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2017年已经过去一半。

这期间“谣言”时常出现,有许多竟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被爸妈怼的真实经历(谁再给我爸妈转发这种消息我跟他急)(1)

小编经常会收到老爸老妈转发的这种消息,每每都要跟他们解释清楚,今天,小编整理出了这半年来的十大朋友圈谣言,给大家“科普”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1:肉松面包上的肉松是棉花做的?

被爸妈怼的真实经历(谁再给我爸妈转发这种消息我跟他急)(2)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5月份,多段冲洗、浸泡糕点的视频或图片在朋友圈里流传,拍摄者并非同一人,但拍摄的内容几乎一致:拍摄者把买到面包或蛋糕在水中冲洗浸泡后,最后剩下些许白色的像棉絮一样的东西,当事人说这些面包其实是棉花做的,还有人用打火机点燃白絮来证明。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大家还不知道吧,各位亲朋好友中华儿们好好看看认仔细了,下面这类表情包(插上某某一大堆表情包),是日本人设计制作的,你每次在微信或者QQ上使用一次,日本人便可获利0.001元钱。举个例子,某热门表情包图片,每天使用次数都是以亿次做为单位的,自己来算算吧?看看哪个表情使用次数最多?而日本人又能赚多少人民币?我们竟然不知道,大家不知不觉中却在给日本人打工。希望亲们都来看清楚吧,大家尽量不要再发送使用这类表情包。中央台都播放过了,大家各群转发起来了,不为赚钱只为功德无量!”

还原真相:

上面谣言中所说的那些表情,在网络中统称叫表情符号,又叫做"Emoji",原词确实是来自日语中,最初表情也是日本人发明创造的。但它早就已经被纳入到国际非营利机构——统一码联盟(Unicode Consortium)中,并且它是完全免费的,也就是说,在网络上使用任何表情包内容都不会收费,包括聊天软件微信的系统表情也是免费提供给大家的,说发送使用某些表情符号日本人能赚钱的说法纯属荒谬。

评论:

实在想不到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表情包也能躺枪谣言,对于这些谣言的始作者们,用网络上最流行的一句话叫——闲的蛋疼,没事也要折腾出一些事。最后还请大家放心使用表情包,你并没有给谁在打工。

3:虾脑里有两条白线,其实那是有害的白色寄生虫

被爸妈怼的真实经历(谁再给我爸妈转发这种消息我跟他急)(3)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在今年上半年,一个虾头长了寄生虫的视频在朋友圈或者其他网络平台广为流传。视频中有一人抛开虾的头部后,用小牙签从里面挑出2条细长的乳白色线条,该视频拍摄者声称这2条白线是寄生虫,寄生在虾的脑部,并在视频里告诉大家以后尽量少吃虾,号召看到视频的人为了亲朋好友的身体健康,把视频转发出去。

还原真相:

又一个老掉牙的谣言,只是这次是谣言的升级版而已。

虾脑部有2条白线是正常的,但它并不是拍摄者声称的寄生虫,白线其实是雄虾的精巢。有且只有2条会出现在雄性虾类的脑中,还没有长成熟雄虾脑部精巢是无色透明的,而长成熟后的雄虾精巢则是视频中的乳白色。除了对虾脑部有白线,常见的皮皮虾、龙虾都有,而且更加粗壮。雄虾生殖腺的主要成分含量是蛋白质,可以正常食用,无须担心。

在视频中,拍摄者称这两条白线寄生虫名叫肝吸虫,所拍摄视频里虾的是南美对虾,但迄今为止,还从未在南美对虾里发现过这类寄生虫,即便肝吸虫会在其他类鱼虾体内寄生,但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我们要用显微镜才能看见,里面拍摄的内容看着似乎专业的样子,其实全是谬论。

有些活鱼活虾可能会感染寄生虫,但感染也有概率的问题,就像人类生病一样,不能说每个都会感染。我们只要选用新鲜的食材,并且烹熟后再食用,是可以规避这类风险的。

评论:

今年上半年,一些无脑的人散布了不少这种食品相关的谣言。谣言未经证实肆意在网上传播,苦了众吃货,害了众商家,迄今绝大多数谣言都被戳穿,大家可以安心、愉快地享受美食了。

4:传言某地流窜几个假和尚偷肾

被爸妈怼的真实经历(谁再给我爸妈转发这种消息我跟他急)(4)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网上流传的一段不实消息声称:在某地已发生的真实事件,有几个假冒和尚以一百元高价兑换某年某版的几分钱硬币为由,骗到一家人家内,将全家四口人麻药麻醉后把肾偷走。消息中甚至还附带了这家人出殡视频场景,令人惨不忍睹。

还原真相:

有关于“假和尚偷肾”的谣言在国内很多地方都出现过,只不过由以前的文字谣言改编成现在的视频谣言。

另外此类谣言还有些其他的版本,例如“138个和尚到沈阳等地专门偷肾”、“某医院孕妇产子竟被偷走肾脏”、“团伙流窜多地偷小孩作案只为摘取器官”等等,但这些早已被证实是谣言。国内多地官方微博、微信以及媒体也对这类谣言进行了辟谣。

例如换硬币的假和尚视频真实情景:实则是今年六月在河南省西华县发生的一起命案:当地两村民之间发生争执,其中一人持刀将另一人全家四口杀害,这起命案与“假和尚偷肾”毫无半点关系,就是拿个视频配上假的文字内容而已。

其实,偷肾脏或者其他器官拿去买卖并不是什么简单的事。首先,那些被迷倒后的人器官丢失的故事,早已证实其实是骇人听闻传说;其次,我们要知道,医学上一个人的器官移植到另一个人身上需要配型,这里所说的配型并非血型相配那么简单,还需要提供人和接受人两人的组织尽量靠近才行,否则接受人的免疫系统反而会排斥外来组织;再次,人的器官一旦从身体内取出,需要及时放在严苛的卫生条件下储藏,如果超出一定的时间还没有进行移植,那么它就会失去作用了。

医学专家告诉大家,在器官保存时间中:肾脏最长可以保存48小时左右,胰腺12小时左右,而肝脏仅可以保存8小时左右,也随随便便偷走某人的某个器官进行买卖,他们几乎找不到买主,这种谣言无疑是和医学知识相悖的。

评论:

如果说”棉花面包”或”虾头白虫”这类谣言的始作者或许是由于无知造成的,那这个“假和尚偷肾”的谣言散布者,却是利用大家对生命和安全担忧,把他人不幸拿来作为谣言使用,其用心十分恶毒,我们通常说这种人天生就是五行缺德。

5:大米居然是塑料做成的?

被爸妈怼的真实经历(谁再给我爸妈转发这种消息我跟他急)(5)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2月份,朋友圈里流传着一段2分钟左右的短视频。内容是:某男子把一些个塑料袋子投入一台机器内,经过多道工序后加工后,生产出来一种貌似米粒的白色小固体。视频中甚至还配有文字,说这是黑心商人加工假大米的过程。

还原真相:

“塑料大米”其实也是有着一段时间的谣言了。最早在2011年,许多社交媒体就曾报道过中国制造‘塑料大米”的谣言,在当时就有不少知晓内情的人指出,这些所谓“塑料大米”其实并不是用来当做食品的。而这一次的“假大米“事件,只是谣言又一次卷土重来而已。

假大米事件发生后就有塑料行业人士出来辟谣,在流传视频中的设备其实只是行业内常见的塑料造粒机,工厂回收废旧塑料,然后加工成这种塑料颗粒,它们只是塑料制品的半成品原料而已,之所以加工成颗粒状,只是为了方便进行储存、运输,没想到竟被好事者“栽赃陷害“。

就目前的认知来讲,还没有谁能在大米中掺入塑料来造假手段,而且视频中这种塑料颗粒的造价每公斤约十元左右,而市面常见的普通大米每公斤还不超五元,自己算算成本,商家再黑心也没必要赔钱去制造“塑料假大米”。况且,塑料和大米的口感我想大家还是能够吃出来的,平时米饭里面要是有一颗小沙粒都能吃出来,别提这么大一块塑料米粒了。

此外,国家食药监总局也及时对“塑料假大米”事件进行了辟谣。

评论:

对“塑料假大米”的谣言,你只要知道:塑料米粒比真大米贵多了,连傻子都不会用塑料去冒充大米。

6:紫菜是废旧塑料袋做的

被爸妈怼的真实经历(谁再给我爸妈转发这种消息我跟他急)(6)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今年谣言散布者好像和塑料结仇一样,除了出现“塑料假大米”的谣言,甚至还有“塑料袋假紫菜的谣言”,年初大量的“塑料紫菜”视频被发布到网上,拍摄的人把紫菜泡发开后,说这并不是不是紫菜而是塑料,其为了证明这些紫菜是塑料的的,还拿出打火机把紫菜烧焦。

还原真相:

其实有关“塑料假紫菜”的传闻也在几年前就出现过,当时相关媒体就专门采访了专家、紫菜种植户,调研后来辟谣。

专家指出,市面常见的紫菜是坛紫菜和条斑紫菜这两种,在温州和福建等地区是养殖坛紫菜为主,江苏等地是条斑紫菜。其中末水紫菜品质略差一些,口感比较韧。但即便是最后采摘的末水坛紫菜,它的韧性也比塑料袋低。塑料原本是含有浓重的化学味道,不但坚韧而且不能被水溶解,最主要气味有天壤之别,口感跟紫菜是不同的,大家又不傻,塑料和紫菜放到嘴里的味道还是能分辨出的,根本不会发生混淆。

在视频里提到的紫菜企业,有关部门也进行了调查,表示其生产的产品完全符合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其中并没有发现塑化剂等不符合标准的化工含量,可以正常食用。

尽管“假紫菜”谣言刚出现在网络上时,有关部门便及时辟谣,但假紫菜视频还是在网上被疯狂的散播起来。短短几天,谣言便冲击了整个紫菜市场,整个相关产业链遭受了严重打击。

后续,有关部门仔细调查视频源,原来散播“假紫菜“视频的人,其真实目的是想通过谣言的手段向相关企业实施敲诈,目前涉案人员均已被抓获。

评论:

把紫菜说成塑料,是一种非常低级的错误。而正是这种低级错误谣言的传播,导致许多企业和个人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恳切希望大家伙今后不要轻易被谣言给欺骗,看到谣言后,多多上网查询或者找相关人士求证,通常辟谣消息很快便会在网上发布。

7:每年5、6月正是高三学子最后努力的时间,谣言又跟着来了:刘明炜同学你的准考证丟了!

被爸妈怼的真实经历(谁再给我爸妈转发这种消息我跟他急)(7)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有人刚刚捡了张高考准考证,姓名:刘明炜,考点在一中,请朋友们转发起来,告诉丢失者联系这个号码139****9527。大家快快帮他转发下,孩子估计快要急死了。大家扩散、扩散起来,千万别耽误孩子高考!

还原真相:

临近高考时,几乎每年的5、6月都会悄然冒出这样的假信息。去年、前年、大前年白娅倩同学连丢三年准考证,今年终于轮到刘明炜同学。可笑的是,如果你留心观察会发现,捡到同一个同学准考证的人,留下的联系电话还不同。而今年谣言似乎来的更早一些,高考准考证还没开始办理打印,刘明炜同学的准考证就“丟了”,令人简直无语。

今年,有关部门也做出了提示:考生的准考证通常在考前一周左右才会发放,根本不可能出现“未发便丢“的情况,今年高考准考证从6月2日起才开始正式打印发放,在考试结束前,每天的9点至20点之间都可到指定地点进行打印补办,同时,考生还能打印多张以便备用。

有些人好奇,几乎每年都会出现的这类丢考证的谣言,散布者到底存着什么样目的呢?相关网络公安部门人士解释说,这类谣言的散布者是利用了大家的好奇心和同情心,发布丢失准考证等失物招领的谣言,之后留下收费电话号码,一旦有人按号码打过去,并且电话内容提示操作的话,便会掉入吸费或者诈骗陷阱。

评论:

这种丢考证的谣言几乎每年高考前都会出现 ,在这里希望去年看到并转发它的各位朋友们明年不要再上当了。

8:已失踪十五年的牟翠翠遭”采生折割”流落街头被强迫乞讨

被爸妈怼的真实经历(谁再给我爸妈转发这种消息我跟他急)(8)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2017年3、4月份网上流传着一段“四肢残疾女子贵州街头卖唱”的视频。而在山东省广饶的牟姓家人反复观看这段视频多次后,认定该卖唱残疾女子是十五年前失踪的亲人牟翠翠。

据牟家人所说,牟翠翠离家走失之前的本是个四肢健全的正常人,不知为何却变成了残疾人,因此众多网民们猜测,“翠翠”是被传说中的乞丐帮活活折磨成残疾后为他们街头乞讨。这种人为制造“残废”或者“怪物“的行径自古就有,被称之为“采生折割”,在我国古代历来都是严刑惩治的。

还原真相:

终于,家住贵阳市“牟翠翠”不堪众人的打扰,4月份“卖艺女子”真人聂女士去到当地派出所报案,称自己就是网上流传的视频和图片中的街头卖艺女子,据聂女士讲她并非是山东失踪牟翠翠。

经过多方查证后得知,聂女士从小在贵州省长大,本身的残疾是先天出生就有的,她长期在贵州省各地街头唱歌卖艺谋生,并没有去过山东。流传的视频和图片是她在去年7月在遵义市街头卖艺时被路过网民所拍摄,最后被好事者便造成谣言广为散布。

聂女士称,当时她还有三个朋友也在一起。街头卖艺的行为是其自愿的,并非流传的被砍断四肢强迫乞讨。目前,贵阳警方经过采集DNA样本比对后,已经确认街头卖唱女子聂女士与牟家家属无血缘关系。

评论:

“采生折割”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宋代了,在当时是邪教用活人肢体或者器官来进行祭祀的迷信活动。对这种恶劣的犯罪行为,官方向来是严刑重罚,在古代对待其罪犯是要被被处以极刑的。而在现今还有许多采生折割的流言在传播,事实上早有记者专门进行过暗中探访,结果迄今还为发现可被证实的案例,流言所传信息都是道听途说和大家的主观臆测而已。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出自《荀子·大略》:流言止于智者

没有根据的话,最终会被聪明人止息。流言(包括谣言、谎言、歪理邪说)根本经不起求证和检验,所以大家不要一听到见到某件不可思议的事便争相传播,先考虑下它的可能性求证后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