一次见到同父异母的妹妹浅野铃时,看到其后母及长辈为葬礼致辞互相推诿,竟然想让这个14岁的未成年女孩上去撑场面,就明白了小妹铃的困难处境,于是坚决表示了反对。这时的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油然而生的母性之爱,竟然压倒了对那个抢走了父亲的女人的怨恨。于是在临别之际,她才会突然说出邀请浅野铃一起生活的话来。

大姐幸内心对于抛弃家人搞婚外情的父亲是怀有怨愤之情的,没想到的是自己也喜欢上了有妇之夫,并且长久保持着情人关系。所以当内心纠结烦恼的铃替自己的母亲向她道歉时,她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沉默了一会儿才说,这并不是谁的错。这时的她其实是在为自己辩解,想来她也明白了感情的事是复杂的,所谓的对与错不过是因为每个人的立场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二姐香田佳乃

是枝裕和夫妻(是枝裕和与海街日记)(6)

老二佳乃是个懒散的、大大咧咧的女孩子,平时丢三落四,乱穿姐姐的衣服。在工作中,她循规蹈矩地混日子,得过且过,毫无人生目标。在感情上,她空有一副熟女的皮囊,心智却极不成熟,一再地倒贴吃软饭的男朋友,受伤害后也只能向姐妹们撒酒疯。哭过闹过,没心没肺的她又迅速绽放笑颜,继续下一次的爱情冒险。

好在她终于也会有醒悟的时候,在帮助海猫食堂老板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了人生的无奈与挫折,开始走向成熟。最后她似乎又喜欢上了一个成熟稳重的男同事,虽然结果不得而知,但她肯定不再是那个曾经没心没肺的自己了。

老三香田千佳

是枝裕和夫妻(是枝裕和与海街日记)(7)

老三千佳是姐妹中是最单纯的一个了,平时总是默默地吃饭,痴痴地发呆。她喜欢钓鱼,喜欢足球,喜欢着相貌不出众年纪也大很多的店长。由于父离异的时候她还很小,只有很懵懂模糊的记忆,所以也只能向小妹浅野铃打听关于父亲的点滴。当她得知父亲也跟她一样喜欢钓鱼的时候,那种发自内心的欣喜已经冲淡了曾经那一点模糊的恨意。

在她的潜意识里,其实充满了对父爱的渴求。

小妹浅野铃

是枝裕和夫妻(是枝裕和与海街日记)(8)

最小的浅野铃是个外表坚强内心却很不安的女孩子,母亲去世,跟着父亲又组建了新的家庭,继母也有着自己的孩子,所以对她是不可能给予太多关爱的。而她又要独自照顾生病的父亲,承担着超出年龄的压力。随着父亲的去世,她被置于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与既无血缘关系又无深厚感情的继母继续生活在一起的话,那种不乐观的前景给她的内心投下了更大的阴影。然而在父亲的葬礼之后,同父异母的姐姐们突然邀请她去镰仓一起住,无疑是给了她突如其来的希望。从她追着公交车挥手的情景就能够看出她内心的激动。

是枝裕和夫妻(是枝裕和与海街日记)(9)

跟姐姐们住到了一起之后,她充分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同学们的友情,终于渐渐释放出本我的天性。她在球场上飞奔,在海猫食堂吃竹荚鱼,跟姐姐们一起做梅子酒,一起点焰火,成为了一个开心爽朗的女孩。她也在醉酒之后说出了压抑在内心深处的话,说她讨厌继母,爸爸是个大笨蛋。而就在说出这些话的同时,她的心结已经开始慢慢解开了。

血脉亲情的牵绊

是枝裕和夫妻(是枝裕和与海街日记)(10)

四姐妹在四季流转的日子里温柔地相处,彼此关怀。她们一起经历了三次逝者的葬礼,一次是父亲的葬礼,一次是外婆的祭奠,一次是海猫食堂阿姨的葬礼。深感生死无常的悲伤时刻,让她们更加懂得了人生的可贵,亲情互爱的重要性。

在外婆的周年祭奠中,大姐幸与妈妈因卖房子的问题而产生口角,幸生气地批评妈妈不成熟。最终,由于姨姥姥的调解,还有血脉亲情的牵绊,母女俩还是和解了,彼此解开了多年的心结。曾经隔阂怨愤的一家人,在亲情上算是功德圆满了!

是枝裕和夫妻(是枝裕和与海街日记)(11)

导演是枝裕和

曾几何时,每每感觉身心疲惫的我,总是会点开电脑磁盘中的这部治愈系电影,反复体验那令人感动的美好与温馨。好电影是要经得起一看再看的,《海街日记》就是这样一部不因岁月流逝而湮灭的作品。我想,是枝裕和注定会因这部作品而留名影史的,即便这未必是他迄今为止最好的作品。

是枝裕和夫妻(是枝裕和与海街日记)(12)

记得去年,那部令是枝裕和登上荣誉顶峰的《小偷家族》横空出世,一举夺得了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然而由于影片反映了社会底层的阴暗面,在日本国内引发了一片争议之声。很多人认为他为了个人拿奖而刻意丑化了日本在国际上的形象。这一点倒颇像当年中国导演张艺谋的电影《红高粱》获得国际大奖时在国内的遭遇。

由于是枝裕和此前还有过一些批评日本执政当局的言论,使得那位致力于推动日本文化输出的首相也对其漠然视之。然而在中国,他却赢得了一致的好评,积极邀请他过来参加电影交流活动。而他也坦承自己在与贾樟柯等众多中国电影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接触中,对日本电影的现状与发展产生了一丝危机感。

是枝裕和夫妻(是枝裕和与海街日记)(13)

愿是枝裕和能够拍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愿《海街日记》能够温暖更多人的心灵!

关注临风影剧,了解更多娱乐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