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剧《幸福到万家》收获了一波又一波热搜话题。
与此同时,还有一部零热搜、无宣发、没流量的低调国产剧《大山的女儿》。
这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良心国产剧,开播就获得了9.1的豆瓣高分。
故事的主角黄文秀,我们并不陌生。
她是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是“七一勋章”获得者、《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
转眼3年过去了,随着《大山的女儿》收官,这位驻村书记的故事再度打动无数网友:
“看《大山的女儿》,哭干了我的眼泪。”
“基本不看电视剧的我,认认真真看完了《大山的女儿》,热泪盈眶……”
2018年,刚刚毕业的黄文秀奔赴偏远贫困山村,在广西百坭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带动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然而,一场山洪,让她的人生定格在了30岁。
这3年,以及黄文秀30年的人生,有特别多故事可说。
黄文秀是广西百色农村长大的孩子。
那个时代大家都穷,黄文秀所在的村子格外穷。
黄文秀家里唯一的收入,是黄爸爸种芒果的收入。为了养活三个孩子,黄爸爸早出晚归,在芒果地忙活。
即便如此,他并没有落下对孩子们的教育。
每天晚上从地里忙完回来,黄爸爸都要给孩子们讲故事。
在良好家庭氛围的熏陶下,黄文秀从小就格外懂事。
一张高凳子,一张矮凳子,就是一张书桌。
黄文秀放学,就在上面写作业。写完作业,她就帮着父母做家务、干农活。
生活给予的苦难,可以压垮一个人,却压不垮一颗坚韧的心。
黄文秀的高中班主任,对这个笑容明媚的女孩记忆深刻:
“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她的理想就是考上大学,掌握本领后回来建设家乡。”
高考时,黄文秀成功考上了山西长治学院。
姐姐说,黄文秀最大的梦想是在村里办一所幼儿园,“她希望成为一名老师,把所学知识教给乡村的孩子”。
带着梦想,怀着期望,黄文秀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度过了4年充实的大学生活。
考上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后,黄文秀一直记着年少的梦。
她关注基层教育及扶贫,立志要为家乡老百姓做点什么,摘掉扣在祖祖辈辈身上“贫穷”的帽子。
于是,毕业前她报考了广西定向选调生,毅然决然回到家乡,回到山区,扎根基层。
离开北京前,很多人劝黄文秀现实一些:
“你自己家都是贫困户,住的还都是茅草屋,又怎么能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现实点!”
“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不要被人生价值迷了心窍,对于我们来说,能有什么比赚钱重要?”
一字一句,如一把刀,扎在黄文秀心房。
她想起父亲的教诲:“我们不需要钱多,钱是珍贵的,但是价值不高,人的生命价值用得好,高于一切。”
拒绝大公司的邀请,黄文秀长长舒了口气。
有位哲人说过:
“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
黄文秀回到家乡广西百色支援建设,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后,她又主动请缨,来到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任第一书记。
初来乍到,村里人对黄文秀不熟悉,更谈不上信任。
每次黄文秀上门,不是吃闭门羹,就是户主避而不见。
一来二去,就在村里人以为这个“女娃娃”要打退堂鼓的时候,黄文秀戴着草帽,笑容灿烂,又一次出现在自家门口。
帮扫院子、摘砂糖橘、收玉米、种油茶......
驻村2个月,黄文秀走遍了全村195个贫困户。她和大家一起,一边干农活,一边商量脱贫计策。
有人被这份真诚打动,主动与黄文秀聊天;有人照旧不买账,觉得黄文秀“装腔作势”。
黄文秀听在耳朵里,记在心尖上。
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
我的方言进步了,可以和贫困户用桂柳话交流了。
时间过得真快,我以为自己无法坚持,但真的走到了今天。
……
这是她写在日记上的话,一字一句,记录着一个年轻女孩的努力。
黄文秀挨家挨户走访全村,建档立户,记录本上清晰地标注着每一户的致贫原因。
一笔一画,黄文秀绘下百坭村贫困户分布图,用心标注出每一户人家的名字和位置。
黄文秀在驻村日记中手绘“民情地图”
她的朋友圈没有美食和美照,有的都是和村民们采茶织布、下田干活、视察堤坝、推广砂糖橘……
在她的带领下,不到一年的时间,百坭村实现了88户418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2.88%下降到2.71%。
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许多人的命运因此改写。
深知这点的黄文秀,下定决心,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没有人天生就是英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不过是,有人坚定了信念,决定逆流而上。
其实,了解黄文秀后,你会发现在很多方面,她和我们身边的普通女孩没什么两样。
爱穿连衣裙,会弹吉他,练书法,学画画......
踏实努力,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普通二本院校考到北京师范大学读研。
但不同的是,她的家庭极度困难。
文秀牺牲后,来慰问的工作人员被震惊了。
她家是一栋类似“半成品”的二层小楼,水泥地,楼上的门窗都没装。家里最值钱的家具,是一台老式电视机。
大家这才知道,文秀一家,也是前两年才刚刚脱贫。
黄文秀的父亲身患肿瘤,做过两次大手术;母亲下肢残疾,还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因为贫困,文秀一路靠着国家补贴和贷款,才上了大学。在本科和研究生期间,她还一直受到一位无锡好心商人的资助。
如果问她为什么要放弃留在北京赚钱的大好机会,我想,对黄文秀来说,只有两个词——感恩和责任。
黄文秀去世的那个雨夜,她刚刚照看完病重的父亲,因记挂着村里的防汛安全,她连夜返程。
她心里装着所有人,唯独忘了自己。
一路上,她打电话给村里,不停询问村里的情况,还惦记着第二天的会议。
途中,暴雨引发的山洪来势汹汹,淹没了狭窄的山路。
黄文秀成了被厄运选中的人,她的人生永远地停在了那个雨夜。
《感动中国》组委会在给黄文秀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
“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
前些天,《大山的女儿》主演杨蓉的一段采访曝光,狠狠戳中了网友:
拍摄的时候,当地人开车两三个小时,就为了来看看我,看看我像不像。
百色的百姓不曾忘记这位好书记,百色的土地不曾忘却这位大山的女儿。
现在,越来越多像黄文秀一样的年轻人,在振兴乡村的一线,挥汗如雨,步履不停。
杨杰兴、黄旭先后接过黄文秀驻村第一书记的“接力棒”,投身百坭村的扶贫工作。
90后干部黄思薇,在2021年3月成为了百坭村新到任的驻村干部。
这群年轻人,在祖国需要的地方挥洒着青春和热血。
前段时间,大凉山小伙苏正民的毕业论文,洋洋洒洒6000多字,一度刷屏全网。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何其有幸,从大凉山到北京、武汉,阿苏唯有继续努力学习,带着知识回到大山,帮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更愿意为他人打伞。
从小镇中走出来的他,也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去推动山区的发展,让更多的孩子可以活得不那么苦。
像苏正民一样,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年轻人,不是个例。
他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眼中更有光芒万丈。
点点滴滴的小事,终于汇聚成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
这是黄文秀的梦想,也是无数人的期望。
时代,正因这样的人存在而温暖,无数贫苦的人也因为他们得以重写命运。
故事之初,她就像山间一阵清风,温柔地自我介绍道:“认识一下吧,我叫黄文秀。”
黄文秀选择了大山,像一棵树,扎根泥土,向上攀缘。
生命的过程是一个单向的旅途,不管遇到的是荆棘小道,还是康庄大道,选择了就没有回头路。
但只要是正确的路,我们走的每一步,都是丰碑与勋章。
作者:今夕何夕,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