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作为“10 6”主要成员国之一,近年来日本与中国、东盟的经贸合作日益密切。在此背景下,日本普惠制红利的消失将给中国、马来西亚、泰国带来哪些影响?相关企业又将如何未雨绸缪才能规避“毕业”机制所带来的影响?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2016 年11月24日,日本财务省正式宣布重新调整“特惠关税”制度的对象国,按照新标准将中国、泰国、马来西亚、墨西哥、巴西 5个国家从发展中国家关税减免名单中剔除。这是继2014 年从欧盟普惠制“毕业”后,又一个普惠制给惠国把中国、马来西亚、泰国剔除出受惠国行列。

作为“10 6”主要成员国之一,近年来日本与中国、东盟的经贸合作日益密切。在此背景下,日本普惠制红利的消失将给中国、马来西亚、泰国带来哪些影响?相关企业又将如何未雨绸缪才能规避“毕业”机制所带来的影响?

“毕业”后带来的影响

普惠制是工业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制度,当受惠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显示较强竞争力时,其优惠资格取消,即所谓的“毕业”。

日本本田在泰国的分工厂

“毕业”企业何去何从

日本“特惠关税”红利的消失,相关“毕业”的出口企业确实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不过目前看来,中马泰从日本普惠制“毕业”已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在此情形下,业内专家分析认为,相关企业要早做准备,采用市场多元化策略,才能避免因政策调整造成的利益受损、客户流失。

对此,李俊认为,相关企业一方面可以提高出口产品的品质、品牌,走以质取胜的道路,通过培育境外消费者的品牌忠实度,让其对出口产品的价格不再敏感, 而是更多关注产品的品质和品牌。这样,即使多征收一些关税,也不会影响相关产品的国外销售。另外,则可以适度开展国际化生产布局,利用部分东盟国家仍然享受日本特惠关税的优势,尝试开展国际化生产,如利用越南、印尼等原产地开展对日出口。同时,在国内主要 发展品牌运营、财务结算、研发设计等高端功能,将有利于中马泰三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中优化升级。

除此之外,还应当看到,近年来随着东盟共同体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成立,包括东盟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消费市场增长速度更快、潜力更大。因此,中马泰国家的相关企业除了可以“曲线”利用普惠制原产 地规则,到越南、印尼、柬埔寨等东盟国家投资建厂外, 还应把更多的目光转回拥有 19 亿人口,且诸多产品优势互补的中国—东盟市场,以更好地“抱团取暖”。

马泰出生日期(从日本惠普制毕业)(1)

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于 2015 年 11 月 22 日完成谈判,目前,自贸区内 90% 以上种类

“企业要继续保持在发达国家出口优势的同时,也要把市场开拓的重点逐步转移到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享受协定优惠税率的经济体。目前,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为中国企业开拓东盟市场提供了机遇,90% 以上产品实现了零关税,因此,企业要充分利用FTA 提供的政策优势, 开拓对这些国家的出口市场,弥补发达国家经济衰退, 贸易市场低迷以及特惠关税政策取消带来的市场缺口。” 李俊如是说道。

从长远发展来看,如今日本宣布对包括中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取消“特惠关税”,只不过是让相关企业较早地失去了“保护伞”。但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这其实也是在为即将“毕业”的企业酝酿一个离开温室,到外面世界吸取更多阳光的机遇。因此,不管是更新换代产品,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还是“曲线”利用第三国的成本优势和优惠待遇,亦或是转变销售市场方向,在距离普惠制红利正式消失还有两年的时间里, 相关企业还应提前未雨绸缪,才能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本刊记者 / 陈丽冰

文 / 《中国—东盟博览》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