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位著名科学家不但在数学方面,而且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领域,他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祖冲之是哪个年代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祖冲之是哪个年代的(祖冲之)

祖冲之是哪个年代的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位著名科学家。不但在数学方面,而且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领域,他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429年,祖冲之出生于范阳遒(今河北涞水)的一个科学世家,生活条件优越。他自幼就特别喜欢数学,不喜欢读那些枯燥的经书,也不喜欢背那些难懂的诗词,而且对仕途毫无兴趣。为此,父亲经常责骂他。祖父曾任刘宋的大匠卿,主管土木建筑。他常为祖冲之辩护说:“只会死记硬背,不肯动脑筋,又不会动手的人,才是真的没有出息呢!”因此,祖冲之特别喜欢和祖父待在一起。祖父经常给他讲一些建筑知识,这对祖冲之影响很大。无论去哪儿,祖父总把祖冲之带在身边,以便让他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工地上有许多能工巧匠,他们个个能画会算,祖冲之打心眼儿里敬他们。

平时,祖冲之和工地附近村里的小孩子们一起玩,这些小孩子会爬树,认识很多的花、草、树木、鸟和虫子,还会游冰。和他们在一起,祖冲之也学到了许多知识。晚上,他们在院子里有艮星,祖冲之会告诉那些孩子:“那是织女星,那是牛郎星,这两颗星中间隔着的是银河月……你们瞧,那七颗星是北斗星,北斗星的勺柄,是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改变方向的………”那些孩子很喜欢祖冲之,他们在一起玩得非常开心。

祖冲之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他经常向祖父提出一些问题。为了解答祖冲之的问题,祖父找来一些文章,让他自己看,并说:“这是汉朝天文学家张衡的文章,你认真看看,会得到一些答案。”

祖冲之如饥似渴地读着这些文章。过了一段时间,祖父问他:“你现在知道月亮为什么会

有时圆有时缺了吗?”祖冲之说:“我懂了。月亮本身是不会发光的,朝着太阳的一面有光亮,背着太阳的一面就没有光亮。”他又

接着说,“人站在地球上看月亮,正对着阳光照射的一面时,看到的就是满月;侧对着阳光照射的一面时,看到的就是半月;由于角度不同,所以月亮有时看起来像把镰刀……”祖父听了很高兴,就继续问他:“你说得对,如果日月相对,地球在中间,太阳

光被地球遮住,照不到月亮上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祖冲之立刻回答说:“发生月食!”祖父夸奖了他一番。从此,祖冲之对

有关天文学的文章和书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看书时,还把祖父给他的小木球(有点儿像今天的地球仪)摆在面前,转来转去,进行研究。

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天文历法至关重要。为促进农业发展,祖冲之把满腔热情放到对天文历法的研究中。他一面熟读以前的科学家的论著,汲取营养,丰富自己;一面亲自操作天文仪器观测天象,在实践中检验前人的天文历法理论正确与否。他发现当时施行的《元嘉历》存在不少问题。农民按《元嘉历》进行生产,必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于是,祖冲之决意改革旧历。

462年祖冲之把他编制的新历法《大明历》献给了帝。通过编制《大明历》,祖冲之测得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365.2428日,测得“交点月”的日数为27.21223日,其精确程度在当时世界上是最高的。为了能颁行新历,祖冲之与宋孝武帝的宠臣﹣﹣懂得天文历法的戴法兴进行了面对面的辩论。戴法兴是一个保守主义者,他在辩论中提出了很多问题来为难祖冲之,企图把祖冲之驳倒。戴法兴认为太阳的运动没有一定的规律,日月星辰运动的快慢,凡人是不可能知道的,而且历法是古人留传下来的,不应随便更改。他这些保守的理论,都被祖冲之用事实一一驳回。辩论到最后,在场的多数大臣都认为祖冲之是正确的。这场辩论也成为我国历法史上著名的论战之一。

祖冲之在数学领域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世界数学史上,他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祖冲之还明确指出了圆周率的上限和下限,用两个高准确度的固定数做界限,精确地说明了圆周率的范围。在欧洲,德国人奥托得到这一结果,是在16世纪。

祖冲之还曾改造了水碓磨、指南车、千里船等。在494年到498年之间,他又担任长水校尉,期间他写了一篇《安边论》,很受齐明帝的欣赏。

500年,祖冲之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