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桐子的科属(山桐子生于山坡)(1)

山桐子,别名椅、水冬瓜、水冬桐、椅树、椅桐、斗霜红等。大风子科、山桐子属落叶乔木,树皮淡灰色,不裂。高1-25米

山桐子的科属(山桐子生于山坡)(2)

山桐子小枝圆柱形,细而脆,黄棕色,有明显的皮孔,冬日呈侧枝长于顶枝状态,枝条平展,近轮生,树冠长圆形,当年生枝条紫绿色,有淡黄色的长毛;冬芽有淡褐色毛,有4-6片锥状鳞片。

山桐子的科属(山桐子生于山坡)(3)

山桐子的科属(山桐子生于山坡)(4)

山桐子的科属(山桐子生于山坡)(5)

山桐子叶薄革质或厚纸质,卵形或心状卵形,或为宽心形,长13-16厘米,稀达20厘米,宽12-15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基部通常心形,边缘有粗的齿,齿尖有腺体,上面深绿色,光滑无毛,下面有白粉,沿脉有疏柔毛,脉腋有丛毛,基部脉腋更多,通常5基出脉,第二对脉斜升到叶片的3/5处;叶柄长6-12厘米,或更长,圆柱状,无毛,下部有2-4个紫色、扁平腺体,基部稍膨大。

山桐子的科属(山桐子生于山坡)(6)

山桐子的科属(山桐子生于山坡)(7)

山桐子花单性,雌雄异株或杂性,黄绿色,有芳香,花瓣缺,排列成顶生下垂的圆锥花序,花序梗有疏柔毛,长10-20稀(30-60-80)厘米;雄花比雌花稍大,直径约1.2厘米;萼片3-6片,通常6片,覆瓦状排列,长卵形,长约6毫米,宽约3毫米,有密毛;花丝丝状,被软毛,花药椭圆形,基部着生,侧裂,有退化子房;雌花比雄花稍小,直径约9毫米;萼片3-6片,通常6片,卵形,长约4毫米,宽约2.5毫米,外面有密毛,内面有疏毛;子房上位,圆球形,无毛,花柱5或6,向外平展,柱头倒卵圆形,退化雄蕊多数,花丝短或缺。

山桐子的科属(山桐子生于山坡)(8)

山桐子的科属(山桐子生于山坡)(9)

山桐子的科属(山桐子生于山坡)(10)

山桐子的科属(山桐子生于山坡)(11)

山桐子浆果成熟期紫红色,扁圆形,高(长)3-5毫米,直径5-7毫米,宽过于长,果梗细小,长0.6-2厘米;种子红棕色,圆形。

山桐子的科属(山桐子生于山坡)(12)

山桐子的科属(山桐子生于山坡)(13)

山桐子的科属(山桐子生于山坡)(14)

山桐子选取15至30年生的雌株为采种母树。果实变为深红色时即可采收。采种时剪下果穗,捋下浆果,在室内堆放1至2天,待充分软熟后置水中搓洗,淘去果皮肉等杂质。淘洗净种时,要用细孔容器,以免种子漏失。净种后再浸入新鲜草木灰水中1至2小时,擦去种子外层的腊质,晾干。混湿沙贮藏或袋装干藏。种子千粒重约为2.3克。

山桐子的科属(山桐子生于山坡)(15)

山桐子3月上旬开始整地,要求精耕细作,不得少于两犁两耙。做到土块破碎,圃地平整。开好沟系,保证排灌畅通。整地后15天即可进行。混湿沙贮藏的种子取出后可直接播种,袋装干藏的种子应用40℃左右的温水浸泡24小时后,滤干再播。因山桐子的种子小,故播种时,应将种子与细土拌均后再播。播种一般采用条播,条距30厘米左右,播种沟深3厘米,上覆细沙土1.5至2厘米,再盖稻草。播种量为每亩1至1.5公斤。播后20天左右即有种子发芽出土,此时要保持床面湿润,如连续天晴,床面干旱板结,不利于种子发芽出土,应及时喷水。

山桐子的科属(山桐子生于山坡)(16)

山桐子木材松软,可供建筑、家具、器具等的用材。

山桐子的科属(山桐子生于山坡)(17)

山桐子的科属(山桐子生于山坡)(18)

山桐子被人们称为树上油库,2011年以成功试用于飞机燃油、适用价值广泛 ,国家生物能源开发的大好前景。

山桐子的科属(山桐子生于山坡)(19)

山桐子的科属(山桐子生于山坡)(20)

经过专业的检测山桐子中果肉含油 43.6%,种子含油 22.4%~25.9%,平均含油量36.3%,油中亚油酸含量高达58%-81%,由此可见山桐子中油的营养价值大于大多数高端木本食用油。

山桐子的科属(山桐子生于山坡)(21)

山桐子为山地营造速生混交林和经济林的优良树种;花多芳香,有蜜腺,为养蜂业的蜜源资源植物;树形优美,果实长序,结果累累,果色朱红,形似珍珠,风吹袅袅,为山地、园林的观赏树种。

山桐子的科属(山桐子生于山坡)(22)

山桐子生于的低山区的山坡、山洼等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产于四川西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南部、华东五省、华南二省等省区。

看更多新奇动植物,关注奇文导航,我愿为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