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很小的时候,生活在乡下,每个晴朗的夜晚,都会跟着父母一起散散步,一抬头总能看见明月悬空,不论我们走在哪里,月亮都会跟到哪里。我当然觉得很惊奇啦,妈妈就会教我“月亮走,我也走,我跟月亮是朋友”的儿歌。

大家或多或少都与我有相似的儿时记忆,都问过父母为什么月亮会跟着人一起走吧?如今长大了,知道了月亮并不会跟着人走,我们在异乡漂泊,每每不经意间的抬头仰望,依然能看见或圆或缺的月亮依然挂在当空,与小时候并无二致,就好像故乡的月亮伴随着我们,走了千里万里,经历了人间寒暑。

无论我们走到哪里,这一轮明月总在不经意间勾起我们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我想,这便是中国人赋予月亮思乡含义的源头。

中秋佳节,你回家了么?

嫦娥奔月跟哪个节日有关系(嫦娥奔月变蛤蟆)(1)

中秋月圆

农历八月十五,正值秋季之中,故谓之中秋。

中秋是个重要的日子,对于古代中国农业社会而言,春秋两季是至关重要的季节,春种秋收,往往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既然如此重要,自然少不了祭祀。

中秋便源于秋祭。

《礼记》云:“天子春朝(cháo)日,秋夕月。朝(cháo)日以朝(zhāo),夕月以夕”。简单翻译过来就是天子要在春天祭祀太阳,在秋天要祭祀月亮。

最开始,秋祭其实是秋分日,但往往秋分与八月十五相隔不远,十五又恰逢月圆,所以后来逐渐就从秋分日祭月演变成了八月十五祭月。

古代讲究顺天应人,对于国家来说,秋祭是最高级别的祭祀活动之一,对百姓来说,刚经历了秋收的忙碌,也会趁着中秋合家相聚,庆祝一下。

在没有霓虹闪烁和高楼大厦的年代,每个中秋之夜,人们都会在院中对着月亮摆下供桌,桌上有当季的新鲜瓜果和精致的点心,用于祭拜月神。之后还要准备一桌家宴,全家人围着桌子,一边赏月闲谈一边享受美食。

岁月静好,阖家团圆。

嫦娥奔月跟哪个节日有关系(嫦娥奔月变蛤蟆)(2)

唐宋中秋趣事

唐朝时,中秋赏月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流行的习俗,在诗词的巅峰时代,描写中秋赏月的诗歌大量出现,《太平广记》中便记载了一段异闻:传说唐玄宗李隆基曾在中秋之夜梦游月宫,听见了月宫中的仙乐,醒来后就创作了《霓裳羽衣曲》。

唐玄宗本就是一个对音乐戏曲颇有造诣的君王,这首《霓裳羽衣曲》更是唐朝歌舞集大成之作,是音乐舞蹈史上的璀璨明珠,只可惜安史之乱后失传,后来经过南唐后主李煜的努力,又将其大部分补齐,但金陵城破、南唐灭亡之时,李煜又下令将其烧毁,一直到南宋年间,词人姜夔发现了商调霓裳曲的乐谱十八段,并将其收录在《白石道人歌曲》中,命运多舛的《霓裳羽衣曲》才得以保存至今。

嫦娥奔月跟哪个节日有关系(嫦娥奔月变蛤蟆)(3)

至宋朝,由于商业迅速发展,国家和百姓都有钱了,人们越来越会玩儿,赏月已经不是单纯的坐着观赏,而是被玩出了花儿。

《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期的中秋夜,市面上的商铺都会装饰门面,最豪华的就是大酒楼,条件稍好的人都会争相走进酒楼,在这里喝酒、赏月、吟诗、填词,还有大型音乐会,丝竹管弦声不绝于耳,酒楼外的夜市也非常热闹,《梦梁录》中是这样描写中秋夜市的:

“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

宋真宗是个虔诚的神仙信徒,不论佛道、不论天地、不论有名无名,只要是神都被他拜了个遍,有皇帝带头,民间自然会跟上核心领导的脚步,求神拜佛成了当时最时尚的事情。拜月神求赐福的活动就这样形成了。

北宋末人金盈之撰《新编醉翁谈录》一书,详细记录了这个活动:每到中秋,所有人都会登楼拜月,实在没有条件登楼的,也会在庭院中拜月,目的是为了祈福,男求功名、女求美貌,其疯狂程度丝毫不亚于如今年轻人对时尚潮流的追捧。

通过这一记载,我们也能嗅到一丝变化,同样是中秋拜月,宋朝之前主要目的是祭祀,从宋朝起则变成了祈福为主。

无论是阖家团圆,还是祭祀祈福,中秋月永远和神灵分不开联系,那月亮中到底有哪些神仙和传说呢?

嫦娥奔月跟哪个节日有关系(嫦娥奔月变蛤蟆)(4)

月中传说

用现代科学眼光来看,月亮就是一颗普通的星球,大概率没有生命存在,但在中国古人眼里可不是这样,千年以来,人们望着同一轮明月,编织出了许多美好的故事。

嫦娥奔月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亮的人是谁?美国人说是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中国人说是嫦娥——用家喻户晓来形容嫦娥奔月这个神话,不但不夸张,还尚觉不足。

嫦娥奔月在许多古籍中都有记载,西汉刘安的《淮南子》、东汉张衡的《灵宪》都可以窥见嫦娥的身影,至今发现最早的版本是秦简《归藏·归妹》一卦的卦辞:

昔者恒我(姮娥)窃毋死之药于西王母,服之以月……恒我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蠩(蟾蜍)

嫦娥偷吃灵药以成仙,是奔月故事流传最广的版本,唐朝李商隐便有“嫦娥应悔偷灵药”的诗句。但问题是……美若天仙的嫦娥姐姐,怎么变成了蟾蜍?

嫦娥奔月跟哪个节日有关系(嫦娥奔月变蛤蟆)(5)

蟾蜍蚀月

在许多古代壁画中,蟾蜍都和月亮同时出现,实际上在最初的传说中,蟾蜍确实与月亮有着密切的联系,月中宫殿称广寒宫,又称蟾宫,还有蟾宫折桂的传说。

中国古人万事万物讲阴阳,在阴阳观念中,月亮属阴,而蟾蜍多子,在远古时期是人类生殖崇拜的图腾,象征女性,也属阴,再对应到五行中,月属水,蟾蜍是两栖动物,整个生命过程中都离不开水。

蟾蜍冬眠时犹如死去一般,直到第二年开春,天气转暖,才“活”过来,古人觉得蟾蜍具有死而复生的超能力,月亮呢则有圆缺的变换,跟死而复生有着同样的神秘感。

这些种种认知,都是古代把蟾蜍与月亮联系起来的关键,最神奇的是,最初的月蚀也被认为是蟾蜍在咬噬月亮,后来流行天狗吃月,那都是蟾蜍吃剩下的。这可不是我胡说,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有记载:

詹诸,月中虾蟆,食月。

无独有偶,更早一点的西汉,司马迁著《史记·龟策列传》中也有类似记载:

月为刑而相佐,见食于虾蟆。

这样看来,嫦娥仙子和蟾蜍都出现在月亮中,古人把二者相结合也不无道理,但毕竟还是太过牵强了吧,物种都被改变了,和嫦娥有着相同遭遇的还有“顾菟”。

嫦娥奔月跟哪个节日有关系(嫦娥奔月变蛤蟆)(6)

玉兔捣药

传说月亮上有只勤劳的小兔兔,没日没夜地捣制长生不老药,《西游记》中还有玉兔思凡下界,变成公主要嫁给唐僧的桥段,结果被孙悟空打回原形。

这玉兔到底从何而来呢?

屈原的著名长诗《楚辞·天问》,从开天辟地问到人间兴亡,其中就有不少传说神话的早期面貌,他在《天问》中对月亮就发出了灵魂一问: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tù)在腹?”

简单来说,就是月中有“顾菟”。

这顾菟到底是什么啊,说来就复杂了,东汉王逸为《楚辞》做注的时候,把顾菟解释成兔子,这个解释也成了最为人知的版本,从此月宫中就多了一只兔兔;但闻一多先生提出过不同的见解,他曾列举出十多条证据证明顾菟就是蟾蜍;还有一些学者根据楚地方言认为,顾菟实际上是虎。

你看这顾菟是不是和嫦娥姐姐一样可怜,都被改变了物种,还变了好几次。至于顾菟到底是什么,没有明确定义,但既然玉兔捣药的传说流传这么多年,深受中国人喜爱,那不妨就把它当做兔兔吧,多可爱!

嫦娥奔月跟哪个节日有关系(嫦娥奔月变蛤蟆)(7)

吴刚伐桂

嫦娥成仙奔月,仙人肯定拥有长生不老之身,蟾蜍又有死而复生的超能力,这在追求长生不老的古代人眼中,简直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可为什么月宫中的嫦娥和蟾蜍能长生,地大物博的华夏大地上的子民却不能呢?古人认为,这是因为月宫中有一颗永生之树——桂树。

于是,第二个登月的人类又出现了,美国人说是宇航员巴兹·奥尔德林,中国人说不不不,是吴刚。

传说,吴刚在修仙的时候因为犯了错误,被天帝罚到月宫中去砍伐桂树,但这桂树拥有强大的自身愈合能力,任由吴刚怎么砍,桂树都随砍随合,于是吴刚就在月宫中砍了这么几千年,十分悲惨。

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便记载了吴刚的故事: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我们在同情吴刚的同时,也不免感到庆幸,如果他真把桂树砍倒了,恐怕就不会有吴刚酿桂花酒的传说,那人间也会少一分把酒对月的雅趣了。

嫦娥奔月跟哪个节日有关系(嫦娥奔月变蛤蟆)(8)

故乡月明

说了这么多跟月亮相关的传说故事,我们再回到中秋,回到团圆,回到乡愁。

中秋之月,最先是祭祀的对象,并没有团圆的含义,只是到这一天,人们自发地会合家相聚,久而久之便有了团圆的意义,月亮之所以会引发人的乡愁,正是因为它阴晴圆缺的特性,象征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实际上,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团圆的含义,只是在中秋这天尤为浓厚,自古至今,有多人为了生活忙碌奔波,漂泊在外,每到这团圆佳节,触景生情,更添乡愁,连李白这等天仙,都和月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大多数人诗词开蒙都是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之死,更有“捞月而亡”的美丽传说。

在中秋这天,最为感性的诗人要数苏轼,他这一生中,几乎每逢中秋,都会给弟弟苏辙写诗填词以寄思念,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道破了人生的无奈,你可知道这时候,他已经和弟弟分别七年,未曾相聚。

对于流落异乡,身不由己的人而言,相聚谈何容易,独自赏月饮酒,吟出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过聊以自慰罢了。

小结

今天中秋节,如果你和家人在一起,请一定好好珍惜这团聚的时光,如果你在异乡,请一定别忘记向亲人报一声平安、道一句思念。如果天气晴朗,更别忘记在夜晚赏赏月,我们因种种缘由离开家乡,客居异地,但不论身在何处,始终有月亮相伴,中秋之夜,与故乡亲人共同望着这轮明月,仿佛把自己的思念也传递给了远方的他——

月是故乡明!

嫦娥奔月跟哪个节日有关系(嫦娥奔月变蛤蟆)(9)


嫦娥奔月跟哪个节日有关系(嫦娥奔月变蛤蟆)(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