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三线”建设,一段共和国历史上的不平凡历程,那是一段千千万万“三线”建设者的拼搏岁月,是默默奉献的家国情怀。

首钢水钢退休职工、雷锋同志的好友彭海泉,便是这千千万万“三线”建设者之一。

传承和弘扬三线精神感悟(彭海泉让三线)(1)

彭海泉在做义务宣讲

1966年6月,彭海泉响应“好人好马上‘三线’,为了让毛主席睡好觉,到祖国大西南去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积极报名到当时叫做“603工程”的水钢。从此六盘水便成了他生命中的第二故乡。至今,祖孙三代里有11个是水钢职工,水钢已经成为他不可割舍的“家”。

“住的是帐篷,吃的包谷饭、红苕干,基本没有什么蔬菜,吃的、住的、工作环境都与鞍钢相差甚远,艰苦到你无法想象。”刚来水钢时的情景,彭海泉历历在目。

“那时的气候很极端,毛毛雨一年下到头,终年见不到几次阳光,帐篷里的衣服总是湿润的,干不透。到处是黄泥土,稍有一点雨,一脚踩下去就陷下三四十厘米,往往连鞋都拔不出来。”所有建设者报到就领取“三件宝”——雨衣、雨靴、大棉袄。彭海泉说:“其实当时的必需品还有一样——手电筒。当时,手电筒是唯一的照明用具。雨大离不开雨衣,雨小就戴草帽,棉袄不离身,因为即使是晴天,早晚温差大气候变化快。夜间出行、上厕所则离不开手电筒。”

“当年的景象现在根本就无法想象,可是,大家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的。脑子里就是想着:我们干好了,毛主席老人家就能睡好觉了!”彭海泉和其他“三线”建设者一样,用实际行动,默默践行着“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

“只要心存感恩,什么岗位上都能为民服务……我一直把雷锋对我说的话记在心中。”彭海泉说,从鞍钢到水钢,雷锋精神一直影响着他,无论在工作中或生活上遇到困难,只要想到雷锋,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一年365天,彭海泉有350天在单位,剩下的10多天在开会。他在工作岗位上的三十多年,就是尽职尽责、兢兢业业的一万多天。

2000年,彭海泉光荣退休,退休后因工作需要,单位请他回去帮忙搞施工,3年后任务完成他才完全开始赋闲的退休生活。

“我在家里闲不住,还是要工作。”退休后,彭海泉一直在首钢水钢离退休服务管理中心动力服务站担任党支部书记,为服务老同志做了大量工作。“在这里,我可以协助党支部干一些党建工作,能够为水钢做点什么心里才感觉踏实。”彭海泉不停地践行着雷锋精神。

如今,81岁的他依然发挥着余热,除了为老同志服务,还是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红色基因教育基地的志愿者宣传讲解员。

“‘三线’建设是六盘水的根,‘三线’企业是六盘水的本,‘三线’精神是六盘水的魂,‘三线’人是六盘水的脉。如果没有‘三线’建设就没有现在的六盘水。正因如此,留住‘根’、护好‘本’、守住‘魂’、传承好‘三线’人‘脉’,代代传承‘三线’建设红色基因脉络是每一个六盘水人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6月以来,彭海泉已经进行了六次义务宣讲。

“老一辈人的‘三线’精神不能丢,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丢!”成为志愿者宣传讲解员,彭海泉很高兴,每天忙着为讲好‘三线’故事、‘三线’精神、雷锋精神备课、上课,不知疲倦。他说:“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当年的大‘三线’是怎么回事,‘三线’精神的实践不光是我们这代人,更要让‘三线’精神、雷锋精神代代传下去!”


六盘水日报记者 杨小敏

总值班:蒙光昌

值班主任:彭忠林

编辑:张心玥

,