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细节决定成败,当我们在欣赏艺术品特别是名画时,稍微懂艺术的人都知道,最重要的是看细节,细节不但体现艺术品的精髓,还隐藏着背后的故事,这也就是千百年来,艺术品让人痴迷和追捧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随着现在高科技的发展,把名画放大10倍甚至更多倍后更是暗藏玄机,让人生畏、赞叹或是忍俊不禁,处处是惊喜!
那如果把古今中外的名画一起用科技放大后,会看到怎样的玄机?究竟谁的画更胜一筹呢?
放大10倍后,蒙娜丽莎没有笑?在法国卢浮宫内,一副神秘的画作每天都吸引着上千人前来参观,这是一副半身像,尺寸不大,所绘制的是一个丰满圆润的女性形象,但却非常的逼真写实,画中的这个女人嘴角上扬,但又似乎似笑非笑,看起来非常神秘。它就是卢浮宫的三件镇馆之宝之一《蒙娜丽莎》。
“真想多看一会儿”。
“太神奇了,从哪个角度看她都是在看着我”。
“是呀,蒙娜丽莎的微笑实在是太神秘了。”
前来参观的人都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感慨,赞叹这副画作的伟大。
但是,无论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来到卢浮宫只能看《蒙娜丽莎》一眼,不能停留,因为后面的参观者每天都排着长龙,为了一睹蒙娜丽莎的微笑,你可能要排上几个小时的队。
此外,整个卢浮宫的展柜只有《蒙娜丽莎》的展柜装着防弹玻璃,而且还有保安巡逻,这也就足以证明了它在艺术界的地位,早在1920年《蒙娜丽莎》就被估出了34.5亿美元的天价,到现在更是不可估量价值的国宝级文物。
为此,不少人都拍照或者是干脆复制这幅画来细细研究,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成为了几百年来大家琢磨不透的谜题。
似笑非笑的蒙娜丽莎,真的是在笑吗?她背后藏着怎样的玄机呢?
对此,不少人也试着把《蒙娜丽莎》这幅画放大进行细致研究,其中一位叫卡罗·维斯的外科大夫在把《蒙娜丽莎》放大3.14倍之后就提出,蒙娜丽莎根本没有笑!
卡罗·维斯站在外科医生的角度分析,蒙娜丽莎体态丰满,发际线很高但却几乎没有眉毛,眼睛很大却没有睫毛,这都是缺碘的表现,说明她患有甲状腺低下的疾病。
缺碘在蒙娜丽莎生活的时代非常普遍,而且由于蒙娜丽莎脸部的脂肪含量过高,所以导致了她的表情看起来像是在笑,但其实这只是病态的表情,她的嘴角虽然微微上扬,可是眉眼之间却毫无笑意,她的笑容是“假的”,是蒙娜丽莎生病了!
卡罗·维斯,还让大家试着用手挡住蒙娜丽莎的嘴再看一遍这幅画,这时,如果看不见她微微上扬的嘴唇,就会发现蒙娜丽莎的脸部和眼睛都非常平和,完全没有笑。
此外,意大利病理解剖学教授维托·佛朗哥,也把《蒙娜丽莎》放大进行研究后发现,蒙娜丽莎这幅画上确实表现出来很多病态。
首先,放大10倍后画面会发现蒙娜丽莎的左眼窝处有个微微隆起的斑块,是医学上所称的“黄色瘤”。其次,在她的双手上也发现有一些小的包块,很像是皮下脂肪瘤。
据此,维托·佛朗哥教授也提出,蒙娜丽莎是一位饮食不健康的女性,她不仅是画面上看起来的丰满虚胖,而是已经胆固醇超标,可以说是肥胖,这幅画表现的是一种病态美,让大家称赞的神秘莫测表情,是一种病态的自然流露。
也是因为作者达芬奇高超的艺术造诣,把一个病人依照真实的相貌创造出来却一点不影响美感,甚至达到了一眼就让人难忘的舒适和自然,真的是叹为观止!
25个秘密暗藏在画面中 困扰科学家500年虽然两位医学界专家对蒙娜丽莎可能没有笑的说法有凭有据,但这毕竟只是几个世纪以来,众多争议中的一种。
传言《蒙娜丽莎》这幅画中,一共暗藏了25个秘密,这些秘密困扰了科学家500年。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蒙娜丽莎》的作者列奥纳多·达·芬奇,他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更在哲学、医学、建筑学等20多门学科中有极高的造诣,可以说是一位历史罕见的天才和全才,就连爱因斯坦都曾说过,如果把达芬奇的手稿公诸于世,至少能让欧洲科技前进上百年。
正因为有一位天才的作者,所以人们总是想从这幅画中挖掘出更多的秘密。
将这幅画复制成两幅镜像拼接后,专家发现蒙娜丽莎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外星人,放大几倍来看,这个外星人不但轮廓清晰可见,还带着一个斗篷的帽子,看起来就像是外星人中的巫师,
将《蒙娜丽莎》放大40倍以后,研究人员居然在蒙娜丽莎的眼中发现了字母,右眼中发现的”L”和”V”字母很好猜测,是达芬奇姓名的缩写,而在左眼中发现的“C”“B”“E”三个字母,至今都没有人知道代表这什么。
放大后,把《蒙娜丽莎》旋转90度,一个美国画家还发现这幅画中隐藏着四种动物,分别是猴子,狮子,和水牛,而有人猜测这四种动物是达芬奇像暗喻嫉妒对人类的伤害。
贝尔实验室的莉莲·施瓦茨无意间在电脑上将蒙娜丽莎与达芬奇的自画像相重叠时,还发现这两张画的眼睛、鼻子乃至发际线的轮廓都能够完全重合,所以不少人也认为蒙娜丽莎其实就是达·芬奇的自画像。
此外,用测量仪器还发现,画中处处遵循着1:1.618的黄金比例法则,所以这也从科学角度分析了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去,蒙娜丽莎似乎都在对你笑。
有趣的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类表情分析做了一个软件,把蒙娜丽莎的微笑通过这个软件检测后,发现了表情里有83%高兴的情绪,9%的厌恶、6%恐惧和2%愤怒。
放大后,中国人乐坏了!不仅是外国名画放大后秘密不断,咱们中国5000年悠久历史长河里的众多名画也是暗藏玄机,在精美绝伦的画作中不仅隐藏着传统文化的智慧还有让人忍俊不禁的幽默,惊喜不断。
目前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踏歌图》是南宋著名画家马远的传世名作,初赏这幅画时,首先会被画中的山水吸引,因为画中上半部分描绘了云雾弥漫的山谷,山谷中奇峰秀丽,还有亭台宫阙隐秘在远山中,犹如仙境一般。
而下半部分的画幅则是被云雾自然分开,居然是稻田里几个老农在阳春时节带有几分醉意“踏歌”的欢乐场景,不远处还有一对母子在围观。
看似毫不搭调但一雅一俗却被云雾天衣无缝地连接在一起。观此画,不由会赞叹画中意境幽远,并佩服画家马远的高超构图。
但是放大了看,却更加让人赞叹,特别是这幅画中“踏歌”的4位老农,作为画中的主要人物,虽然在整幅画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但却非常醒目,而且被画家描绘的非常细致,四人的姿态神情也各不相同。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位白胡子老人,他手拄着手杖,边走边舞,转过身去招呼正要过桥的另一位老人,好像还在和他说着玩笑话。
而刚刚走上桥头的老人似乎是喝多了,被紧随其后的老人拉住裤腰带,这位老人好像是搀扶着喝醉的朋友当心他摔倒,又好像是两个老朋友之间的打闹。
而最后的老人则更加洒脱,显然是喝醉了被落在最后,他的肩膀上还挑着酒葫芦,迷迷糊糊地挎脚跟随。
“踏春”是古代南方的传统习俗,村民们辛苦耕耘了整整一年,这一年风调雨顺迎来丰收,全村的男女老幼都一起踏着节拍出来跳舞庆祝,感谢大自然的恩赐,比过年还热闹。
有人还依据这4位老农形态做了动图,立马就重现了当时画中的欢乐场景。
“丰收啦,老哥几个快走啊,跳起来”
“来啦,老哥哥,太好了,今年是个丰收年”
“开心呀,我老头子也要跳起来”
“感谢老天爷,丰收啦,老头子我真开心”
而不远处,一位妈妈带着孩子回过头有些诧异地看着4位长辈,之前都没有见过长辈这样无拘无束的顽童样子,年轻的母亲一边拉着手舞足蹈的儿子,一边忍不住用手捂住了嘴巴,偷偷在发笑。
整幅画把“踏歌”这种古老的歌舞形式表现得淋漓尽致,观画者也似乎能置身于画中,耳边回荡着几位老者的欢乐的歌声。
《踏歌》虽然只是画了6个人,但是却能将欢乐的气氛渲染得如此充分到位,从这几个人的身上已经感受到了丰收给全村带来的喜悦。
虽然上半幅的远山亭台是远近,但放大后发现,这些地方的细节也是清晰可见,亭台非常精致,不仅瓦片分明还是古代特有的房屋样式“歇山顶”。
而连云雾缭绕中,就连走廊的围栏被云雾遮盖的细节也丝毫不差,甚至走廊上还有人影若影若现,堪称完美。
自然之景与人物的静动结合,相辅相成,整幅画面既安静闲适,又不乏愉悦轻松之感,以小见大。不得不赞叹画家的艺术手法,真的是太妙了!
清明上河图放大20倍 发现现代最火的职业说到名画放大后的玄妙,这里就不得不说一说故宫博物院里收藏的另一副名画《清明上河图》。
这幅画用长卷的形式记录了北宋时期汴京城里的的繁华景象,整幅画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包含了当时的社会各个阶层老百姓的生活情况。
而《清明上河图》也绝非我们肉眼看到的那么简单,放大之后精彩纷呈,而专家将这幅画放大20倍后,还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发现了一个“穿越”的职业。
瞧瞧这间杂货店门前的男子,他的衣着打扮看起来像店小二,系着一个围裙,一手端着两个碗,另一只手上还拿着筷子,看样子是要去送餐的。这不就是现在最流行的职业外卖小哥吗,现代的职业“穿越”回了宋朝,真的是趣味横生。
专家也表示,在北宋看到外卖小哥其实并不奇怪,因为送餐这个行业其实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外卖”就已经出现了,到了唐代则更为发达,因为唐代经济繁盛,不少达官贵人都喜欢宴请宾客,而为了争夺客源,酒楼就提供上门服务,按照客户的需求做好菜,整桌美食配送上门。
发展到宋朝时,“外卖”就更加普遍了,就连北宋的皇帝赵构也是个外卖爱好者,赵构非常爱吃市场上的甜食、面饼一类的小吃,但碍于自己皇帝的身份不方便,所以经常让宦官到市场上给他买。
范仲淹在与同僚和朋友商量事情时,还会提前到餐馆留下菜谱,到时间就会有小二把餐送过去。
据说当时经济状况好一些的家庭基本都会点外卖,想吃什么,先派人仆人去饭馆说一声,过不了一会就会有伙计把做好的食物送上门。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特意把送餐的伙计画出来,其实也是展示了当时北宋经济的繁荣,而不止是送餐的伙计,《清明上河图》放大后有趣的细节可谓是举不胜举。
看看这个在树下睡觉的男子,趴在地上全然不顾周边来来往往的人,而有意思的是,作者还把他的穿的红色短裤给画了出来,充分表现了这个人沦落街头的不堪。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如此狼狈,难道是得罪了媳妇,被赶出家门吗?
而另一边的店铺也非常的有意思,一个男子坐在凳子上,老板正在往他的脸上涂抹着什么,难道是南宋时候就有了美容店吗?
而再看看不远处,一直娶亲的队伍浩浩荡荡,新郎官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而新娘也不示弱,专门雇用了一个挑夫挑着自己的嫁妆,生活气息十足,非常有趣。
放大后的《清明上河图》细节满满,说都说不完。不得不感慨画家张择端的高超画技和智慧,让人叹为观止!
“病猫”放大10倍 暗藏玄机除了北京故宫内的珍贵名画外,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内,一副怪画也是在放大了10倍后,人们才发现了里面暗藏的玄机。
百兽之王老虎从古到今都是高大威猛的形象,也经常被画成守护神放在家里辟邪消灾,可是扬州八卦之一的天才画家华喦(岩音)却把老虎画成了一只病猫。
这幅画的主体是一只老虎站着荆棘丛中,但这只老虎却一改往日的威严,不仅身体瘦小而且卷缩成一团,表情非常哀怨,尾巴耷拉下来,像是受了很大的委屈。眼神中还有一些胆怯,感觉眼泪马上就要流出来,就像是一只病猫。
为什么要把威猛的百兽之王画成一只病猫呢?难道隐藏着什么秘密吗?
绘画界普遍认为这其实是一副画家的自画像,因为华喦虽然很有才华,但他的一生都非常落魄,由于性格比较木讷不善言辞,他的画虽然画的好但是却卖不出去。所以大家都认为画中的老虎骨瘦如柴就是华喦对自己贫穷生活的自嘲。
但是,300年后当专家对这幅画进行修复时,却发现了画中暗藏了几百年的玄机!
原来因为这幅画的年代久远,画中的一个模糊的黑点一直被认为是画作在保存过程中的污损,但被放大了10倍修复后专家却惊喜地发现,这个黑点居然是一只活灵活现的马蜂。
这只马蜂被放大修复后,肚子上的花纹清晰可见,而且翅膀张开,对着画面下的老虎做出一副俯冲的架势,准备攻击老虎!这时候专家才恍然大悟!
结合这只马蜂再来看这幅画,就立刻能够理解画家的意图,原来这只老虎之所以那么委屈,都是因为是误入了马蜂群,遭到了马蜂的攻击,被蛰的遍体鳞伤,正在逃跑,而由于疼痛,老虎还举起前爪来瘙痒,所以才表现出一副病猫的样子,真是微妙维恰!
更让人惊叹的,是这只老虎表现出的眼神,有些痛苦、无奈、委屈和不甘,但也还有一丝的坚毅,能在一双眼睛里传递出那么丰富的情况,画家的画功真的让人惊叹。
其实,画家也是把自己一生的感怀绘入了画中,老虎是画家对自己的暗喻,而马蜂则暗喻人生中遇到的坎坷境遇和欺负他的势利小人,暗喻自己“虎落平阳被蜂欺”,老虎就算再威猛,也会被小小的马蜂欺负,万物相生相克,虽然心有不甘、难以接受,但又碍于现实只能接受现状!
这幅画修复后,专家特意把画中的马蜂放大,而这幅画也成为了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不少人都慕名前来参观。
目前,关于这些名画的研究和争议还在继续,但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关于这幅画的解读都不一样,也不存在对错,作为一副艺术品,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能让大家一直保持兴趣,何尝不是它更珍贵的意义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