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新东方官微

有人说,大学就是个小社会,进到大学里,总会有机会体验到来自社会的“人心险恶”

永远会有些糟心事让大学生在自习室里无能狂怒,也会有很多莫名其妙的作业让大学生奋战到天明。

当然,有的场合,会让这种机会变得格外多。

烦心的人际关系和追着人跑的作业DDL跟它比起来都算是小事,再怎么身心折磨都比不上把这两桩倒霉事合二为一的四个字——

小组作业。

01

写作“小组作业”,读作“照妖镜”

小组作业,又叫“小组作孽”,是一项令无数大学生厌烦的灾难式合作,擅长把一群具有多样性的人类强行凑合到一起,最终完成一份东拼西凑的作业。

让人笑死的学生日记 这就是大学生小组作业(1)

可以说,不管是社恐还是社牛、卷王还是懒狗、大佬还是菜鸡,说到大学里最讨厌的一件事,经常都会给出同一个答案,小组作业。

但老师们的初衷,当然不是用这么一个社交难题来折磨无辜的大学生,而是想用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完成更有挑战性的问题。

在老师们看来,合作的方式可以让更多人参与到一个复杂项目的研究当中,在节约研究时间、多线并进的同时,还能够产生思维的碰撞,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往往不那么发展。总有人寄希望于分工合作能够减轻工作量,但当所有人都这么想的时候,就会事与愿违——

一个人能做完的事情,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却做得更慢更烦了。

老师们觉得“众人拾柴火焰高”,实际收获的是“1 1 1 ··· 1<1”。

让人笑死的学生日记 这就是大学生小组作业(2)

就像有个网友说的那样: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古人早就明白了这点。”

让人笑死的学生日记 这就是大学生小组作业(3)

小组作业在大学里就像个人性的“照妖镜”,一照下去,各种“摸鱼划水、推卸责任、光说不做、已读不回”的人纷纷现形。

一通操作,让社牛怀疑人生,让社恐更加讨厌人际关系。

让人笑死的学生日记 这就是大学生小组作业(4)

事实上,不管你跟对方熟不熟,在真正分组合作之前,都很难看出这个学期即将并肩作战的组员会是个什么样的人。

有的幸运儿成功混入学霸小组,一边勤勤恳恳工作,一边被大佬带飞,最后一整个小组进度神速,成为其他同学羡慕嫉妒恨的首要对象。

但更多的人,没那么幸运,甚至有点倒霉,一次性碰上各式各样的奇葩组员,不带重样。

很难想象,会有人一边在小组群里说自己事务缠身、压力太大而难以胜任小组分配的任务,一边无缝衔接跟人出去连玩两盘剧本杀。

有的人在社交平台上内涵组内分工不均,自己的任务太多,实际上在群里什么事情都没干,直接摆烂到DDL。

还有的人,不那么老油条,却依然让人血压飙升。

由这些人经手的任务,可能会收获百度百科复制粘贴的资料、格式都没有调整的Word文档,配色和排版让人看了眉头紧皱的PPT……做了约等于白做,说了还会委屈。

更有人明明自己不干事,但每当别人做好了任务后总要嫌东嫌西,要问具体怎么改,又说不出个所以然。

让人笑死的学生日记 这就是大学生小组作业(5)

这么一场小组作业下来,合作是没了,原本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被磋磨得岌岌可危。被组里摆烂的、抬杠的、做得太差的人一拖再拖,等到交作业的期限将至,最后收拾烂摊子的往往是最着急的那个人。

为了拿一份成绩,这些天选倒霉蛋只能一个人完成99%的作业内容。

让人笑死的学生日记 这就是大学生小组作业(6)

他们一边在深夜灯火通明的自习室里怀疑人生,一边痛骂离谱的小组作业和奇葩组员,最后还得写上所有人的名字。

实在是憋屈。

02

平安熬过一场小组作业,仿佛渡完劫

大学四年,几乎没人逃得过几回小组作业。

有的人面对作业咬牙切齿,有的人对着奇葩队友敢怒不敢言,当然还有些人脑子转得快,摸索出了整治小组合作“划水怪”的秘诀。

众所周知,一学期的小组合作顺利与否,往往从学期初选组员和组长的时候就冥冥中注定。

让人笑死的学生日记 这就是大学生小组作业(7)

所以,在组队时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赶快回想过往交流经历,并发挥复杂的人际网络进行打听,成了挑选靠谱组员的一大秘诀。

当然,看似靠谱的人,也不一定是真的能干。最开始这么做的人估计也没想到,仅仅是自己因为社恐不想当组长,千挑万选来的靠谱组员也有可能因为摊上一个扔骰子选出来的划水组长而组团摆烂。

有的网友经历多次试错之后,直接自己当组长,直言:

“我就不一样了,小组作业我根本不想让组员碰,从头到尾全自己搞才安心。pre这种东西,内容-PPT-演讲肯定是一个人连贯做效果才是最好的,自己走完全部流程,演讲都不用背稿,内容烂熟于心,看着PPT讲,出口成章。”

让人笑死的学生日记 这就是大学生小组作业(8)

就是不知道,忍无可忍的大佬担任组长带飞全组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如果可以,这分数大可不必做慈善直接分给别人。

组队之时处处是坑,合作的时候也有很多门道。

就比如,挑选的集中讨论地点不同,效率就可能天差地别。

在微信、腾讯会议等等线上交流平台还没普及的年代,小组合作中的“摆烂人”还无法这样如鱼得水。

自从各种讨论和会议能够在网上解决,有些人就钻起了空子。

一会儿网络太差掉线了,一会儿手机没电要关机,一次换一个理由,想讲道理他就玩失踪,有的甚至失踪到连自己的名字没被加上都没有发现。

让人笑死的学生日记 这就是大学生小组作业(9)

所以,如果想把这种摸鱼的苗头从根源处扼杀掉,强制回归线下的讨论方式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挑一个所有人都在的下课时间把组员薅齐,在集中讨论的时候紧盯所有人的动向,把事情一桩桩安排下去,足以惩治划水怪面对任务消息已读不回的小把戏。

如果有人真的完全躺平指望着坐享其成,最后还能用一个“撕破脸”的除名大法,并且报告老师。

有网友曾经用过这个办法,成功把已读不回的组员移出小组,并且老师还为此让这位不愿意合作的组员单独成为一个小组,自己搞完所有作业。

让人笑死的学生日记 这就是大学生小组作业(10)

万般斗智斗勇,都是为了最后的解脱。当终于站在台上展示,把这轮小组作业熬过去,大学生们仿佛渡了次劫——

还是失败的劫,修为没怎么提高,只剩下身心俱疲。

03

小组合作,

划水者的天堂,老实人的噩梦

很多人,包括老师,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小组合作能合作出这么多矛盾,并收获一份比自己做出来质量还差的作业?

或许,老话里的“人多力量大”和“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是一种所有人勠力同心的理想状态,但现实中由于人性的各种弱点,往往更多的是“三个和尚没水喝”和“独木难支”的困境。

一个人做事的时候,由于旁边没有帮自己担责的人,往往再苦再累,为了最后的评价,也会勉强咬牙坚持。当自己得对自己负责时,哪怕做得不好,至少也不会全部撒手不干。

小组合作,特别是超过五个人的小组合作时,就不一样了。有的人不想负责任,抱着“反正有人会帮忙”的心态,把事情全部推给别人干。

而受苦的就是那些责任感太重、想取得好成绩又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倒霉蛋。他们一边忍受着进度的催促,一边帮着其他人修修补补,偶尔怀疑自己为什么要这么累,但很快又被别人一声又一声的“大佬”冲昏理智。

让人笑死的学生日记 这就是大学生小组作业(11)

道德绑架,捆上容易,解开难。

很多人哪怕已经大学毕业了,看到这种小组作业中的困境,经常在幸灾乐祸之余还会有些共鸣。

因为这种推脱责任、道德绑架,实际上并不止存在于小组作业中,小组作业只是社会在大学中的一个缩影,真正困扰人的是这些事情深处透露出的人性弱点。

就好像,工作之后,你也可能需要做项目,面对很多想让你帮他干事的同事。一次都不帮忙,人家说你小气,帮了两三次之后,以后这些事情就全都属于你。

如果还遇上那种“有功时所有人一起赏,有错了谁做谁倒霉”的领导,吃力不讨好的打工人只会再度回想起被小组期末成绩折磨的辛酸。

当然,有些老师和领导从前深受其害,等到他们成为评判者的时候,难免对这些被架在高处的“大佬”心怀同情,直截了当地撕了摆烂者的伞,让所有人都一起干活。

比如说,在合作之后,需要上交一份详细的分工表,在统一成绩的基础上,按贡献度加分。

至于玩失踪的老赖,对不起,踩了老师的雷,没分。

让人笑死的学生日记 这就是大学生小组作业(12)

也许,只有评判机制更科学,才能让那些抱有侥幸心理的划水者,为了自己的利益,多分担点活。

要不然,永远都会有一个人做完小组99%作业的情况出现。心累的同时,只能在心里哀嚎:

不要靠近小组作业,会变得不幸!

让人笑死的学生日记 这就是大学生小组作业(13)

参考资料:

1.毕导 《如何在小组作业中科学摸鱼,全身而退?》

2.毕导 《如何用小组作业逼疯同学?一人学会,全组升天》

3.Vista看天下 《中国大学生听到这四个字就头大》

#家长百问百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